9月9日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时间:2024.3.31

20xx年x月x日星期三 天气晴 曾国义

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以《新闻调查》《高端访问》《面对面》为例

一、《新闻调查》

(一) 关键词:“责任”、“问题”、“调查”

1、“责任”是通过《新闻调查》这个平台来传达我们对我们国家的责任感。

2、“问题”指的是《新闻调查》承担的媒介责任是通过对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

3、“调查”指的是我们的手段,我们接近的问题和报道的问题的一种方式。

(二) 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探索阶段(19xx年~20xx年):提出“从现实到理想”的“三步走战略”,口号“一定要升起来”。主题性调查——事件性调查——内幕调查,在以主题性报道为主的同时,也对多种类型的节目进行探索。

2、发展时期(20xx年~20xx年):探寻事件真相。

3、成熟阶段(20xx年至今):调查性报道,解决了栏目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三)内容和制作的变化

1、19xx年、19xx年: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

2、20xx年:探寻事实真相。

3、20xx年: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

? 为何提出这样一种口号?(调查节目的三个要件)

1、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和事件。

2、这样的行为和事件被掩盖。

3、记者独立展开的调查,而非他人的调查行为、结果。

(四)《新闻调查》选题的主要来源

1、观众来信、来电、来访、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可能性较小)

2、通讯员及固定“线人”。

3、自主策划。

4、内参资料。

5、各部委新闻办。

6、各地联动媒体信息通报。

7、互联网

8、报纸、电台等其他媒体。

(五)《新闻调查》选题标准

1、调查性。

调查性一方面是指事件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观众十分关注;另一方面调查性还特指选题具有调查的空间,必须要有等待揭示的真相。

2、故事性。

要求题材必须是充满悬念和冲突的事件,具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是形成拉动力的主要元素,题材的故事性、张力如何直接决定节目的好坏。记者本人讲故事能力也很重要。

3、命运感。

必须要有人物,不能只有事不见人,必须关注人物的悲欢离合、命运沉浮,并通过节目对人物的性格进行一定程度的刻画,人是节目中最重要最深刻最活跃的元素,是一切节目的出发点,传播理想的最终归宿。

(六)《新闻调查》生产流程

七个流程:

海选—申报—前期调查与拍摄—后期制作—样片送审—节目播出—总结评价。

● 重要环节部分:

1、前前期调查:

为保证节目的真实深入,立项的选题在摄制组进行前期拍摄之前,往往都要先行调查取证。前前期调查主要有编导或者编导+策划或编导+记者以前编导+摄像等方式构成。一方面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确定哪些人可以在镜头前接受受访,选择调查方式和路径等。完成前前期调查后如发现节目难以进行拍摄,应向制片人提交书面报告。如可以拍摄,编导应拟定书面拍摄方案,提交制片人,策划案应该包括编导阐述、采访要点、拍摄日程、编辑结构、视听方案等内容,经策划会讨论制片人认可后进入拍摄阶段。

(1)编导+策划+记者+摄像(任二组合)

(2)编导拟定书面拍摄方案提交制片人。

(3)策划案应该包括编导阐述、采访要点、拍摄日程、编辑结构、视听方案。

(4)策划会通过后才能实施。

(5)事件来龙去脉,采访哪些人记者在什么地方说什么。

(6)选择方式和路径。

2、前期

(1)摄制组赴新闻事件发生地进行拍摄、采访。

(2)开机拍摄前,摄制组应该召开会议,就策划案的内容进行充分沟通,就调

查重点、影像化方案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预案

(3)拍摄期间,每天晚上总结拍摄情况及时调整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做好场记

工作。

3、剪辑(后期制作)

编导要组织起画面、声音和语言等元素,重建事件本身。

●新闻调查剪辑常用格式:

(1)片头:在开始曲中出片头,色彩稳重,旋律昂扬。

(2)精彩导视:精彩画面、同期声,不是内容提要,要求制造悬念,吸引观众。

(3)片名:标题尽量中立。

(4)演播室:主持人简单引入本期节目,1分钟以内导语或者交待播出由头或者

简单勾勒背景人或者预先提出的问题,但不做评论。

(5)现场出镜:画面、同期声、解说、偶尔配乐、悬念重重引人入胜。

(6)隔断:回合之间有固定的片花隔断,再现片名,让观众歇3秒钟。

(7)结尾演播室:不固定,视需要而定,简单总结1分钟左右或者报告事态最

新进展,可表明媒体立场或者提醒继续关注,但不下结论。

(8)结尾:出字幕。

(七)记者中心制

出镜记者是核心,记者在节目中的主导作用。记者要在整个摄制过程中引领整个创作组。包括人、财、物都由出镜记者负责。

(八)质疑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 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是倡导的方向,民是明显的外化标志,出镜记者任务是质疑者、交流者、见证者、验证者。不仅有采访,还要有发现,还要有亲身的体验,还要有细节有行动有物证,直接向观众证实或证伪。

(九)对记者特别要求:

1、质疑精神。有怀疑一切的介入态度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工作作风。

2、平衡的意识。让事件的冲突双方和不同的利益集团有平等的发言机会。

3、平等的视角。对当事人而言以不同身份的人都要相同对待。

4、平静的心态。多一份理性,少一份感性。

(十)主持风格:王志、柴静、董倩

1、王志:

《新闻调查》节目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

● 印象:冷静,沉着,饱经沧桑、睿智机敏。质疑的目光、探询的身姿、良好

的文化修养。彰显《新闻调查》的深度、厚度的品质特征,一个半小

时可以提出88个问题。

●采访特点:

(1)全身心地投入。他总要探一个究竟,有意怀疑使对方要表白自己,可以调

动别人谈话的欲望,调动人家把心里话说出来。

(2)现场的控制力。不单是一个坐态、面目表情的从容,而是心态的从容。

(3)质疑是节目的灵魂。“我就想知道为什么?”这是王志面对每个采访者的

态度。在传统新闻观念里,我们习惯发问,就是把问题准备好去问被采访

者,多年下来乏味,不代表着真诚。其次在社会观念的更迭中,透明度是

这个社会百姓所需要的观念,媒体应从多层次多角度去反映社会的透明

度,透明度形成观众的共鸣; 最后从质疑角度切入节目,并在节目中贯

穿始终,环环相扣,更符合观众心理,更让人相信节目的透明度和被采访

者说出真相,因此,王志的质疑成了一道风景线,成了节目的灵魂。

(4)告诉你吧,我不相信。你要我相信,你就要经得起挑剔。

(5)外科大夫式的采访。一层层揭下去展示给观众。

(6)互动式的提问。有一种问法常用沉默倾听,“接下来呢?”或者“是这样

吗?”问题接得非常累,互动式的提问比较多,还有背景式的提问、细节

的提问、假设式提问、反面提问去探究对方心灵的精神,这样问效果很好,带着细节去提问就会还你一些情景。

(7)停顿、倾听。记者把控现场最好的手段。

2、董倩

(1)给对方的感觉是:觉得你配坐在她的面前。

印象:外型理智老练,以知识女性形象获得观众缘。

(2)把完整的新闻让给观众看。

在新闻画面前退后一步,把完整的新闻让给观众看,谦逊到位,一脸温柔,柔中带刚,提问准确。

(3)对弱者的同情。面对弱者,同情忧虑能打动观众。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情感流露同样构成一个主持人魅力的很重要的东西。眼睛赌注是公众的舆

论赌注是公正客观。

(4)朴素大方的采访风格。她总结一句话“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不

管什么人,部长也好,普通百姓也好,所谓“配”就是让对方感到你懂我

说的话”,不因为是高官就仰视,心态平和,要了解对方的处境要设身处

地地为对方着想。

●记者有一些基本素质要求:

敏锐的反应,对情景、场面、状态很敏锐的反应能力,机智的反应。社会

状态、社会现象的思考,接触人是一个点,通过点引起许多想法,对背景

的注意,面上问题的思考。

3、柴静

● 印象:

央视杂志评价“清汤挂面,硬新闻下的柔性”。刚性新闻更刚性,不回避让人尴尬尖锐的问题。柔软时会让人有一种对人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同情,这种悲悯的东西秀重要,觉得与众不同。

● 采访特点:

(1) 质问,咄咄逼人,问到死角。

(2) 质疑中带有宽容。面对谎言要控制,给对方说话的权力。

(3) 用心与尊重。前期介入跟对方拉近距离,如方言,面对残疾人等彩特殊

的方法。如采访聋哑人,她就学哑语与其进行交流。

(4) 介入式调查。

二、《面对面》

20xx年初开播,正值得注意SARS时期,采访王屿山等人受到好评。

●节目定位:

用“人”解读新闻,见证历史。新闻是由人来构成、人来推动的,人永远是新闻的主体,我们试图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所以渴望了解新闻中的人——他们知道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所以需要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印证。

三、《高端访问》

●口号: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

●以专访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各界知名人士为基础的大型人物访谈节目。 (访谈+小片)

● 栏目特点:

1、问题的高层次。

话题是百姓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情,但通过传统媒体难以了解问题的全貌,也就是说只知其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被访问人的权威性。

被访问人必须是该领域的专家或者是有独特见解的人。

3、回答的启发性和独特性。

《高端访问》需要对问题做全方位的阐述,回答要有启发性,能开拓观众的思维并有独特性,传统的回答还不如通过传统媒介去了解,观众希望接触到一些颇具新意的回答。

4、宣传口号风格:

“站在高端,领略人物风采;走进高端,聆听时代强音;面对高端,探究世界变幻;高端人物尽在《高端访问》。

● 水均益提问特点

1、通过迂回提问的方式,提出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不愿提、不想提、不敢提的方面是新闻眼。

2、通过追问的方式,,循循善诱地将问题引向深处。

3、提名人童年生活、日常生活、个人一些问题活跃谈话气氛。

4、提出背景问题,充分运用材料。

英国传媒人人LYNNBABER对采访人建议:

★做好功课,做好充分准备与好奇心前往。

★就提出详尽的问题,去证明你对他所知甚详。

★也提醒他,你期待他以努力回答你的问题。

5、专业发问更贴近读者需要。

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概念,普通观众会觉得深奥难懂。这个时候,访问者从普通观众的视角将深奥的东西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

6、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站在名人的立场上去考虑,这样的换位思考方式能够有助于记者提出更理性更到位的问题。用政客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用记者的思维方式。


第二篇:电视新闻采编


1 电视新闻的概念 (绪论)

电视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主体—记者根据报道信息的价值,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将自己对客观信息的感受、

理解和认识,用电视信息符号外化出的电视节目组合形态。

第一章

电视新闻记者及其基本素质

思想素质—要制作出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首先在于记者思想认识和知识积淀,它构成了记者思考和报道的“背景”,

决定了报道的质量。

1. 政治素质(1)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2)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2. 责任意识

3. 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

业务素质—1.理论知识

(1)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3)电视新闻理论知识

(4)和具体报道领域、选题相关的专业知识

2.新闻敏感—是记者对客观事实中新闻价值的发现与识别的判断能力,是记者对社会现象的洞察能力,

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辨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集中

体现。

3. 专业技能—电视技术技能,电视表达能力。

身心素质

全感采访(应用题)--就是记者深入现场,用眼耳鼻舌身的全部感官,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对新闻事件、

场景、人物进行全面的了解。全感采访实质上就是全感思维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

1.体验现场 2.展示过程 3.突出细节。

当代电视新闻观念

1. 平等意识--(1)关注百姓生活,贴近群众情感,寻找百姓话题。

(2)平视采访对象

(3)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2. 竞争意识--(1)时间空间的突前意识

(2)报道手法的创新意识

(3)观众意思

3.法律意识—(1)新闻外的法律意识-体现在采访报道行为中的法律意识

(2)新闻内的法律意识-渗透于新闻报道中的法律意识

第二章

电视新闻采访的特征

1. 采集手法的先进性--(1)ENC采集方式

(2)EFP采集方式

(3)SNG采集方式

(4)多媒体数字采集方式

2. 表现内容的现实性--(1)表现内容来自现实

(2)时空的同步性

3.信息形态的多样性-- (1)画(2)文字(3)声音

4.采访方式的人本性 -- (1)人本采访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流

(2)记者是人际交流的组织者或主导者

(3)人际交流成为大众传播的手段和形态

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

1. 确定性采访

(1) 确定性采访的内涵(应用&概念)--是指电视新闻记者为确定和掌握新闻事件的必要信息而进行的采访。

(2) 确定性采访的特点

(3) 案例分析

2. 信息性采访

(1) 信息性采访的内涵(应用&概念)--带有探寻性采集信息目的的采访形式,是对新闻实践中的不确定因素的探

寻或对确定性新闻事件中新信息的挖掘。

(2) 信息性采访的内容特点—A 新闻延伸性B信息与观点分离C内容的丰富性

(3) 案例分析

3. 解说性采访

(1) 解说性采访的内涵—是指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表明对于新闻事件的态度或者进行解释的采访形式。

(2) 解说性采访的特点—A表明态度的明确性B解说主体的多元化C解说内容的专业性

(3) 案例分析

4. 探讨性采访

(1) 探讨性采访的内涵—是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即事实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可以被掩盖的真相是什么为目的

的采访类型。

(2) 探讨性采访的特点—A探讨性采访具有深入性B采访与探讨结合一体,具有良好的互动性C探讨性采访善于

综合多方信息源,提供更多选择。

(3) 案例分析

5.情绪性采访

(1)情绪化采访的内涵—也叫个性化采访,采访内容主要是新闻人物内心世界的解释,将感情性的经历、感受与观众分享。

(2)情绪化采访的特点—A感性化B随意化C敏感化

(3)案例分析

第三章

采访线索的特征

1. 电视新闻线索的真实性

2. 电视新闻线索的片段性

3. 电视新闻线索的突现性

4. 电视新闻线索的模糊性

5. 电视新闻线索的可视性

第四章

电视新闻采访策划—是指电视记者为了迅速准确的采访到新闻事实。围绕一定的主题或目标对采访过程进行实现的谋

划或筹划。直到采访活动的有效展开,保证以最佳方式取得第一手的新闻素材,达到最好的传播

效果。新闻采访的策划是先于正式采访活动而实施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新闻资源,从而获得更

好的传播效果。

(会考 结合自己拍摄的新闻来答题)

采访策划的内容

1. 确定选题--(1)新闻价值与报道思维的辩证统一

(2)社会需求与传媒定位的辩证统一

(3)正面宣传与批评报道相结合

2.论证选题--(1)论证选题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节目、具体的栏目来具体分析

(2)论证选题时需要对选题的边际进行限定

(3)相关因素的考虑

3.集合信息--(1)公开渠道—专题调查 公开征集 随机捕捉

(2)隐蔽渠道—在法律和道德许可的范围内 辗转托人搜集 乔装调查

4.策划现场--(1)策划记者的采访行为

(2)策划记者的镜头存在方式

(3)策划现场声画的采集

5.补救措施--(1)备份策划案

(2)补救措施—A通过改换报道角度进行补救B通过告诉观众采访失败的原因进行补救C通过利用一

些已有的素材来补救对新闻信息的不足

第五章

采访的问题设计— 1.基本目标和总体设计—A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B问题的范围适度C问题与新闻的类型相适应D问

题有新意 与画面相呼应

2.向可以回答的人提问—A与新闻事实直接相关的当事人 事件参与者和目击者B并非与新闻事实

直接相关 却是了解有关情况的知情者和能够发表见解的权威人士 代表

人物

3.提可以得到回答的问题—A不要提笼统 空洞的问题B不要提政治上过于敏感的问题C不要提伤

及人自尊的问题D不要提太隐私的问题

4.什么回答是足以支撑报道的要点—A新闻事件的核心信息B对悬疑和疑点的解释与澄清C相关联

的其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5.提问要让受采访者和观众听懂、理解—A提问要简洁 让受访者和观众一听就明白B用语要简单C

必要的解释

如何使用GOSS公式(看)

美国新闻学教授 拉吕吉尔兰提出

Goal—个人或组织制造新闻事件总是出于某种目标

Obstacles—实现其目标会面临障碍

Solutions—存在可能额解决方案

Start—回到事件的开端。追问这一目标是在和时由何人的意见而开始的。

采访中的观察

观察的意义—1.有助于记者辨别真伪

2.有助于记者发现问题。捕捉到有价值的细节

3.有助于记者深入采访,拍摄到真实反应现场气氛的画面

第七章

五要素

什么时候 when 哪里 where 谁 who 是什么 what 为什么 why

空镜头的运用(应用题)

1. 新闻常用空镜头来交代新闻发生的地点及环境特征

2. 空镜头对升华主题和配合解说词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标题的分类—实题:以叙事为主 和虚题 以说理为主 。(分类题)

导语—是以简单的语句,突出最主要最新鲜或者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揭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的新闻开头部分。 (分类题)

导语的分类—1.叙述性导语—用方式直截了当的用事实说话,真正准确的抓住新闻中最重要的新鲜事实。

2.议论性导语—也称评述式导语,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对报道的人物或事件进行分析或解释,或进行评

论,开篇就揭示事实所蕴含的现实意义的导语。

3.描写性导语—在导语当中采用描写的凡事对人物,现场或个性化的细节进行简洁而又特点的描绘,再现

生动的事实或现场气氛、情景,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结尾(分类题)1.电视新闻结尾的形式—(1)演播室结尾 (2)节目自然结尾

2.电视新闻结尾的类型—(1)总结式结尾(2)悬念式结尾(3)展望式结尾(4)自然式结尾(5) 抒

情式结尾(6)含蓄式结尾(7)呼吁式结尾

第八章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写作要求

1.口语化 (应用题)

(1)少用书面语,专业术语(2)少用同音异义词,单音词(3)合理重复,少用代词(4)少用长句和倒装句

2.简练

3.准确

(1)多用精确度高的语言(2)新闻语言要避免片面化和绝对化

电视调查性报道的4个特点

(1)独立的记者调查(2)无偏见的记者(3)深入的独家发现(4)用过程展示过程

评论类电视新闻—是指运用视听结合的电视语言作出的电视评论,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

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评书的一种报道形式。

评论类电视新闻的写作(新闻评论稿)

1. 评论中的两种判断: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2. 评论要有分寸

3. 评论要有新意:观点新,事实新,论证新。

第十二章

结构的形式

1. 以时间为线索--(1)顺序 (2)倒叙 (3)插叙

2. 以时空为线索

(1)以空间位置的转移来安排结构,反映不同空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和与之相关的认识和评价。

(2)以拍摄地点,拍摄位置,拍摄角度的变化来安排结构,即以记者的视点变化。记者的行踪为线索,让观众跟随观众置身新闻事件之中,仿佛与记者亲临现场。

3. 时空交叉式

(1) 表现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所发生的多个事件,多条线索,交替出现,交叉推进

(2)表现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线索。

第十三章

不断挖掘新的角度

1. 换一个角度看待新闻事件

2. 发挥想象力,寻找新闻的第二落点

3. 新闻组合出新意

4. 新闻资源的再利用

更多相关推荐:
全国20xx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全国20xx年x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

试析记者采访的非规范性与新闻采访冲突

试析记者采访的非规范性与新闻采访冲突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变,新闻对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记者正面临着复杂的新闻环境和严峻的挑战。从目前记者与采访对象冲突的事件来看,记者采访新闻面临的问题凸显…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业

1:是不是人物专访?如何定位答:不是人物专访,而是事件采访。这是针对刘姝威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对蓝田神话直接提出了质疑,从而使自己卷入了一场始料不及的风波这个事件进行采访的。2:请分析采访对象的特点。答:刘姝威…

全国20xx年1月高等教育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

全国20xx年x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新闻采访教学实践大纲(新)1

新闻学专业《新闻采访教学实践》大纲一、实践目的和要求认识采访实践是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也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内容。安排学生参加新闻采访教学实践的目的是:体验新闻工作以及与此相关工作的实际情况…

新闻采访认识实习总结

新闻采实习总结访认识一、实习认识一个星期的新闻采访实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一个星期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开始怀念起了我们一行四人第一次出去采访的那一个星期的…

新闻采访

通过在上课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这次的新闻实践,是我对新闻采访有了新的认识,要弄一个好新闻,就要用敏锐的双眼用心观察世界,留心生活,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金子,这样才能拍出好的作品。在采访时候,重要的是前期需要规划好,…

人物专访新闻范文

保持劲头追梦不止访自治区优秀毕业生陈力根作者蒙麒雨寒意早已褪去暑意渐渐袭来河畔微风中拂动的青柳耳畔传来的淡淡的离别的笙箫这就是20xx年的夏天也是属于陈力根的毕业季20xx级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陈力根同学...

新闻记者采访提纲范文

新闻记者采访提纲范文一采访目的通过采访成功人士深化课堂理论教学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通过采访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通过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历程经验等深刻领会成人成才成功的关系作一个...

电视新闻采访提纲范文

10届大学生就业规划的采访提纲采访目的1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当前社会形势的认识2了解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分析3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自己人生的规划4了解大学生对以后工作生活的态度5对大学生的就业规划做一个总结6为大学生今后...

电视新闻采访稿范文

电视新闻采访稿范文这是一篇丁聪不老作者胡德桂专业的人物采访稿月小阳春的和煦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颇有春暖的感觉当我们在枫林宾馆拜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一见面丁老急忙让座他的夫人沈大姐为我们沏上从...

新闻采访稿范文

拾金不昧暖人心拾金不昧象一盏灯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他人一盏盏灯相连就可以照亮整座城的天空五月透蓝的天空悬着温暖又似火的太阳我们迎来了五一小长假的到来三天的假期其实是短暂的许多同学出去游玩没有尽兴却不得不在小长假的...

新闻采访(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