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5.18

会考化学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卤族元素

1、包括:卤族元素最外层有个电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族,气态氢化物的通式为;除氟元素外,其它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通式为

2、

3、F2性,它与H2相遇即爆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它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4、氯气的性质

①Cl2密度空气,有气味,毒。氯气的电子式为,是一种常见的剂。

②Cl2与H2条件下都可发生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Cl2能在条件下,与钠、镁、铝、铁、铜等金属发生反应,写出铁在氯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写出铜在氯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④氯气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生成两种酸:,其中有漂白性,一旦漂白有色织物,颜色不能复现。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⑤氯气的水溶液叫做,包括的微粒有。其中使氯水有酸性,使氯水有强氧化性。

⑥氯气与强碱溶液可发生反应,类似于氯气与水的反应,在反应中能生成两种盐。写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反应的产物中,是家庭常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氯气与熟石灰反应可以用来制漂白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产物中起到漂白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漂白时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当把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把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以上的两个反应中,氯气都作剂。

⑧工业制氨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若要得到干燥的氯气,常用作为干燥剂。可用试纸来检验氯气的存在,现象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为(离子方程式)

5、三种常见的卤化银:AgCl、AgBr、AgI,它们的颜色分别为AgCl色,AgBr色、AgI色。它们在水溶液中都溶,实验室常利用卤化银的颜色不同的特点,用试剂检验卤素离子。

二、硫及其化合物

1.常温下,硫单质是体,于水,酒精,CS2。硫的氧化性比氧气。硫与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粉与硫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硫还能与非金属反应,S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硫化氢

硫化氢其电子式为,硫化氢的水溶液叫做。硫化氢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化学方程式为;H2S可被(卤素)X2氧化,写出H2S与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上述反应表现了H2S的性。

3、二氧化硫

1)SO2味的气体。溶于水,难溶于饱和溶液。

2)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为硫元素的价态,因此既有又有。含有+4价硫的物质如亚硫酸(H2SO3)、亚硫酸盐(SO32-),他们都既有性,又有性。据此,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H2S和SO2同时通入水中:

②Cl2通入Na2SO3溶液中:

③酸雨(H2SO3)在空气中遇O2

④SO2与氧气反应

⑤SO2通入氯水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是

⑥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现象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性质

①S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可使品红溶液,加热后,,这说明SO2具有性。而次氯酸、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臭氧能使物质被永久漂白,可见它们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

②二氧化硫是氧化物,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在燃媒中常加一定量生石灰,其作用是“固硫”,减少SO2的排放。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硫通入Na2SO3饱和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相似,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硫至过量,实验现象为

, 分步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因此,当检验混合气体中SO2和CO2时,应该使混合气体通过溶液,证明存在;再通过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将吸收,再将气体通过溶液,以证明是否吸收完全,最后再将气体通过,证明CO2的存在。

④实验室用Na2SO3粉末和浓H2SO4制取SO2气体,方程式为

4、浓硫酸

1)浓硫酸是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用浓硫酸配置稀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使热量迅速。浓硫酸沸点,属于酸。浓硫酸具有酸的通性,还具有三个特性:。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但浓硫酸不能干燥等气体。

2)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在此反应中,表现了浓硫酸的性和性。把炽热的木炭放在浓硫酸中,化学方程式为

三、氮的化合物

1.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2分子内含有一个,键能很,所以N2的化学性质很。通常状况下不与氧气反应,但在的条件下反应,方程式为,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氮气,以此为原料合成氨的反应为

2.NO是色气体,于水,也不溶于酸和碱。NO有毒,毒性是因为它能结合人体内的。NO易被空气中的氧化为色的。因此,NO只能用方法收集。

3.NO2色并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N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4.氨气

①氨的分子式为,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呈形。

②氨气是色,有气味的气体,氨易液化,所以液氨常用作剂。氨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形成氨水,表明氨水显碱性的化学方程式为

氨水的成分是,氨水的主要溶质是

③浓氨水有强烈的性,蘸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的现象是,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氨气在加热的条件下,有明显的还原性,表现在:与氧气反应: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但氨气能发生催化氧化:方程式为

⑤实验室用NH3化学方程式为,氨气中常含水蒸气,常用来干燥氨气的干燥剂应为,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两种方法是

氨气还有其它制法如加热,化学方程式

5.铵盐

1)铵盐都溶于水,铵盐具有不稳定性,加热NH4Cl的化学方程式为:,能否用此法制备氨气?。铵盐溶液与碱液共热产生氨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H4+的检验方法是:向铵盐溶液中加入溶液并(答条件),若有使的气体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有NH4+存在。

6.硝酸

1)硝酸具有以下不稳定性,见光、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据此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浓硝酸常呈黄色,实验室浓硝酸应保存在

2)①浓、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都能将Cu氧化,Cu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硝酸为mol,有mol硝酸被还原,

②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硝酸为mol,有mol硝酸被还原,有mol硝酸起酸性作用。

③把灼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④金属在冷浓HNO3中钝化。因此,可以用容器贮存或运输浓硝酸。

7、王水是的混合物,体积比为,可以溶解等不活泼的金属。

五、碳、硅及其化合物

1.二氧化碳

电子式为,它是型分子,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具有这类氧化物的通性。写出体现其通性的化学方程式:

(1) 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2)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3)二氧化碳与氧化钙反应

(4)与其对应酸的正盐反应生成酸式盐的离子方程式

2.硅

(1)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在位,自然界没有的硅,硅常常以、硅酸盐等形式存在,是构成和岩石的主要成分。人工制造的单晶硅是色并具有光泽的固体,质地,是良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等制造业。

(2)硅的化学性质,常温下能与等物质发生反应,与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不发生反应。

(3)工业上用二氧化硅与碳在条件下的反应来制取单质硅,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二氧化硅

类似于二氧化碳,也是氧化物,出向硅酸钠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制备硅酸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二氧化硅的其它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与氧化钙反应

利用二氧化硅、碳酸钠、碳酸钙为原料可以制玻璃,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硅是玻璃的主要成分,由于强碱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硅反应,所以盛放强碱溶液的试剂瓶要用_______________塞。由于二氧化硅可以被酸腐蚀,所以该酸只能储存于试剂瓶中。

4.硅酸和硅酸盐

①黏土的主要成分是,陶瓷、水泥、玻璃都属硅酸盐类物质,所以制造这些产品的工业统称为

②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为,大多数硅酸盐都有性,可以用来制造耐高温的产品。


第二篇: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 1、雄蕊包括(花药、花丝 ),雌蕊包括( 柱头、花柱、子房),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形成(花粉管),精子沿着花粉管进入子房中的(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和极核),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极核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 ),子房壁发育成( )。
2、桃的皮、果肉、桃核硬壳都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成。
3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果皮,种皮,胚,

? 4玉米小麦是果实,葵花籽是果实,西瓜子南瓜子是种子。3、由桃花到果实的过程中,必须完成两个重要的生理活动分别是传粉_和_受精_。

? 5、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 6、有性生殖定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是有性生殖。
7、有性生殖的意义
1)产生果实和种子,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有利于适应多样的环境,扩大了分布范围;
2)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8、(1)无性生殖定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2)常见方式:分裂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繁殖扦插、嫁接、组织培养、克隆
(3)无性生殖的意义产生后代个体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9、(1)嫁接的方式有枝接芽接两种。它们的不同在于接穗不同。芽接是用作接穗,枝接用枝条做接穗。
(2)、嫁接成功的关键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3)、嫁接之后的植物体上所开花的颜色或果实的特点与提供接穗的植物一样。
10、竹子、马铃薯、姜、蒜、藕、富贵竹发育成后代用(茎),椒草用(叶),都是(无性繁殖)。7、扦插时注意哪几点?为什么上端切口水平,下端切口斜向?为什么去掉部分叶片?
11、植物的组织培养有什么好处?

? 12、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生殖: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 13、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是完全变态。

? 14特点: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很大,为完全变态。举例:蜜蜂、菜粉蝶、蚕蝇蚊等昆虫。

? 15.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称为不完全变态。没有蛹期。

? 16.不完全变态举例:蟋蟀、蝼蛄、蝗虫螳螂等。

? 17.若虫: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称为若虫。(4)蝗虫严重危害农作物,我们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_龄前,原因是

? 18应在家蚕发育的[ ]__________期满足食物供应。

? 19蝗虫经过5次蜕皮,蜕的皮是外骨骼,原因

? 20蝗虫最好的防治方法是生物防治

? 21、两栖动物常见动物由哪些?

? 2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水中进行:雄蛙口角边有鸣囊,可鸣叫吸引雌蛙进行抱对。水中受精。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是变态发育

? 23、外鳃——内鳃-肺,皮肤辅助呼吸

? 24、后肢-前肢-尾消失,青蛙发育过程中,运动器官的变化为_→_四肢,呼吸器官的变化为__肺、皮肤辅助

? 25、卵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卵壳 卵壳膜:保护作用
胚盘:含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卵白:保护作用,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胚盘
气室:为胚胎的发育提供氧气。
系带:固定卵黄

? 受精卵胚盘色浓而略大,未受精的卵色浅而略小,原因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2、鸟的生殖发育过程
求偶:如孔雀开屏。交配。筑巢:如织布鸟。产卵。孵卵。育雏。

1、 遗传与变异

遗传概念: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概念: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转基因过程:取核未融合的受精卵(小鼠)→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未融合的受精卵的卵细胞核或精子内→将已导人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在子宫内发育,性状:鼠的个体大小,基因: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转基因: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2基因与性状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基因的概念:有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性状的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如血型),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3、基因与染色体

①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有多个基因

②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③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成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④在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基因都是成单存在的。

⑤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基因也是体细胞的一半

⑥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子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各占一半

下图是染色体、DNA关系的示意图,根据图示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1)图中(一)表示染色体,它存在于细胞核中;图中(二)表示染色体片段,其中的A为DNA,B为蛋白质;图中(三)表示DNA

(2)(一)是由蛋白质和 DNA组成,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控制生物性状的是[三 ]基因

4、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分别控制显、隐性性状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DDDd两种。

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5、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实验过程:种植纯种高豌豆和矮豌豆→→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获得杂交后的种子→种下后植株全部是高豌豆→高豌豆进行自交→获得杂种种子→种下杂种种子→植株有高有矮

6、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原因: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似,后代的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

?

四、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和肌肉组成。

2、1-5各部分名称。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软骨5、关节窝)

2、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是: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把相邻两骨牢固连接起来。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是:关节面上覆盖的关节软骨、关节囊的内表面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脱臼指关节头从关节窝脱落出来。滑液是关节囊分泌的。

3、运动产生过程:骨骼肌包括中间肌腹两端肌腱(乳白色)。肌腱绕过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的特性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关节活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4、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扔铅球,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5、肌肉是动力,关节是支点,骨骼相当于杠杆。

6、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

五、动物的行为1、按行为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作用:它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作用:它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3、社会行为大具有以下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蚂蚁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兵蚁。狮子有社群行为,蝗虫,养鸡场的鸡,老虎都不是社群行为。

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作、声音、和气味等,即动物的语言,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5、生物之间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关系更加复杂。

6、一般的蝶蛾类昆虫的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吸引虫的性外激素。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也可以干扰雌雄虫之间的通讯,使雄虫不能判断雌虫的位置,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六、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意义在于: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过程和环境污染等。

4、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5、用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制造出了雷达。

6、常见仿生:冷光与萤火虫、蝙蝠与雷达、乌龟背甲与薄壳建筑。蛙泳不是仿生。

第六单元 第四章 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 修改:徐欣凤

一、细菌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常呈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霉菌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与步骤: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配制培养基)。②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高温灭菌)。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④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恒温培养)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不需要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多数细菌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原因:杀死混有的细菌和真菌的孢子,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

7、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1、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使坛内保持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12、鹅颈瓶实验相关问题

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3、细菌的形态:细菌很小,单细胞个体,能独立生活。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病毒比它还小),有杆菌、球菌、螺旋菌

14、细菌特征:身体微小;单细胞个体无成形的细胞核;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④细胞内无叶绿体,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15、细菌的结构特点: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DNA集中的区域),没有叶绿体;特殊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生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

有些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并非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还可以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16、 细菌的生殖:进行分裂生殖

17、 细菌的哪些特点与它分布广泛有关:①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所携带;②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

二、真菌1、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

2、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进行孢子生殖。引起食物发霉的真菌为霉菌。

3、 蘑菇、霉菌都属多细胞的真菌,如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这些真菌喜欢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它们的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单细胞个体除外,如酵母菌);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型。

4、 葡萄糖——有氧条件下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条件下: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6、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美军是从哪里来:来自空气中的孢子,这些物品为孢子的生长提供了水分和有机物。

7、细菌、真菌、病毒三类微生物的比较:

三、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

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扁桃体炎;真菌引起人患足癣、小麦叶锈病

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是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肠道内细菌与动物(包括人)共生

根瘤菌作用: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含氮物质。

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藻类植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

2、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①食品制作:制作甜酒步骤:淘、蒸、凉、拌、压、挖、保

酵母菌—酿酒、做馒头或面包 乳酸菌—制酸奶、泡菜 醋酸菌—制醋 霉菌—制酱 奶酪 腐乳

酒曲(制酒用的菌种)—酿酒

食品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③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以及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等。抗生素是指由一些真菌所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④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应用: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

四、造酒知识(见课本)

? 1、酒曲主要是酵母菌,还有霉菌。

? 2、用酒曲的目的是用酵母菌分解有机物。

? 3、密封是使容器中缺少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更多的酒精,酿好的酒有一层泡沫,是二氧化碳。

? 4、蒸熟的目的是

? 5、冲淋的目的是

? 6、挖坑的目的是

? 7、为什么少打开容器

? 8、失败的原因是

? 9、酒味变淡的原因是

?

?

更多相关推荐:
金属及其化合物总结知识点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总结,内容附图。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考点聚焦1考试大纲中对金属元素及化合物这块内容可分成二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钠镁等典型的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第二部分是其他金属如铁和铝元素的化合物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往往都要考查到典型金属2考试大纲...

金属及其化合物总结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归纳与整理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巩固常见金属钠及铝的单质化合物性质2培养归纳概括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3在发现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分析探究激发学...

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祝你学习愉快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知识点总结一钠镁及其化合物1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与H2O反应现象与非金属反应O2与非氧化性H反应与盐溶液反应如FeCl3溶液钠置于空气中的变化3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

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总结问题举例:①金属都有光泽吗?铁块上的灰色是光泽吗?答:金属都有光泽,铁块上的灰色是氧化膜②观察铁粉为什么看不见银白色光泽?答:铁粉:尺寸小于1mm的铁的颗粒集合体,表面积小,形状复杂,会对…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总结_(绝对好)

7

《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方程式1钠放置在空气中4NaO22Na2O2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4LiO22Li2O3铝箔被氧气氧化4Al3O22Al2O34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2Na2H2...

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1节《硅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硅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摘自一些科普杂志或广告用语你认为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点精讲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2硅以及硅的...

碳硅及其化合物复习专题

专题十四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CHNOSiSNCl等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了解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过程...

金属及其化合物总结(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