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调查报告

时间:2024.4.20

关于延安大学考证情况调查报告

第九组

学 校:延安大学

学 院:管理学院

班 级:工商管理08级

指导老师:王 进

小组成员:秦 洁 宇文苗 庞 洋

报告时间:20##-06-27

目录

摘要:... 3

一、引言... 4

(一)调查背景... 4

(二)调查目的... 4

(三)调查假设... 4

1、提出假设:... 5

2、假设检验... 5

二、调查的实施过程... 8

(一)确定调查对象... 8

(二)设计调查问卷... 8

(三)整理统计数据... 9

三、调查结果分析... 10

(一)基本情况分析... 10

(二)结果分析... 11

1、考证热的原因... 11

2、考证存在的问题... 12

(三)局限性分析... 13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 14

(一)存在问题... 15

(二)解决对策... 16

五、结束语... 17

六、参考文献... 18

七、附录... 19





摘要: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技的发展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我国各大学兴起了一股“考证热”,在日益紧张的就业环境中,学生们都想通过考证来增加自己就业的筹码。从主流上说,“考证热”是一种进步,可是如果盲目跟风,没有目标,就会适得其反。理性的看待这一现象,正确认识其积极性和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端正就业观念。

关键字: 考证热 理性对待

关于延安大学考证情况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一股考证热。通过调查,我们同样了解到延安大学的考证信息。面对社会上种类繁多的各类证书考试,一些大学生无所适从、盲目跟风,对此学校应当如何加以引导?政府应如何加强对培训机构教学质量的监控,以确保考证培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就业背景下,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怎样才能更加科学和规范?当“考证热”兴起的时候,这些问题又一次摆在了大家面前。

基于对已有研究的分析,我们小组从大学考证态度、考证类型、考证原因等方面入手调查,认真分析了大学生考证热背后的真正动因。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资料查阅法对此现象的调查研究,我们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得到了一些结论,最后根据整个调查过程得出一些信息。

(二)调查目的

每个大学校园里,都有这样一种说法:“多一个证书,多一个选择;多一个证书,多一条出路。”这句话是否毫无疑问呢?考证热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延安大学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希望得到以下信息:

(1)了解延安大学学生考证基本情况

(2)了解延安大学学生的考证动机

(3)了解大学生对考证现象的看法及态度

(4)了解大学生考证与就业之间存在的关系

(三)调查假设

“多一个证书,多一个选择;多一个证书,多一条出路!”

在每个大学校园中,考证已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功课。在进行这次市场调研之前,我们组就提出了以下几个假设,也正是这几条假设和贯穿了我们整个调研过程,知道这我们这次市场调查的顺利进行。

1、提出假设:

①在大学里,每个大学生都与考证有着关联。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强,毕业大学生的越来越普及,对在校大学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同时,大学的学习生活不再像以前那么紧张,时间也比较宽泛,所以会有很多同学去加入到考证的大军中去,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也可以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相关能力得以提高。

②考证的信息基本上是与学校安排、老师同学向导有很大关系。

由于自己对考证的信息了解渠道有限,大多应该都是通过学校安排、老师同学向导有很大关系,就业形势也会使其不可避免的影响部分。

③大多数同学参加考证的原因都是增加就业筹码。

社会在发展,形式在改变。随着大学毕业生的越来越普及,大学生的就业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使在校大学生可以更好、更容易的找到工作,证书可以代表他们的能力,随之也为他们的就业奠定了相应的基础,因此我们认为大多数同学考证的原因应该是为了增加就业筹码。

④大学生对“考证热”的看法是因为就业竞争压力大、大学生就业难。

“考证热”已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不容你我否认。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毕业大学生都也肯定这个事实,且他们都应该认为“考证热”是就业竞争压力大、大学生就业难造成的,否则他们也不会去参加考证大军的。

⑤大学生取得的证书与就业方向有一定关系。

很多同学盲目考证,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相信,更多的大学生取得的证书不敢说都是与就业方向一致,但我们可以肯定他们与就业方向有一定关系,当然也有一部分是例外的。

2、假设检验

经过这次问卷调查、二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我们对自己调查前的假设作了分析与总结,论证了我们以前假设的是非对错:

⑴ 考证情况(图一)

上述这个图一正确反映了我们的假设①,:在大学里,每个大学生都与考证有着关联。经过300份问卷的统计,我们的处在我们延大校园里,考过证的占到76%,准备考的占到17%,从没有考的仅占到7%。

⑵ 信息获取渠道(图二)

图二论证了我们的假设②:考证的信息基本上是与学校安排、老师同学向导有很大关系。这次的问卷调查信息显示出:22%是由于学校安排的,而52%都是因为老师同学向导,仅有75%是通过广告宣传实现的,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

⑶ 考证原因(图三)

图三是对假设③:大多数同学参加考证的原因都是增加就业筹码进行论证的。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33%的同学是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28%的同学是形势所迫,27%的同学是因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需要,而剩余的12%的同学是为了增肌自身兴趣爱好的。

⑷ “考证热”的看法(图四)

上图是假设④:大学生对考证热的看法是因为就业竞争压力大、大学生就业难论证。经过市场调查也准确见证了我们的假设。51%的同学认为“考证热”体现当今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竞争压力大;22%认为体现了功利教育缺失;19%的人认为是由于学生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而只有8%的人有自己的想法。

⑸ 证书与就业方向一致性(图五)

证书与就业方向的调查统计表明:11%的认为是一致的,68%的人认为是有一定关系,20%的人认为获取证书与就业不一致。这次调查表明我们的假设⑤:大学生活区的证书与就业方向有一定关系是有一定正确性的。

经过以上图表的分析与归纳,我们这次市场调查的假设设置还是成功的,结果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二、调查的实施过程

(一)确定调查对象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在大学里更多的同学选择不断增大自己的就业筹码。“考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的安排、形势所迫、就业压力大已是大学生考证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这次市场调查就以考证为出发点,以延安大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做以调查,希望可以从中分析出考证热背后的原因、以及考证与就业的关系等,特此做了该项调查。

(二)设计调查问卷

本次问卷从五个方面着手,共设置20个小题。

考虑到开放性问题具有时间精力大、不好统计、资料编码非常困难,因此,我们的这份问卷设计只涉及了封闭性问题,便于统计与分析。该份问卷主要包括:事实性问题、态度性问题、动机性问题,同时我们的答案也暴扣单项式与多项式两种方式。

该问卷以一般性问题开始,随着调查目的的深入,问题也更加深入。问卷从五个具体方面进行了设计:a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b考证基本情况 c考证动机

d对“考证热”的看法 e证书与就业的关系。

每个方面根据我们的需要与重视程度,设计了不同数量的题目,这样问卷看起来简单明了,也便于统计与分析。

(三)整理统计数据

该次市场调查考虑到一系列原因,如:水平有限、时间精力有限、资金有限等,我们对延安大学的学生做了以随机调查为主、分层调查为辅的随机抽样调查。

即:我们对所有学生进行的是随机调查,但还是考虑了男女、年级、学科(文科、理科、艺术、体育),按照不同的比重对其发放问卷。

300份问卷说多不是很多,要想严格按照分层抽样取得的信息将会出现误差更大。我们就对文、理、艺、体群体进行了随机调查,并考虑到我们学校是一所文科为主的综合性院校,文科就相对多了一些。

进过对该份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最后分析得出了以下一些数据与结论:

基本情况:从图六、七、八我们可以看出,三百份问卷中,男的占41%,女的占59%;大一的较少、大二的次之,大三的最多;文科的最多,理工的次之,剩的是艺术和体育的。

考证情况:考过证的占到76%,准备考的占到17%,从没有考的仅占到7%。

考证动机:有53%的同学认为考证的好处是有助于找到更好的工作,33%的同学认为参加考证的原因是增加就业筹码,51%的学生认为考证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因此可见,学生的考证无不是以自己毕业后的就业为前提。

对“考证热”的看法:51%的学生认为考证热体现了当今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这也无不体现了就业是学生考证的动力。

证书与就业的关系:68%的人认为获取整数与就业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他们都想通过考证,为自己以后找工作增加就业筹码。

综上所述:就业压力的增大,导致考证已经成为每个大学生必走的一条路,都希望能够考证多一份就业筹码,多一条选择道路,这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道理,也是不可逆转的形势。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3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有296份,有效率为98.7%

这次的问卷调查,我们对考证做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对大学生的考证心理得到一定的了解。通过这次问卷的整理与分析,我们首先从大学生考证整体基本情况对收集资料加以分析:

1、有的学生为了考证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甚至放弃学习专业课程而投入到考证的大军中。

41%的同学考证花费在200-800元之间,24%的学生大部分用于备考相关证书而31%的同学也是偶尔占用上课时间考证,这也无不说明考证已经影响了每个同学的正常专业课时间,影响了每个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

2、只追求证书数量而不注重自己是否真正的懂得知识。

经过调查问卷统计得出:34%的同学认为“多一个证书,多一条出路”,39%的同学认为“与专业相关的证书多多益善”,24%的同学认为“证书与就业没有多大关系”,只有3%的同学认为“证书与就业根本没有关系”真正是否懂的知识已不再重要,解决就业问题一是每个大学生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同学们都大量去考证,希望可以给自己增加就业筹码。

3、大学生考证的盲从选择

在我们对延安大学的调查中发现所得:仅有3%的同学对这些证书很了解,52%的考证信息都是将经过同学老师向导的,几乎50%的同学认为周围几乎全部同学都加入考证大军中去,这也无不反映了大学生对待考证情况,更多的盲从选择。

(二)结果分析

大学扩招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以及大学生理性权衡偏向功利,共同催生了大学生“考证热”的现象。我们这次对问卷的结果分析是从考证的愿意与出现问题两方面进行具体展开的。

1、考证热的原因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自从就业市场的开放,毕业生用用人单位之间采取双向选择机制;同时,高等高效的扩招给越来越多的学生带来了发展机会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问题。当问到“考证的原因是什么时”,有28%的是就业形势所迫,33%大学生为了增加就业筹码。这间接的反应有61%的大学生考证是迫于就业压力。再加上未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这使得在校大学生虽然未踏出校门,但也早已感到了就业竞争的压力。为此,早作打算就成了一种默认的共识。这就使得考证越来越火热。

用人单位的青睐

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也实现了聘用所值。因为聘雇行为是一种风险性投资,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对其所招聘的人才信息的了解不足,所以用人单位往往以文凭加证书的高低作为招聘的标准,现在,采用“学历+证书”的形式来招聘人才。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问道“假如企业在招聘时不注重应聘者是否持有资格证书时,你还回去考证吗?” 有25%表示不会去考,有21%表示很难说,有32%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策。这就充分说明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是大学生的考证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从业人员准入制度的推动

我国一些行业实行的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也让有志从事这些行业的大学生不得不考取相关的证书。这几年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逐渐建立起来了,已经有了多项职业资格制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目录》规定了90多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要有职业资格才能进入。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学历又要有职业资格才能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做律师要有律师资格,文秘人员也要有行业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再加上一些培训机构的炒作和大学生的对有些证书的不了解而产生的盲从,这就使得大学生蜂拥而至的参加考证培训班进而就形成了一股“考证热”。

从众行为

社会心理学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个体在受到群体的暗示或提示时,会自然的被引导做出群体要求或期待的事。在我们调查中当被问到“大学生的证书考取信息是从哪里得到的?”53%的人是在老师同学的引导下考证的,这就说明让考证一直升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群体对个体的引导作用,也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从众现象。

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当我们问到“考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什么事?”有18%的人认为考证可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20%的人认为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11%的让大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这就表明一部分大学生的考证态度比较理智,能够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来选择考证。这样的考证理念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其他原因

据我们的调查有12%的大学生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考证的,这类学生是自己的兴趣而定,他们认为自己要在未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找到自己的房展空间,还有的是为了弥补自己在上学时没有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遗憾,还有的为了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等等问题。这种种的考证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兴趣,实现自己的梦想。出于这种原因考证的大学生也为考证在校园的风靡起了一定的作用。

2、考证存在的问题

重证书忽略能力

有一部分人考证是为了获得一张证书,陷入了“唯证书论”的怪圈。大学生考证需要以社会实践和调研为基础,一些大学生过分注重技能培训,而忽略了对专业知识、人文素养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据我们调查:41%的同学考证花费在200-800元之间,24%的学生大部分用于备考相关证书而31%的同学也是偶尔占用上课时间考证,这也无不说明考证已经影响了每个同学的正常专业课时间,同时从一些渠道得知,不少大学生的证书是突击而来的,证书虽然到手,但是大学生的真正技能水平却相差很大。在这里我们想强调一点:证书固然重要,但证书+技能才是提升就业的重要砝码。

急于求成盲目选择

当我们问到“大学生对证书的了解程度时?”只有13%的大学生对证书很了解,不太了解占了31%。这组数据就说明好多大学生在考证时没有对证书有明确的掌握和了解。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地沟通,用人单位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注重证书,“德才兼备”才是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重要指标。因此,大学生考证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要盲目选择。

对证书的含金量认识不够

通过调查可知,大学生在选择报考证书时很少会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了解备考证书的有关信息。大部分同学是通过宣传单、同学介绍或者自己在网上搜索获得各种证书的信息,这就使得大学生考取的证书针对性不强、可信度不高。另外,大多数用人单位比较关注应聘人员的英语等级类证书以及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证书,所以说用人单位并不看重其他的一些资格证书,他们认为应聘者的其他证书含金量不够。这对我们大学生而言,花费金钱、时间来考取的证书在用人单位的眼里却成了一张废纸。所以,我们在考证是应该冷静考虑自己的情况,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到底考哪种证书。

浪费时间和金钱,影响学业

据我们调查发现用于考证方面的花费有41%人的花费出于200—800这个数额之间,有21%的出于800—1500之间;大学生在考证期间时间的代价比例时:24%的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备考相关证书,还有31%的学生占用上课时间在复习考证。这些数据都说明大学生考证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进而影响学业。

(三)局限性分析

我们小组这次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的。而问卷调查方法是通过发放、填写、回收、整理、汇总各种考核问卷表,对人员进行考核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法以问卷作为资料搜集信息的。这种方法能比较方便地获取有关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的资料,适用面相当广,但是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当然会影响我们的调查结果了。  

1、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该次调查的优点:在抽样范围广,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数据;调查者填写问卷时可以有一定的时间考虑;所拟问题可尽量求其科学性,在访谈中不便直问,或问而不易得到确切回答的事项,可在问卷上得到答案。

2、问卷调查法的局限性

①我们本次发出的问卷是300份,收回300份 ,但中间不乏有无效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常常无法全部收回问卷,如果未收回的问卷太多的话,往往影响所取得材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

②问卷调查应用范围较广,搜集的资料往往是表面的,不能了解深层次的问题。

③在我们发放问卷的过程中发现:由于问卷是文字性的表达及问卷的格式的限制有些被调查者在填写问卷时感到不太烦,敷衍填写问卷,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到了本次调查的质量;但若问卷内容太少,又可能全面的展现我们小组要调查的内容。

④由于问卷的设计是正反两面进而导致有一小部分被调查者只填了问卷的正面而未填反面。此外,由于被调查者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意思理解有误等其他原因导致天的有些信息有误。这也就告诉我们在用调查问卷法调查时调查问卷的设计、问题的表达等其他问题一定要考虑周全。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在忙于考证,首先大学生的自由时间较多,方便沟通,其中94%的同学对于考证报以热诚的态度,充分体现出考证“热”。39%的同学对于所考证书不是很了解,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考证的盲目跟风。

“考证热”说明大学生已经开始认清了文凭与职业证书的区别:文凭更多的是知识的证明,我学了哪些知识而且考试合格;而职业证书是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因此有了文凭,还要去考各种不同的证书,说明大学生对能力的这种外在表现的认识有了提高。考证是好事,但不是说什么证都要去考,也不是不分考证时间。在考证时应该从两点需要出发:一是从工作需要出发;另一是从自己感兴趣、愿意从事的方面发展,或是跟自己发展相关的职业出发。有时你会感兴趣,或者虽然是不感兴趣,但是目前工作需要,甚少这两条你得够得上一条,如果需求不强烈、不明确的时候就去考证,在考证的过程中也仅仅作为考试应付下来,并没有真正提高或者掌握真正所需的职业能力,这样浪费就更大了,所以不要盲目地去考证。 这就使得大学生考证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大学生考证注意三大误区 考证绝不是多多益善

(1)多多益善
  很多大学生认为证书多多益善,能为自己在求职中增加砝码。但拿着很多证书,有时反而被用人单位以其学习精力分散、职业定位不清晰等理由拒绝录用。因此,证书并非越多越好,大学生考证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应盲目考证。
 (2)越热越好
  不少大学生喜欢报考热门证书,认为热门证书含金量高。其实,有些热门证书只是阶段性流行。考证前,一定要对证书的发放机构、考试内容、证书市场口碑、证书有效期限等方面有所了解,而不要盲目跟风。
 (3)等同于“入场券”
  拿到名牌证书,确实能证明持证者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对其就业有积极作用。但随着持证人数不断激增,以及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名牌证书的作用有所减弱,不再被作为录用员工的决定性因素。如今,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会运用各种方式,测试应聘者的真实水平。因此,大学生不能把宝全押在考证上,而应注意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

2.大学生“考证”求职 对证书的效果期望值过高

(1)对证书效果期望太高,认为有了证书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其实是个误区。一些知名企业看重的是实际能力而不是证书。

(2)认为多拿证书总有用艺多不压身。若想增强就业力,应该在专业上往精深处发展。追求高薪和新兴职业,培训中半途而废者也很多。

3.警惕大学生“考证热”的负效应

(1)校园里到处有人张贴小广告,散发宣传单,都向学生出售“GRE”“四、六级”“普通话”“报关员”等考证培训材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2)“考证热”的另一个负效应是,考取证书的并不一定有真才实学,多掌握一门知识,多获得一本证书,固然很好。可如果带着急功近利的目的参加考试,除了能拿到那一纸证书,并不能掌握多少知识,动手、动口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4.丢了“西瓜”捡“芝麻” 大学生盲目考证忽视专业课堪忧

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斯、GRE;计算机二级、三级;注册会计师……琳琅满目的各种等级考试,在大学校园里深得学生们的追捧。很多学生为了考取证书,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专业课学习,积极投身到“考证大军”中,得不偿失啊!

(二)解决对策

大学校园里的“考证热”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大学生考证的路走的好辛苦好迷茫。要实现大学生科学参加考证还得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
1、大学生.理性对待考证

大学生本身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证课程,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有选择性的报考,而且应该以增加个人知识储备、提高能力为前提进行准备。忽视专业课学习投身“考证大军”的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招聘单位选人时,首先注意的就是应聘者的职业能力,毕业成绩是很重要的参考,因此大学生应该在不耽误专业课学习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证书考试,否则就会丢了“西瓜”捡“芝麻”。
2、用人单位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观

我国目前衡量毕业生素质高低缺乏一个科学的标准,有关专家呼吁全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要以科学的、长远的眼光审视人才。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还得看重实际工作能力,而非证书和学历。从不少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光靠一时突击考来的证书,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一定管用。证书最多只是一个敲门砖,如果毕业生拿证书做文章而没有具备相当的工作能力,在试用期也将露出马脚,最终还是会被解聘。
3.培训机构要提供对大学生最有用的培训课程

培训机构一定要紧密地结合企业的需求,经过调查、分析、论证,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实际需要的操作能力有哪些,企业需要具备什么样职业素质的员工,然后组织这样的培训。培训的重点在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讲一些知识。职业培训重点在于建立正确的观念,然后提高操作能力,主要不是知识的灌输。所以作为培训机构,在给大学生组织相关职业培训时必须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实际需要的操作能力有哪些。

4.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考证的引导工作

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不是仅仅靠考证就能解决的,它靠的是学生的培养质量、学校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等因素,所以要搞好学生就业工作,高校上述几个方面下功夫,而不能把精力放在所谓的考证教育上。

5.教育部门和高校管理者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学好真本领,掌握真技能;

用人单位也应辩证地看待各类证书,从多方面考察应聘毕业生的道德品质和真才实学,不可一味地用人唯“证”。

五、结束语

首先感谢王进老师的指导,感谢我们小组成员的积极配合!

这次的市场调研作业即将结束,我们每个人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也许效果没有达到老师期望的水平,但我们自己也在其中有了一定的收获。

从问卷的设计来看,也许不是很紧密,但是我们围绕中心目的进行展开设计,在发放期间,考虑到实际情况,没有严格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只是分层抽样为主、随机抽样为辅对其进行发放,一定会对结果有一定影响,但还在我们预料之中,验证了我们的假设的有效性。

从结果的统计来看,我们小组成员的细心分析与精心统计对最后的论文书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的水平有限,与老师的预期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以后也会更加努力地。

从这次的论文书写来看,我们的水平更是有限,不足的地方还望老师给予批评指导。

我们小组的市场调研预测到此结束,感谢王老师的指导,谢谢!

六、参考文献

【1】《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应用》 梅汝

【2】《市场调查的指南》 黄伟强

【3】《大学生“考证热”的社会学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 杨跃

【4】《大学生“考证热”分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康忠伟

【5】《大学生“考证热”的利弊及引导》 湖北农学院 胡成功

七、附录

问卷编号:______

关于延安大学考证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每个大学校园里,都有这样一种说法:“多一个证书,多一个选择;多一个证书,多一条出路。”这句话是否毫无疑问呢?考证热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延安大学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希望同学们给予配合,谢谢!(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方法,不会泄露你的个人信息。大约会耽误你几分钟时间,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写,在此谢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一、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所在的专业类别:( )A、文科 B、理工 C、艺术 D、体育

二、考证基本情况

4、在大学期间,您是否考过证书?( )

A、考过 B、准备考 C、从没

5、如果您考过,请问您考的是哪种:( )

A、计算机类 B、外语类

C、各种职业证书 D、其他

6、您对这些证书了解程度:( )

A、很了解 B、不太了解

C、基本了解 D、几乎不了解

7、您的证书考取信息是从哪里得到的:( )

A、学校安排 B、老师同学向导

C、广告宣传 D、其它

8、您周围有多少同学考证?( )

A、几乎全部 B、一部分

C、很少 D、几乎没有

三、考证的动机

9、您认为考证的好处有哪些:( )

A、有助于找到更好的工作

B、有助于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C、证明自己的实力

D、作为自己努力的动力

10、您参加考证的原因:( )

A、形势所迫

B、自己职业规划的需要

C、增加就业筹码

D、自身兴趣爱好

11、您认为考证可以提高您的:( )

A、语言技能 B、技术技能

C、专业知识水平 D、就业竞争力

四、对“考证热”的看法

12、您对现在的“考证热”如何看待:( )

A、“考证热”体现当今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B、“考证热”体现的功利教育缺失

C、大学生“考证热”反映了学生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

D、我有独到看法

13、当你考证时,如果第一次没有过,您是否会去继续考;( )

A、会 B、看情况 C、不会

14、假如你已经获取了证书,您是否也会继续考更高级的同类证书:( )

A、会 B、看情况 C、不会

15、您在考证方面总共花费的金钱有多少:( )

A、200以下

B、200--800

C、800--1500

D、1500—3000

E、3000以上

16、如果您选择考证,您希望怎样安排上课和考证的时间:( )

A、大部分用于专业课程学习

B、大部分用于备考相关证书

C、偶尔占用上课时间考证

D、经常占用上课时间考证

17、你觉得证书数量是否与个人实力成正比:( )

A、是 B、否

五、证书与就业的关系

18、您对证书与就业的关系如何看待:( )

A、多一个证书,多一条出路

B、与专业相关的证书多多益善

C、证书与就业没有多大关系

D、证书与就业根本没有关系

19、您所获取的证书与你的就业方向是否一致:( )

A、一致 B、有一定联系 C、不一致

20、假如企业在招聘时不注重应聘者是否持有资格证书,您还会去考证吗?

A、会 B、不会

C、对自己喜欢的正还是会去考 D、很难说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调查员姓名:__________

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_

调查地点:_______________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前言在即将毕业之际大学生们总会下意识地翻检一下自己的抽屉看看纷呈涌现的洋证书土证书家族中自己到底摘回了几个如果有所斩获那可稍舒口气那不仅证明了过去的四年没有虚度而且面对高校扩招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平添多了一份...

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社会调查报告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充分了解考证这后就赣州市内其中的两大高校江西理工大学和赣南师范学院的情况于20xx年10月21日展开了关于当代大学生普遍考证为就业暗加砝码的调查本次调查为随机抽样走访调查...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摘要大学生quot考证热quot现象在高校中不断蔓延最近几年quot考证热quot更是急剧升温大学生考证是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加获胜的筹码但quot考证热quot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本...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摘要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愈显严峻为了增加就业竞争筹码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把考证作为自我增值的一种途径大学校园兴起的考证热既是大学生对当下就业形势的一种直接反馈也是对企业录用标...

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问卷项目类型社会调查报告学科分类社会心理学项目名称大学生考证热调查项目负责人XXX指导老师XXX填表日期20xx911XX大学XX学院20xx年10月12目录一引言4二调查概况51调查对象52调...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指导老师王冰组长杨子江组员王浩李骄摘要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难问题已经是整个社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刺激下不仅让正在忙于求职的大学毕业生焦头烂额也使尚未毕...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摘要大学生quot考证热quot现象在高校中不断蔓延最近几年quot考证热quot更是急剧升温大学生考证是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加获胜的筹码但quot考证热quot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本...

关于校园考证热的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考证热的调查报告专业会计年级20xx级班级一班姓名王文菁学号20xx09044一调查内容与目的本调查问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代学生的考证观进行了问卷校园考证在大学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学生对于自己需要考哪...

关于大学生考证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近几年大学生逃课现象愈演愈烈基础课有人逃专业课有人逃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更是逃课族的首选逃课的大学生在干什么有的在上培训班有的在学电脑有的在准备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

大学生考证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现状分析报告12国二第3组温州大学瓯江学院12国际经济与贸易本2班第3组关于大学生考证现状分析报告12国二第3组目录一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调查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错误未定义书签四...

关于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调查(问卷+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调查问卷描述当前在大学校园中掀起了考证的热潮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考证的态度与看法本人特此设计此问卷其内容仅供调查分析使用对您个人并无任何影响请认真作答以便调查得出更为真实准确的结论希...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活动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己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跨越扩招后就业高峰的来临和各行各业持证上岗制度的实行使得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的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大学生普遍产生就业危机感考证热...

考证热调查报告(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