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时间:2024.5.19

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指导老师:程海帆

学生:鄢鹏飞201011002103

周圣柯201011002103

昆明呈贡新区景观规划设计前期调研报告

摘要由于专业理论研究匮乏和缺少权威性的设计导则,使得社会各阶层对景观概念设计的理解、操作和评价产生较大的偏差,各类景观概念设计理念、目标、原则与成果大相径庭,导致许多景观建设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走了弯路,浪费甚至破坏了有限的自然与人文历史资源,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关系,给城市的健康发展带来潜在危机。鉴于此,我们对场地(中央公园区、关山水库区、花莲区)进行实地的调研以了解场地的基本问题和现状特点,做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专业理论匮乏、设计偏差、实地调研

引言

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体,在当前“繁荣”市场的背后是景观设计遭遇的“尴尬”境界。此次从城市景观设计的作用及现状等方面,探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手段和方式。

调研范围:调研的三块区域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为昆明市新区打造的重点城市公园,建成后为市民休闲、聚会以及娱乐的主要场所。分别为关山水库区、花莲区、中央公园区。

图1 关山水库区 图2 花莲区

图3 中央公园区

调研方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调研思路:网上获取资料 实地调研 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① 先在网上获取资料对场地区位和周边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及案例对比,得出调研的第一手资料。

② 到现场进行调研,了解其交通组织、功能分区、空间分布;并利用勘测、照相、手绘等方式记录其信息。

③ 制定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对市民进行发放并回收进行数据分析及问题思考。

④ 到现场与市民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双方问题及诉求,并总结其问题。

⑤ 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比对。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思考。

调研目的

社会目的:通过调查让市民了解规划设计区域的格局以及设计定位,尽量采集大多数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为市民的日常休闲生活提供娱乐以及集会场所,并有效的组织出行、日常生活和娱乐休闲。

政府目的:通过调查让这项惠民的公共活动落到实处,尽量迎合更大多数人群的需求,使得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调查结果

区位分析:

①关山水库区地处呈贡新区开发力度较弱的区域,周边分布:北面为云南白药总部,南面为昆明亚灵科灵生物科技厂部,西面为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呈贡校区和大梨园,东边为云南大学呈贡校区。规划区内部有部分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服务云大师生)和下庄村委会。

②花莲区地处呈贡新区的半圆核心区,开发力度较大,周边地块基本开始居住区和商业区建设。外围有大学的呈贡校区以及部分教育机构和建成的居住区,内部已存在部分失地农民的临时安置房。

③中央公园区地处呈贡新区的中央线性地带,它联系着大学城、市政府、七彩云南第一城等居住区以及周边的各城中村。内部有白龙潭水库、中央公园、七步塘大小塘,水系纵横。将滇池与白龙潭联系起来。

交通分析:

① 关山水库区北部有城东外环南路城市主干道,南部有博大路,东、西各有一条次干道。道路系统不发达。内部没有系统的车行道路。

② 花莲区有城市主干道聚贤街和彩云南路垂直相交,彩云南路从中垂直通过,宜康南路为外环路。周边道路系统发达,内部车行人行不明确。

③ 中央公园区周北部为锦绣大街,东部为梁王路,北部有部分未建成道路和驼峰街,中间垂直交错很多道路。周边道路系统发达,内部交通发达,以小路为主。

人群满意度分析

现状调查表明市民对于城市公园的需求。城市园林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但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碍了其发展,景观规划设计必须尽最大努力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最大的功能需求,逐步实现“建筑、园林、规划”三位一体的“大景观”的理念。

调研照片

现状问题分析

① 配套服务设施的不足与服务人群流量低之间的矛盾。

② 没有完整、系统的交通系统。

③ 区位优势不明显(离市区遥远),服务对象单一(村民、大学生)

④ 环境污染严重(主要以农业污染以及生活废物污染)

人群诉求

① 增加一些休闲娱乐等活动设施

② 希望利用水体景观营造一些滨水活动场区

③ 控制、清除、取缔一些不规范商贩的营业活动(主要针对烧烤、路边摊等空气污染严重的商贩)

④ 希望道路的系统化、规范化、趣味性

案例分析

杭州钱塘新城概念规划

基于对景观及景观设计的理解,"土人景观"多年来在不同尺度上的探讨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包括区域与新城镇,城市中心与街区,校园与科技园,居住社区,康体休闲地,风景区与保护地,生态基础设施,城市公园与绿地,场所与环境艺术,内容包括总体景观战略规划、总体空间规划,场地方案设计,场地施工设计等各个方面。

1.规划目标与指导思想——21世纪的滨江新城

 (1)规划目标与定位:21世纪的滨江新城
 一个生态的城市——强调高效、节约、人与自然共生,维护自然过程与格局;
 一个感性的城市——强调亲人、宜人、人的尺度、人的体验;
 一个有内涵的城市——延续历史文脉,富于地方特色,显现场所精神;
 一个生活的城市——方便、舒适、安全、健康;

 一个旅游的城市——迷人的景色、崭新的风貌、富有特色的体验。

  (2)本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为实现规划目标,本规划强调以下几大理论和指导思想:

  ①后工业时代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天地——人——神的和谐

  强调自然、生物、现代人的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和谐。设计遵从自然,遵从文化。将大地景观格局与城市的整体布局相结合,将自然生态系统及多种生物引入人居环境,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地方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有机结合。

  ②新城市主义的规划主线——强调社区的回归与可持续的城市

  避免工业化国家已走过的老路,吸取郊区化和汽车化城市的教训,强调以方便。高效节约和舒适为特点的社区化城市有机结构,发展步行及公交系统,提倡节约化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布局,强调生活——工作——娱乐的有机性.

   ③景观现象学的模式——强调场所精神,人的体验

  吸取形式主义“城市美化”运动的教训,避免空洞的城市形式美化设计,强调场所精神的挖掘,为人的体验而设计。

  ④景观生态途径——强调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维护场地内山水格局及生命系统的有机整体性.通过绿色廊道及蓝色通道,形成完整的景观生态格局。

2.规划前期分析

  (1)历史及文化过程

  与水的过程及陆地的形成过程相适应,从西湖的形成,到杭州城市的扩张,都呈同心弧形式,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扩展,西湖是这些同心弧年轮圈的圆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钱江新城是历史的延续和必然,顺承了一条千百年来的历史文脉。以凤凰山为靠山,面临钱塘江的南宋古城遗址,以及目前残遗的历史古迹,包括白塔、六和塔、八卦田等都为新城区提供了宝贵的景观资源,应着重保护并充分利用,成为新城景观的有机部分。

  (2)区域发展战略与“井”字形

  交通骨架

  杭州市作为风景旅游城市的性质及对西湖的保护要求,决定了现有城市发展的局限性,因此,向钱塘江两岸发展的战略转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区域发展和大都市形成的机制来看,萧山市的发展与杭州市的扩展,最终使钱塘江两岸成为一个大都市圈的核心带,使钱塘江成为杭州湾大都市的共赏空间。南北向与杭州旧城及萧山市联系的需要及规划大桥的建设;东西向与机场及沪杭、杭甬高速公路的联系需要,使规划区内形成“井”字形交通骨架。

3.总体景观

  (1)堤外生态绿洲

  利用河流动力,促成堤外生态绿洲,打破防洪堤的生硬线条,还钱江以灵气。基于以下几方面的依据和考虑,本规划提出在北岸防洪堤外建设生态绿洲。
  ①规划区内的钱塘江为潮水和淡水交汇地段,江水携带的泥沙与海水相作用,产生大量的沉积。而北岸正是凸岸,根据河流动力学原理,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所以,北岸是一个泥沙不断沉积而形成陆地的区域。这个过程不但解释了西湖的形成,同样也是杭州城区大面积陆地的形成机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讲,北岸,特别是复兴桥至钱江二桥一段,具有形成河岸沙洲的动力基础。

  ②现有防洪堤具有防止五百年一遇洪水的能力,但却形成一堵僵硬、缺乏生机的高墙,不但将人与水分开,也将自然生态过程隔断。为此本规划提出在保留原防洪堤的情况下,在堤外河道内保护和促进河滩绿洲的形成。

  ③宽阔的钱江水面完全允许这样绿洲的存在。数十米至百米宽的绿洲不会妨碍航道及洪水的排泄。具体做法包括用最少的人工措施,如在上游做堰和护堤,促进泥沙的沉淀过程,形成一个从防洪堤伸入江心的斜坡沙滩。在这一宽达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沙滩上,形成一系列由陆生到沼生再到水生的以及从淡水到咸水的生物群落,它们分别与潮水的周期性、江水的季节性,及不同汛期的洪水干扰相适应,它将是多种生物,特别是鸟类的栖息场所。

  成为城市中不可多得的生态景观,同时为居民的郊游和休闲提供

  了一个难得的场所,具有鲜明的都市与自然共生的特色。

  (2)夹岸水系

  引灌上游清水,形成夹岸水系景观,使之亲人、宜人。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规划提出利用和开设江南、江北的溉渠,

引溉钱江上游清水,形成夹岸水系。
  ①增加宜人性

  钱塘江江面开阔,水位变化大,与陆地高差悬殊。且因潮水作用,水质混浊,虽有大江大河之势,又有潮来潮往之动感,却令人难以亲近,可望而不可及。多了一分大自然的壮阔,却少了一分城市水系的优美和宜人。因此,若能将上游清水引入堤内,形成与钱江平行却高出钱江水面2-3m的水系、湖泊,则可使内外水体动静生辉,大小呼应。使居民远可观钱江动势,近可体验秀水之质。极大地提高新城的景观质量和生活环境。

  ②利用自然地形

  钱江两岸现存有大量的低洼湿地和池塘,两岸还有引水灌渠,因此,完全可以用很少的投入,结合现有地形。水系,形成连通的夹江水系景观,使死水变成活水,为新城景观增色。
  ③平衡土方

  钱江两岸地势低洼,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必然需要大量的填方,土从何来?取低处之土,垒于高处,使低处蓄水成湖,高处筑屋构房,工程上最为经济。因此,夹江水系景观的建设不但需要而且可能,可谓一举而三得。

  另外,夹江水体的形成除了可引溉上游水系外,还可以在局部考虑通过闸门蓄留潮水(有近1m的水位差)和季节性洪水,使城市景观感应大自然之呼息,充满动感.

  (3)三条平行走廊

  基于带状多中心城市的特点,平行发展三条功能走廊。

  钱塘江具有共赏空间和休闲旅游资源的价值,是新城市沿江发展形成多中心带状城市的原动力。基于这一特点,为建设一个高效、和谐、健康优美的城市,在钱江两岸分别规划三条有明确功能的走廊,即:

  ①外侧快速车流走廊

  以交通为目的,连接城市与外围高速公路及机场。中间有绿色隔离带,两侧有宽30m以上的绿带。与原规划的干道相符,但支路出入口减少50%,出入口从原规划的每250m一个,减少到每500m一个。

  ②中间城市生活走廊

  用专门的公交系统联系各个社区及商业区。文化区,主要满足通勤及日常生活功能。专设公交车通道,自行车车道,机动车车道,两侧为和绿地相间的步行商业走廊、与原规划道路相符,但明确其作为生活走廊的功能。

  ③沿江风景休闲走廊

  专门用于驱车或步行的风景观光和休闲活动。流线形的观光车道,穿行于绿地与湖泊之间,钱塘江若即若离,沿江文化设施与自然风景交相辉映,“近岸无暇目,远峰更兴想”改造原规划的滨江大道,不把它作为城市交通干道。
  (4)绿道及蓝道网络

  以钱塘江为共赏空间,建立山——水,水——水景观联系,形成绿道及蓝道网络。

  规划区内的山、水景观联系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疏通和联系规划区内现有水系,并以此为骨架,形成水系绿地系统。
  ②除在东西向形成以六条走廊为纵向绿地轴线外,结合交通走廊和社区中的开放空间,形成多条南北景观走廊。包括

  北岸西端建立凤凰山与钱江的山——水视通走廊;北岸东端的城内河道与钱江的水——水走廊;以及南岸的钱江与南侧主要河渠的水——水景观走廊,从而以钱塘江及江滨风景走廊为共赏空间,将山——水与绿地结合。
  (5)三核心格局

  三核心城市整体格局,功能明确,形象鲜明。

  在本规划区内,强调三个城市中心,每个中心都有各自鲜明的功能和形象。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补充,有机联系,从而形成新城区的新形象。

  ①文化旅游中心

  复兴桥南端,集中布局文化设施,旅游设施,市政设施及大面积公园绿地,水上码头观光塔等,作为新都市文化及旅游的中心,作为未来杭州——萧山大都市圈的一个核心,隔江遥望玉皇山及杭州老城,南北呼应,大大拓展了城市发展腹地,而又以复兴桥与旧城相沟通,南与新机场相连,交通便捷。同时,它地处钱江凹岸,作为港口的条件较好;又有一河渠(北塘河)存在,与北岸六和塔在一视线上,形成独特斜向透景线,具有良好的景观基础。作为文化旅游中心将与旧城及南宋古城遗址,玉皇山,凤凰山等呈很好的呼应,具有无限的景观潜力。
  ②商务办公中心

  钱江三桥北端4、5号地块为CBD(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引导城市向钱江下游及沟通南岸未来城市中心的战略性节点。东可与城外高速公路相联系,北与旧城相通,南侧跨桥与新建机场相联系;临江则以大面积堤内生态绿洲为前景,具有良好的商务办公环境。

  ③大都市商业中心

  复兴桥北端的凤凰城,位于南部旧城及北部新城之中,且在城市交通枢纽,为人流集散之地,为大都市生活的物质中心,也是实际的几何中心,最宜作为零售.购物商业服务。大型综合商场,主题购物场所,室内外景观设计相结合.现代都市购物体验,融娱乐于购物之中.

  (6)社区结构

社区为单元的有机结构、新城市主义的典范本规划借鉴新城市主义的规划思想,强调亲人.宜人和紧凑的城市布局,以社区为单位,将生活与工作场所组织在一个宜于步行和公共交通便捷的有机体内。以中间的生活走廊为纽带,将居住与社区商业、文化及医疗设施便捷地联系在一起,每一单元社区内部有与社区绿地相结合的幼儿园,以及与交通集散地相结合的商业网点,两个社区之间又有与社区间绿地相结合的小学,每四个小区之间形成中型商业网点及与大型绿地系统相结合的中学及社区文化和医疗设施,生活社区之间又有满足一定数量的人员就业的商业及办公区。使居住、绿地及水系、便捷的公共交通、文化及商业设施组成一个有机的高效和谐的结构与功能网络。

设计思路

设计定位:郊游公园

调研总结

设计理念

① 注重场地的设计理念

② 注重空间的设计理念

③ 注重时效的设计理念

④ 注重地域景观的再现理念

⑤ 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

⑥ 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

⑦ 对立统一的设计理念

⑧ 注重科学的设计理念

⑨ 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

结语

城市环境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在地方政府的正确引导下,立足于人的真正需求,以社会发展为动力,以地方城市长远的经济利益为导向,以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荣为目标,以人为本、人性化地开展设计。景观概念设计必须采取正确的设计方法与程序,展开并行的景观工程审查、检验、评价和效益预测,这样才能确保景观设计目标的实现,真正做到城市景观“理”、“法”、“用”三个方面的统筹融合,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园林的设计总的来说是要反映出人们的大众审美眼光和时代的科技水平,它也是人们对于一种理想化的生存空间的向往,一个可以放松心灵的休憩之地。在现代进行园林的选址已经不是只局限在名山大川之中了,而是多在城市之中,处于交通枢纽甚至闹市街头,以及各个大型的住宅区或者工业区,在园林建设中使用的材料也不再只是简单的植物和建筑材料,而是加入了更多的现代化元素,例如灯光、音响和水体等等。

1 现代园林设计的功能和理念
  在现代人心目中,或者说在现在的都市人心中,园林的意义已经远不止游玩或者休憩这么简单了,它也兼具了一个环境保护以及放松心灵的功能。园林中的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的最佳工具,可以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还以在一定程度上吸附一些有害的气体和尘埃,使得都市中的空气污染得以一定程度的减轻,还可以起到调节湿度、减低噪声以及放风、放火等等效用。特别是在对于都市人的精神上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在园林优美的景色中,可以消除在工作和生活中因为压力带来的疲劳和紧张,恢复脑力和体力。园林中还可以进行一些文化娱乐或者科普教育等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中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的,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愿望。这一点在苏州园林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苏州园林的设计讲究多种的技巧,但是在设计中整体的理念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也就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这种理念在我国还有一门专门的学问就是所谓的“风水学”。虽然现代文化中有些过激的理念认为“风水学”完全是封建迷信,对其鄙弃不已。我们不否认风水学中固然是有很多糟粕的,但事实上也保存不少有益的内容,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还有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切忌不能盲目的追求豪华和宏大的园林,而使其远离了融入自然的初衷;二是不能只片面注重模仿,只是一味照搬别人的园林设计,没有自己的特色;三是不能没有人文的关怀在园林的设计中,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四是不能只注重表面的富丽堂皇,而不顾成本投入以及后期的管理问题;五是在园林的建造中不能罔顾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当地的植被等;六是不能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随意的配置;七是要注重园林中植物的多样性配置;八是不能只注重植物的种类问题,而忽视了其具体的规格以及品种。
  2 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具体要点分析
  2.1 环境感染力
  在园林设计中,需要将“景“和“意”有效的融合起来,才能达到所谓的情景交融,以景动情的效果。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更是要特别注重环境育人的作用。因为园林对于现代人已经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精神场所,它所表现出的景观要使人感到积极向上以及有生命力和朝气的环境氛围,达到一种人文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绿化设计的目标。
  2.2 时代特色
  在现代园林设计的表现形式中,要尽量达到清新、典雅的效果,并且在尺度上也要掌握得宜。在园林中的绿色休闲场所也要满足人们使用的一些基本的功能,并且做到简单朴素、大方,在色彩的运用上也要做到简单明快,在构思上尽量巧妙一些,引起人们的兴趣。在资金的投入方面,要尽量降低成本,要考虑到其经济性,并且在园林所处地区的人群类型也要有所考虑,体现出设计中的时代特色,可以运用一些时代元素在其中,使人们感受到时代的风格。
  2.3 因地制宜
  在对园林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时,要尽量考虑到季节的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景观特点,使得其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得到很好的互补,在人工和自然的结合方面也要投入较多心力。若要设计生态的园林,那么在园区中就要以森林和乔木为主,然后组成各种不同特色的生态森林区,在一些建筑物之间还可以适当的搞一些灌木或者草坪。园林总是离不开山水的,这也是园林的灵气所在。就北方来说,每年有五个月份水都是结冰的,就可以利用来建冰场,在南方呢,就可以利用园林或者其周边的一些环境特色来引水入园,或者就在园中挖池,建造一定规模的水系。在这个水系周围还可以设计很多丰富的绿化景观,使其既能改善园林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增添一些别致的情境。
  2.4 绿色为主导色,突出造景的美
  在园林的环境中应该是繁花盛开,同时满目苍翠,一片碧绿相呼应的,这才是最宜人的景观,也是最让人们感到放松和舒适的景观。要创造宜人的景观就需要绿化来帮忙,特别是在景观的合理配置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园林中的休闲绿地基本都是以绿色作为主导色的,但在此基础上还要体现不同的艺术美和自然美来。比如在春天是繁花盛开,在夏天是浓荫遮日,在秋天就是丹桂飘香,在冬天就是一片傲雪寒梅,在园林的设计中还可以加入一些春华秋实的精神内涵在里面。
  2.5 造景的要点
  园林中进行植物造景,就是采用乔木和灌木以及一些草本植物、藤本植物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同时结合这些植物各自的生长特点来塑造出植物本身的色彩和线条方面的美感来,使得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并达到互相呼应的效果。在意境的表达中也要创造可以分出层次感和空间感的艺术效果。总的来说植物造景在园林中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出时序景观,也就是植物随着季节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景致。这种植物的季节变化也会为园林增添一种生命循环,生生不息的观感,在设计时就要根据植物的季节特性,将不同花期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得其跟随季节的改变呈现不同的魅力。二是形成一个空间上的变化。植物是一个三维体的,在园林的造景中也是营造一种空间感的主要部分,通过这些植物的空间感的创造,使得人们在不同的视角和视点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景观感受。也可以通过园区中的植物组合来营造不同的景点,根据树木的种类或者大小来组织出不同的空间景观,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幽静的休憩空间。
  2.6 服务系统
  园林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也不能忽视,因为它是满足人们日常活动的基本需求的。在服务的设施上,一定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比如商业服务设施,就要设置成外向型的,在人流通过的必经之地设置方面人们购买;垃圾桶的设置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发生因为堵塞而臭气熏天的事情。
  3 结语
  现代园林的设计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而当今社会,中西方的文化正是激烈碰撞和交汇的时期,我们的设计师就需要不断的研究开拓,以开放和务实的眼光对待园林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不断追求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格。
   在美国现代园林史上,人们会永远记得一位景观设计大师被人誉为“点起结构主义的明灯”,这就是丹.凯利。他以毕生的园林建设实践和生活历程折射出园林事业和人生的真谛:追求和谐。有人说评价一个设计师的能力,最好的证明是他的作品,而评价一个设计师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则是通过他的作品所表达的设计理念。那么,无论从其中的哪一个角度看,丹.凯利都当之无愧为现代景观建筑最杰出的设计大师。有人这样评价丹.凯利:他的设计风格可以归结为古典的,他的风格可以视为现代的,但是他的作品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

米勒公园是丹.凯利的第一个现代主义设计作品,也是现代景观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米勒庄园的设计之所以取得成功,是三方面协力合作,综合了数位设计师的才华的结果。正是由于建筑设计师沙里宁,凯文.罗奇和亚里山大.格拉德,景观建筑师凯利,以及屋主J.鄂文.米勒和谢纳.米勒之间的亲密合作,才使建筑和景观,室内陈设和风景达成了和谐统一。

对丹.凯利而言,米勒庄园设计上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完全否认古典主义设计理论的所有东西,而是沿用了古典设计理念的框架结构,并巧妙的将它和现代主义更为自由的设计手法结合起来。景观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环境,建筑的延伸,也是一个浑然统一的整体。

不对称布局是米勒庄园设计里的一个重要的设计形式,同样也是“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米勒庄园的设计里,一系列的不对称布局被重叠累加,这样类似的设计作品其实来源于中国和日本的古典园林设计理论。米勒庄园的不对称布局从室外的大草坪的不对称布局开始,在草坪上,两种不同品种的黄杨木也呈不对称种植。如果从室内的建筑进入室外的园子,通过由紫荆围成的矩形空间,通往以位于门的轴线上的一个小喷泉为视觉中心的空间,在不知不觉之中将轴线引导到另外一个方向。这些树木限定了北边和东边的园子空间,二两排的稻子豆树则成为了西边的园子空间的边界线。

水平视线的处理同样在米勒庄园的设计里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沙里宁设计的建筑,在平面上是一个一层高的矩形,一个坡屋顶有助于从建筑到景观空间的过渡。凯利在设计之中,有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水平视线的关系。他设计了12英尺高的绿篱,成为绿色的墙体,设定了室外空间的界限。相同树种的植物规则种植,在水平线上形成了视觉的延续感。这种由水平视线产生的美感从地势更低的树林里观看则更加明显:建筑和园子的界限消失;白色的建筑就像是镶嵌在绿色空间里的一块宝石而已,被一条条长长的行道树形成的直线不对称分隔。清晰的直线更加强调了由于水平视线而产生的视觉效果。

下面是一些案例分析:

:香山公园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小西山山脉东麓,占地160公顷,是一座著名的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大型山林公园。亭台楼阁似星辰散布山林之间。

此处是公园内一处小湖面的设计,在湖面旁边有高低错落的石块,这棵大树给人们营造了一处阴凉,人们可以在此坐在石块上休息乘凉,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和热爱画画的人们还可在此画画,当夏天来临时,湖面上的荷花盛开,人们还可在此欣赏荷花并进行拍照。

这座中式古典建筑风格的凉亭,坐落在绿树环绕的环境中,也是一处盛夏乘凉的好去处,它坐落在半中腰,需经台阶上去,在视线上,一定的高度能让人们看到远处的景色,坐在亭中满目青翠,顿时给人带来一股凉意,在此休息还可同时观赏远处景物,是一处巧妙的设计。

这处道路铺装用两种不同形状的铺装显示出了主干道和摆设点缀花篮的装饰道路的不同,同时经由一座小桥到达另一景区,增加了道路铺装的趣味性、多样性。并且走过小桥后是一条分岔路,我们可以原则向左或是向右走。给我们的游览道路多一选择。桥的两侧是两个小面积的水面。站在桥上可以看见两处湖面,对面可以看到高低错落的树丛,当风吹过时可以聆听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还能感受树叶随风舞动的魅力。

这条石阶小路两旁种着绿篱和枫树,是一处适宜在秋天?景的台阶小路。当秋季来临,枫树叶变红后,树叶落在石阶上,和旁边的长青型的树种,色彩上形成鲜明对比,绚丽好看,起风时看着红色的枫叶缓缓飘落,实在是一大视觉盛宴,完美的场景。经由石阶小路上去是几座典型的中式古典风格的建筑。站到上面向下望会是一派美丽的秋景图。秋季的这个景点很适合拍照留念。

这处房屋和桥梁的设计突出了北方皇家园林的设计主题,鲜艳的红色门窗和灰色的砖瓦,非常符合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特点,气势恢宏大气,庄严肃穆。道路的铺装上不论是形式还是用料也都是古代皇家的建筑风格。在这里可以让游客感受皇家建筑的风格特点。

这是园内可供休息的一处景点,座椅后面五颜六色的花朵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后面大片的草坪,草坪上几颗大树错落有致,这里的植物配置上疏密有致,是我们在进行设计时一个好的借鉴。座椅后面的大松树在夏天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

这是冬天公园内的一处景色,在冬天时这里也会是一幅美景,庭上的积雪和树上的积雪相映成趣,冬天,在大雪过后形成一派银装素裹的景象。

二:碧沙岗公园

碧沙岗公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嵩山路和建设路交叉口东南。东临解放军防空兵学院,西接嵩山路,面积大约400亩。公园的地理位置优越,周围交通便利,并且有许多临街商铺,购物吃饭都很方便,因此人流众多。

碧沙岗公园绿草如茵,人们 可以在草地上进行休息,拍摄,朋友们可以在草地上吃喝玩乐,小朋友可以在此 玩游戏,由于草地较软,因此减轻了受伤的程度。

这个景观节点设计,有一个小亭子,四周视野开阔,并且周围植物配置高低错落有致,是一个观景乘凉或在下雨时比喻的好去处,亭子造型美观,周围盈盈绿意环绕,让人有一种清爽舒适的感觉。

此处的道路铺装设计以绿草坪结合圆形石块踏步的蜿蜒小路,富有设计性,让人有一种想要上去走一下的感觉,人们可以在此散步,感受蜿蜒小径的乐趣,也可从此处小路横穿到另一地方,是一条小捷径。中间的蜗牛型石雕与之前的蜗牛石雕相呼应,表达出同一种童趣的主题。

人行道的两旁种有桃树和李树,在春天人们漫步在此可以欣赏美丽的桃花。成行的桃树,在春天开满桃花之时一眼望去,满目的粉色桃花,真是美丽极了。而且此处道路平坦,是个散步欣赏风景的好去处,色彩上的搭配,粉色、绿色和黄色,也不会让我们有色彩单一的感受。

这个小型净水面上的圆形石阶汀步也同样趣味性十足,让人们忍不住在此走上一边,感受一番小汀步的乐趣。孩子们也会同样喜欢在此走来走去,感受有趣的小路,此处水不是很深,夏天时还可在此坐在小汀步上用脚丫戏水,是一个嬉戏的好地方。

此处一片大草坪,对面有美丽的花丛,后面有成片的树林,树林后是一座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这座欧式建筑在树林中若隐若现,人们从草坪上望去,那片树林在我们的视线上起到半遮掩的效果,突出了那座欧式建筑的神秘感,在视线上有一定的设计效果,并且此处有运用借景的手法,把那座原不属于公园内的景观借进来供我们观赏。夏天还可以在此欣赏美丽的花卉,真是一举两得。

更多相关推荐:
景观设计风格调研报告

学号11810426景观艺术风格调查报告日期20xx年4月14日学班成生姓名级绩级艺术班指导教师签字艺术系20xx年04月14日景观艺术风格调研报告景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艺术的创作都有风格的问题但对于园林景观...

小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目录1前言2调研内容21久居福小区简介3调研案例分析31地理位置32交通分析33服务配套34景观规划布局35景观功能分析36硬质景观分析4优缺点分析5总结前言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郑州大学南校区校园局部景观调研报告一:基地概况设计基地位于郑大南校区北侧,基地东西长200米,南北270米,面积54000?(含建筑)。基地北端为郑大北校门,目前禁止机动车通行,仅供行人出入;中部为佛罗里达学院…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调研报告系别建筑系学号050510130姓名朱少来班级10建筑装饰专业建筑装饰工技术指导教师于云飞调研地点花园20xx年11月11日1摘要报告从参观调研的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花园入手介绍公园的同时...

公园绿地环境景观设计调查报告

公园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南京深圳装饰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调查课题:公园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研案例:南京玄武湖公园调研目的: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的调查研究,了解公园绿地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以及景观空…

景观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周二调研内容居住区景观设计三调研地点四报告内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类居住形态的基本表现也是城市居民生活中极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居住区景观规划必须满足居民最...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调研地点郑州绿博园碧沙岗公园调研时间20xx412小组成员目录郑州绿博园3环境要素4选址条件4气候条件4交通状况5地形地貌5人工环境要素5使用人群6文化氛围6交通状况7人们的评价7调研总结8碧沙...

校园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周雨润

校园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南京林业大学校园景观调研思考南京深圳装饰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周雨润摘要校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校园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在大多数人都在强调景...

艺术楼内外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建筑艺术楼内外景观设计小组成员指导老师学院班级调研报告目录1调研说明2调查分析及解决方案3结论4附件调研说明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于20xx年搬入云塘校区建筑艺术楼作为同学和老师学习工作交流的地方作为学校艺术...

景观调研报告

摘要文塔广场占地一到两千平方米由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组成位于其中心的文塔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被包围淹没在石屎森林中直到荔湾涌改造建成文塔广场才又成为附近一个显著的人文景点并成为西关最有文化品味的地方下沉式的文塔广...

道路景观调研报告

一道路概况该道路位于江宁开发区是南北走向的一条道路该道路由多条景观隔离带分割成主干道非机动车道还有人行道主干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二道路设计的理念1安全性理念体现为以运行速度代替设计时速注重路段的衔接和曲线组合中央...

景观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姓名吴樊学号20xx1419xx03前言为了更加形象具体的认识居住区对其规划设计环境条件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了解住宅小区现状和景观设计详情调研对象郴州恒大华府一居住区现状分析1小区的地理位置郴州恒大华府位...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