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

时间:2024.3.27

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

议论就是分析——分解,剖析。

打个比方:中心论点如西瓜,一个瓜在手,你盘来盘去,即使把西瓜摩熟了,它到底还是一个只见表皮的西瓜,如果你操起解剖刀将它切成两半,就可以审视、研究其内部构造和内在予盾了,你对西瓜的认识和评说就会深化。分论点,乃是作者运用思想的解剖刀将中心论点进行切割、分解的产物。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就好比一个人,要有一副好的骨架,1米八高,现在瘦点不要紧,今后加足营养就玉树临风了。议论文一样,先学写好分论点,有好的作文骨架,今后再加足营养(论证方法,论证材料等),这样就写好议论文了。所以要特别注意分论点的确立和设置。

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从三方面构思: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一.是什么?(含义)

句式表达常见有:

1. ______,是一种______

2.学会______,是一种______。

3.善于______,是一种______。

4. ______,对我来说是______。

5. ______,在( )眼里是______。

(1)国家希望, 生存之道,创新的体现, 社会的责任, 社会进步的阶梯, 事业成功的保证,民族发展的保证, 挑战, 境界, 修养, 爱的体现,韧的精神, 内蓄的力量, 求知的重要途径, 发明创造的前提, 普通人的人生追求, 企业家的发展蓝图, 政治家的社会理想, 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 鼓动人们前进的风帆, 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奋斗的纽带,对人生未来状态的一种期待, 对事业发展前景的一种向往, 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憧憬, 圆炎黄子孙百年来的中国梦,……

(2) 在智者眼里, 在愚者眼里, 在老师眼里, 在同学眼里, 在医生眼里, 在仁者眼里,在老人眼里, 在能者眼里, 在王者眼里, 在弱者眼里,在科学家眼里,在青年人眼里,在我的眼里……

二.为什么?(作用)

句式表达常见有:

1. ______可以______

2. ______能够______

3. ______体现______

4.只有______,才______。

5.因为______,所以______。

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使国家繁荣昌盛, 利于个人的成长, 领悟人生,

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 陶冶情操, 提高自身素养, 走向成功, 获得人生的辉煌, 获得心灵的自由, 洞察社会, 抚慰浮躁的心灵, 激励人的斗志, 社会责任, 摆脱浅薄, 走向睿智, 洗涤心灵, 修身养性, 奉献精神, 爱国情怀, 追逐理想, 把握今天, 创造明天……

三.怎么样(办)?(方法)

句式表达常见有:

1. ______需要______

2. ______在于______

3. ______从______来

4______意味着______

广阔的胸襟(怀), 真心实意学习, 成熟的性格, 乐观向上的精神,

坚定不移的品格, 坚韧不拔的毅力, 对事物的客观把握, 虚怀若谷,

矢志不渝的意志, 天时地利的帮助, 永不言败的斗志, 乐于助人的精神,

尽吾志则无悔的决心, 汲取养料, 关爱别人, 苦难的磨练,

知足常乐, 开拓创新, 深思慎取, 开阔的视野, 敞开心扉, 战胜诱惑,放开眼界, 忍受寂寞,养, 慧眼,

智慧, 胆识, 勇气, 自信, 诚信, 思索, 耐心, 恒心, 诚心, 真心, 细心, 共赢, 平等, 尊严……

宽容, 方法, 风度,气度, 修


第二篇:议论文写作精彩解析3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师讲解免费下载

议论文写作精彩解析2

1.要敢为天下先

【提示】此题应写成立论型的议论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敢为天下先”就是敢于开拓,敢于创造,敢于做前人不曾做或不敢做的事情。论述“敢为天下先”的意义应是文章的重点,可从正反两面阐述,可以列举一些正面事例,也可以以假设的形式设想无人敢为天下先的后果。当然,“敢为天下先”应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所为之事应是于国于民有益的好事,而不是祸国殃民的坏事。

借鉴作文

*?添足?的价值

南京韩近琴

语文老师教导我们:?写文章要言简意赅,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最忌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已被贬得一无是处,往往被用来比喻多此一举。

本人在这里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其道而行之,谈谈?添足?的价值。一方面是为了摆酷(cool),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我确实很赞赏?画蛇添足?的做法。

从字面上来说,?画蛇添足?是指有人画了一条蛇并给蛇添上了原本没有的脚。对?添足?持否定态度的人多是这样想的:蛇固无足,安能为之足!这样的认识似乎已成定论。

其实不然,追根溯源,蛇本来是有脚的。在远古时代,蛇便是靠脚走路的。只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它自身形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蛇的脚才慢慢退化掉了。现在科学家们还能从蛇骨上看出退化了的脚的痕迹。因此,画了蛇,又添上足,并不是什么多余的事,甚至可以说是对事实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由此可以引出本人赞同?画蛇添足?的第一个理由。?添足?者不但尊重了事实,而且还注意到了事物间的规律联系。?添足?者也许并不知道蛇是否有脚,只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给蛇添上了脚。但他为什么没添翅膀或其他东西呢?可能是因为他注意到了蛇与脚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或许分析出翅膀和蛇是不大可能有什么联系的,因而没有给画好的蛇添个翅膀或其他荒诞的东西。可见,?添足?的举动是恰到好处且明智的,因为事实上蛇确曾是有脚的。而?添足?者正是通过对蛇的形态、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行分析,推出了蛇与脚之间的联系,从而为蛇?添足?的。

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在看问题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事物,眼光还必须向它的上游和下游扩展,抓住它的本质及它与外界的联系,立体、辩证地看待问题。否则,将无法透视事实的真相,将很难成为看得深远的人。因此,联系发展地看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让我们继续进行分析:

大部分人都认为蛇是没有脚的,因而这也就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势。为蛇?添足?的人,能突破世俗观念及舆论的束缚,勇敢地为蛇添画上脚,真是精神可嘉。我的第二个理由便是创新精神难能可贵。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新,这个?画蛇添足?的人没有局限于当时人们的一般认识,勇敢地为蛇画上了脚,值得称赞!

?添足?的人本应值得我们学习,可他却被视为多事者而从古至今地遭受嘲讽,竟没有人想到应为他正名。可见,传统的思维定势已束缚了我们的头脑,并抹杀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又可见,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缺陷(这是题外话,发发牢骚)。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完善,社会就不会发展,世界就不会前进。失去了创新精神,我们将成为双脚健全但不会走路的人。因此,我们必须明鉴类似?添足?行为的创新精神的巨大价值,正如雨果所说:?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来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最后,该谈谈第三个理由了。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丑小鸭也会变成天鹅。不知大家是

希望大家高考顺利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师讲解免费下载

否注意到,给蛇添上了脚,不如说是添上爪子吧,原本普普通通的蛇就一跃变成了中华民族至高无上的图腾——龙。也就是说,?添足?之举在某些情况下,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如果一味否定?画蛇添足?,那么蛇还是蛇,也只能永远是蛇。而一旦被?画蛇?者?添足?,蛇就可以变成龙,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就连化腐朽为神奇,化糟粕为精华也不是不可能的。

以上关于?画蛇添足?的悖论,或多或少证明了?添足?的价值,给我们以新的启迪。试一试去?添足?吧,说不定能创造奇迹。

【评析】本文就“画蛇添足”而发表新见,变革了人们的习惯认识,令人瞠目。但文章自有道理,它依据的是事实,遵循的是辩证法。“蛇本来是有脚的”,“看问题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事物,眼光还必须向它的上游和下游扩展”,这是坚持了“发展观”;“能突破世俗观念及舆论的束缚”,这是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给蛇添上了脚”,蛇变成了龙,更是促成了事物的变化。作者从多方面作辩证分析,确是颇有道理而又令人耳目一新;以幽默的笔调来写,更使文章显得新奇而又有趣。平心而论,从“应试”以求高分得奖(有酒喝)的角度来说,“画蛇”怎么也不该“添足”,但从培养创新素质的角度来说,画蛇添足长翅,让龙蛇腾飞狂舞,恰恰寄托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希望。文章如能把这个意思点一点,那就什么“悖论”之嫌都没有了。

*少年亦识愁滋味

南京李炜

辛弃疾,这位中国历史上写词方面有高深造诣的词人,曾写过一句话:?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作为一个现代少年,我不禁要对此提出异议。

从词句本身入手,就会发现问题。?赋新词?算不算少年的?愁?呢?其实将之扩大一些,就不难发现,无论古代的写诗赋词,还是现在的考试升学,少年人作为学习者,学习这项重担就是他们愁的一个重要来源。学习是快乐的,但它毕竟是这世上最艰苦的事。少年人哪个不为学习而忙碌,时常遇到一些烦恼呢?尤其是当今的高中生,面临高考这座大山,能否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最最现实的问题。千万莘莘学子为了自己的前途,以他们父母无法想象的精力和意志,投入到学习中来,没有了玩的时间、交流的时间,这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苦恼吗?

辛弃疾那个时代,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行吗?与社会接触、交流,并最终溶入进去,是每个少年人的必修课。一个在校成绩再好的人,缺了这种能力,也无法在社会上生存。我们要时刻学习与人交往,学习保持良好形象,学习一切必要的社会常识。这种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痛苦的。我们还年轻,我们对于身边的一些事着实不能理解,我们率真的性格时常令我们碰壁。我们有时困惑、迷惘、不知所措,因为我们是少年!只有年轻的心才能感受到这种淡淡的忧愁。我相信,每个人年轻时都会有这种烦恼,只是有人在多年生活的磨炼中淡忘了罢了。

少年人的情感世界也是丰富的。大部分少年人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怎样与父母相处,怎样同朋友交流,也时常困扰他们。一些年轻人善于去处理这些问题,另一些则不能。而这两种人势必都会碰到无法解决的情况,他们怎么办呢?他们要学会坚强,学会长大。长大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在这条路上,也许洒下了无数眼泪,也许有过无数次皱眉,只有挺住,才可能见到阳光。

如果一个大人回首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他(她)一定会觉得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不必为生活奔波,更没有什么愁可言。这就同每个人都把童年说成是金色是一个道理。人多半有怀旧的情绪,只有昨天过去了才知道什么是昨天,也会一厢情愿地将过去美化,而渐渐忘掉一些不快的事。他们把年轻当作财富,而只有少年人自己,才能尝到青春的残酷。在一部法国电影《野芦苇》中,女主人公有这么一句话:?年轻是一项负担?。而她的理由是十年后,她什么都有了,而现在,她还要去面对这些选择。也许在不同人眼中,?年轻?一词就应该

希望大家高考顺利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师讲解免费下载

有不同的解释吧!

当然,作为词人的辛弃疾也有说对的地方。今天,仍有不少少年人为了写作文,故作愁闷,说出一大堆的空话、套话,听了叫人寒毛直竖。还有一些早熟的少年,出现了这个年纪不应有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他们,社会应该重视,而不是将他们当作怪胎或一棍子打死。让少年人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尽量让他们的愁绪被快乐冲淡,难道不是每一个人的由衷愿望吗?

【评析】

本文也是一篇反弹琵琶的带有一点幽默味的作品。起笔开宗明义,对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提出异议”;接着对辛句中“赋新词”展开问难:这“算不算少年之愁”?显然,“赋新词”自身就是“愁”,还有什么“强说愁”的问题?这一段写得很尖锐,也很有道理。文章又辩证地指出,现在青少年和辛弃疾少年时期处于两个不同时代,今日青少年之“困惑、迷惘、不知所措”远过于过去,“少年人的情感世界”也异常丰富,这就越发加浓了一个“愁”字。文章又很有创造性地分析了为什么一个大人回首青少年时代总感到无忧无虑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说明“只有少年人自己,才能尝到青春的残酷”,这样,“少年亦识愁滋味”的问题就得到了充分的论证。行文至此本可结束,但文章却又以“当然”一转,指出“作为词人的辛弃疾也有说对的地方”,即确有一些少年人为作文而“故作愁闷”,无病呻吟。

总体来看,当代少年既有无比烦恼的一面,有时又有故作愁闷的一面,这样看问题,该是很全面的了。

2.“开卷有益”之我见

【提示】本文要求就“开卷有益”这一说法谈自己的见解,可以赞同,可以否定,也可以作必要的补充。无论持什么意见,都必须弃偏执,讲道理,尤其要学会辩证分析。这就要求拥有比较丰富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或归纳,或演绎,或类比,言之成理。

借鉴作文

?开卷有益?之我见

福建黄晓

曾有一段时间,粗制滥造的书刊充斥某些地方的街头,武侠、言情小说摆满书摊,有些人抓到什么就读什么。人家劝他要有选择地读,他却漫不经心地说:?‘开卷有益’嘛,读书何须选择!?

开卷真的都有益吗?读书就无须选择吗??开卷有益?这话是宋太宗针对自己读《太平御览》说的。《太平御览》是他为了从历代治乱盛衰中吸取长治久安之策,下令臣子用近七年的时间编写出来的。全书引用历代书籍1690种,围绕着巩固宋王朝统治的需要,作了严格的取舍。《太平御览》的内容可以说是经过选择又选择的,宋太宗读它当然?开卷有益?了。由此可见,说?开卷有益?的宋太宗,他读书也是严加选择的。

书,有好有坏,好书给人智慧,给人良好的熏陶。这如同交友一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英国作家菲尔丁告诫人们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的。?因为读坏书受到坏影响而锒铛入狱的,屡见不鲜。据一个城市对244名失足学生的调查,看过淫秽书画的占60%以上。这能说开卷都是有益的吗?能说读书可以不慎重选择吗?即使一个人读的都是好书,也应当加以选择。书籍如浩瀚的大海,而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里,怎能读尽所有的书籍呢?大文学家苏东坡说得好:?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书之富如大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取,但得其所欲求尔。?这就是教导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读书。世上因为没有选择地读书而白白耗费了自己精力的人是很多的。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年轻时每进入图书馆,便拾起书架上的书一本本挨着读,读书虽多,收益甚微。后来接受别人的劝告,分析了自己的特点,目标集中于电学,终于积学成才。

希望大家高考顺利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师讲解免费下载

我国也有一位学者深有感触地说:?我以前读书无人指导,见啥读啥。比如历史书,十六七岁时只知道了《凡鉴》,后来才知这本书远不及《通鉴》,但已浪费了不少光阴。在古典文学方面,对一些不成气候的诗文集,浪费了七八年光阴,许多优秀作品反而没读过。年岁稍大,视野广阔了些,才知选择某些要著。?这教训我们能不深思吗?

也许有人会说,鲁迅不是主张青年看看?帝国主义者?的作品,认为这样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吗?诚然,毒草除掉可以变成肥料。所以鲁迅说:?青年为了看虎狼,赤手空拳跑到深山里去固然是呆子,但因为虎狼可怕,连用栅栏围起来的动物园里也不敢去,却也不能不说是一位可笑的愚人。?但我们中学生的识别能力还很有限,若没有人指导,随便抓了一本帝国主义者的书来读,这不是如?赤手空拳跑到深山里?看虎狼一样可怕吗?因此,在我们见识有限、识别能力有限的时候,还是不要接触坏书为好。

总之,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都有益,读书要慎重选择。

【评析】本文作者对“开卷有益”有自己的看法,但并没有轻易否定,而是给出一个前提,这就是慎重选择,而慎重选择,又不仅仅是指好书坏书,即使是对人身心都有益处的好书,也不可以见到即读,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必须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慎重选择,而作为识别能力有限的青少年,尤其要避免阅读坏书。这样的见识,便高人一等。本文的材料也很丰富翔实。宋太宗读《太平御览》,菲尔丁的名言,有关统计数据,苏轼的忠告,爱迪生的例子,鲁迅的告诫等,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让人信服。文章开篇用事例引出话题,然后摆事实,讲道理,作对比,层层深入,最后得出结论,结构很严密。

?开卷有益?之我见

天津郑晟

?开卷有益?一语出自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所谓?开卷?即打开书本,指读书。这一成语典故是说,读书总是有好处的,会使人增长知识,通古知今,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认识人生。

的确如此,自古至今,凡是在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有所成就的伟人名家,无不是博览群书、潜心攻读、刻苦钻研而大有作为的。三国时期的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一语道出读书能使人变得更聪明,增长才干,是成才的必由之路。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阅读一部《资治通鉴》,可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最璀璨的瑰宝。每当阅读欣赏这些诗篇时,我们就会陶醉于诗情画意之中,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激发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祝福》等,会深刻认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和封建制度的罪恶。?开卷有益?之例无须一一列述。总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有裨益。然而,?开卷有益?从强调博览群书,用知识充实自己,增长才智的角度,确有一定的道理,而当遇到不好的书,我们就要作具体分析了。读书如同吃东西。吃有营养的食物,会有益于健康;而那些变质腐烂的食物,如果吃了,就会引发疾病,甚至中毒身亡。有些书或报刊如同没有营养的食品,读后毫无裨益,味同嚼蜡;至于那些宣扬暴力、色情、迷信、反动思想的书刊,像发霉的食物,像掺入砒霜的药,只要吃下去,就会毒害心灵。当前,有些青少年沉迷于那些黄色书刊之中,灵魂受到了玷污,沾染了不良恶习,甚至有的陷入了犯罪的深渊。这是令人痛心的,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由此可见,一本好书,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催人奋进;一本坏书,可以诱惑人颓废,堕入歧途。我们提倡?开卷有益?,更重要的是?开有益卷?。我们必须提高识别香花与毒草的鉴别能力。杰出的教育家徐特立曾作过这样一副对联:

有关国家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希望大家高考顺利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师讲解免费下载

这副对联阐明了读书与做事的关系,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常读有关国家的书,关心国家大事,加强思想修养,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增长才干,做一个高尚的人。

【评析】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开篇紧扣题目,从解释“开卷有益”这一古训的含义入手,肯定了这一说法。然后,作者列举一系列证据,证明“自古至今,凡是在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有所成就的伟人名家,无不是博览群书、潜心攻读、刻苦钻研而大有作为的”,这就从正面阐明了“开卷”确实“有益”。在此基础上,作者又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即遇到不好的书的时候,要严加防范。这里,作者运用了类比论证,将吃饭与读书进行类比,让读者一眼便能看出读坏书的危害,从而得出要“开卷有益”必须“开有益卷”的结论。这样,就恰到好处地避免了认识上的偏颇。

3.也谈路瓦栽夫人

【提示】这是一篇文学评论,谈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而一个“也”字,表明这篇文章的观点与流行的看法应有所区别。对路瓦栽夫人,通常的看法,认为她是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典型,对此,必须运用小说中写到的路瓦栽夫人本人的行动、思想,证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或偏颇。例如她毅然决定偿还那笔巨大的债务,例如她的十年辛苦,例如她还清债务之后的表现等等。当然,也可以适当引用别人的看法,适当选用与之类似的人物形象作比较,但最主要的证据应是路瓦栽夫人的思想言行。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要注意立论的辩证性,如果流行说法有某些合理因素,还是应该肯定。

希望大家高考顺利

更多相关推荐:
20xx高考作文备考高三议论文写作中的事例使用与分析论证

20xx高考作文备考高三议论文写作中的事例使用与分析论证20xx年考纲在作文方面承袭了20xx年的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同时在作文发展等级关于丰富的具体解释中与20xx年相比又出现了一点...

高考语文备考——议论文万能写作模板

高考万能议论文写作模版高考语文备考议论文万能写作模板该模板写作方法如下1题目的写法题目一定要反映出文章的体裁切不可起一些类似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指明文章论述范围比如论友爱谈理想说勇气等等第二...

20xx高考作文备考高三议论文写作中的事例使用与分析论证

20xx高考作文备考高三议论文写作中的事例使用与分析论证20xx年考纲在作文方面承袭了20xx年的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同时在作文发展等级关于丰富的具体解释中与20xx年相比又出现了一点...

20xx高考语文备考--议论文高分万能写作模板

20xx高考语文备考议论文高分万能写作模板高考即将到来为了最大限度的帮助同学们提高语文成绩特分享此文章所有使用过该模板的同学在历次60满分的作文考试中最高得到58分但最低也没有低于43分此模板可以应对关于所有话...

精校WORD版--20xx高考作文备考:高三议论文写作中的事例使用与分析论证

20xx高考作文备考高三议论文写作中的事例使用与分析论证20xx高考作文备考高三议论文写作中的事例使用与分析论证20xx年考纲在作文方面承袭了20xx年的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同时在作文...

高考作文备考训练——议论文的结构

高考作文备考训练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论证结构一般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现在高考一般以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所以作文议论文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出观点然后就是选材论证过程一般来说议论文的结构模...

高考语文备考——议论文万能写作模板

高考语文备考议论文写作模板1题目的写法题目一定要反映出文章的体裁切不可起一些类似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指明文章论述范围比如论友爱谈理想说勇气等等第二种题目就是论点这种写法很特别也很醒目大多数情...

20xx山东高考作文专题复习:巧用事例论证增加议论文采

巧用事例论证增加议论文采议论文是高中生写作运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因其思路清晰易于掌握但是高中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即无论是文章整体还是段落内部都大多先提出观点再举例分析论证最后总结呈现一种模式化而且由于认识世界...

高考作文备考训练(2)——议论文的结构

高考作文备考训练2议论文的结构作文是一个系统工程亮丽的语言准确的立意充实的内容真挚的感情深刻的思想都应当是一篇佳作所具备的但结构是语言的附着点文章赖此以显如果能随文赋形根据表达的需要构筑一个严谨的结构那么我们的...

20xx高考议论文写作备考策略最实用有些高分作文模板高效提分

高考议论文写作备考策略江苏省华罗庚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一明确认识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某种观点和主张或者反驳某种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章体裁二议论文的要求1论点准确鲜明集中使人一目了然最好在文章的开...

高考语文作文复习:议论文·论据·论据分析》学案

教学目标1了解论据的使用要求掌握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2培养议论概括能力教学过程一高考作文评审组评价高考通常有这样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

20xx届高考模拟高考作文备考:最新高考模拟材料作文试题八题(整理精校版)

20xx届高考模拟高考作文备考最新高考模拟材料作文试题八题作文辅导0528080020xx届高考模拟最新高考模拟材料作文试题八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

高考议论文备考与论点论据论证(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