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数学科中考24题质量分析报告

时间:2024.5.22

20##年数学科中考24题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20##年数学科中考24题是一道代数几何综合探究题,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为基本载体,主要考查函数、三角形全等相似、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点,考查数形结合、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题目给予学生很大的思维空间去做答,解决问题的方法多、角度多。

二、本题学生答题得分情况分析

三、学生答题过程分析

(一)学生在做答过程中好的方面:

1、解题思路广,方法多样。例如:

(1)第1小题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学生从一般式)、两根式、顶点式三个角度去求,这涵盖了二次函数最常用的三种关系式表达形式。这三种做法的同学都相当多,没有特别偏向哪种做法。另外,将点的坐标代入关系式时,学生选择的点也是多种情况。说明学生对以上知识点的掌握比较熟练,解题方法多。

(2)第2小题第2问中证明D是BE的中点。学生的方法更显得多样。

思路1:利用三角形全等。方法有:〈1〉分别过B、E两点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G,论证,得到BD=ED,从而得证;〈2〉过点B作x轴的垂线BF,过点D做DF⊥BF,过点E做EG⊥y轴,论证,得到BD=ED,从而得证。

思路2:利用三角形相似。方法有:〈1〉分别过B、D两点作直线x=2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G,论证,得到,从而得证;〈2〉求出D(0,-1)直线BC与y轴的交点G(0,1.5),得到,易得,故,从而得证。

思路3: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方法有:〈1〉连结CD,通过计算BD、CD、BC长度,通过勾股定理逆定理论证CD⊥BE,从而得证;〈2〉直线BE与直线CD的斜率的乘积,论证CD⊥BE,从而得证;〈3〉设BE与x轴交于点G,通过论证来说明CD⊥BE,从而得证,当然这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思路4:直接计算BD、DE、BE的长度。〈1〉利用勾股定理计算BD=、DE=、BE=,从而得证;〈2〉利用两点距离公式计算BD=、DE=、BE=,从而得证;

思路5: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方法有:〈1〉设BC与y轴交于点G,则BG是的中位线,从而得证;〈2〉分别过B、E两点作直线x=2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G,则DG是是的中位线,从而得证。

思路6: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中点距离公式。方法是:由线段BE两个端点B(-2,3)、E(2,-5)代入公式可求得中点坐标为(0,-1),而直线BE与y轴的交点D(0,-1),故D是BE的中点。

思路7:利用线段等分线段定理。方法有:〈1〉分别过B两点作直线x=2的垂线,与y轴和直线x=2分别交于F、G,易得BF=2,BG=4,由y轴//直线x=2,得到,从而得证;〈2〉分别过B、D两点作直线x=2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G,易得EF=8,EG=4,由DG//BF得到,从而得证;〈3〉求出直线BC与y轴的交点G(0,1.5),计算得BG=2.5,由y轴//直线x=2,得到,从而得证。

(3)第3小题求P点坐标。

思路1:求直线CD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方法有:〈1〉求出直线CD关系式,利用方程组求解;〈2〉求出直线CD关系式,设P(x),把P点坐标代入二次函数关系式,利用方程求解;〈3〉求出直线CD关系式,设P(x),把P点坐标代入直线CD关系式,利用方程求解。

思路2: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设P(x),由PB2=PE2得到,从而求解。

当然还有其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里不一一介绍。

2、用到课本之外的知识解答问题。例如:

(1)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A(x1y1) 和B(x2y2)两点距离是”。在第2小题求BC、BE、BD、DE的长度以及第3小题求P点坐标时,不少同学都用到了这个公式。(见上分析)

(2)利用线段中点坐标公式求解。“若A(x1y1) 和B(x2y2),则线段AB的中点P”。在第2小题论证点D线段BE中点时,学生用到了这个公式。(见上分析)

(3)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证明。在第2小题论证点D线段BE中点时,学生用到了这个定理。(见上分析)

(4)利用斜率证明或求解。在第2小题论证CD⊥BE或者求直线CD的解析式时,学生用到了“互相垂直的两直线斜率”这个定理。(见上分析)

(5)利用二元二次方程组和一元高次方程求解。在第3小题求点P坐标时,学生列出了二元二次方程组和一元高次方程求解。(见上分析)

这些知识和方法都是课本外的,可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很广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强。

(二)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我们发现了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列举如下:

1、基本数学素养低。

(1)出现“”这种写法。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2)基本数学语言表述错漏百出。例如“连结BF⊥x轴”,在图中没有点F的情况这么表述是错误的;“把代入B(-2,m)”,应该是把点的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即“把B(-2,m)代入”;点、线、角、全等等表示不规范等等。这也是普遍现象。

(3)同一幅图中出现相同的字母表示多个点。例如点E在原图中已确定,有学生解答过程中写“过点B作BE⊥x轴于点E”等等。

(4)化简意识差。例如第1小题求解出函数关系式有这些写法“”、“”、“”等等。

(5)自我检验意识差。例如第2小题中,有部分学生求出BC=3,CE=5,仍下结论BC=CE。

2、学生计算能力差。

(1)仅第1小题求m的值,计算出现错误的很多,也导致了后边的解题出现错误。

(2)第1小题解方程得到的学生很多。

(2)第1小题列出方程组,解答的结果各种各样,错误率很高。

(3)第3小题解一元二次方程,由于结果是无理数,错误率更高。

3、解题过程不规范。

(1)解答过程有头无尾。例如第1小题求函数关系式,求出系数abc后不写关系式出来;第2小题求出BC=5,CE=5后,不下结论BC=CE;第3小题求出P点的横、纵坐标后不写成坐标形式P(xy)。

(2)解答过程缺胳膊少腿。例如第1小题在没有设出关系式的情况下直接得到方程组;第2小题在没有说明点F位置的情况下直接写BF=3;或者解答过程中出现的辅助线在图形中没有作出。

(3)没有解答过程直接写结论。例如第1小题求m的值,直接写m=3,直接写出函数关系式;第2小题中,D坐标(0,-1)直接写出。

4、知识点有缺陷。

(1)对函数知识掌握不好。例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设成(缺项),甚至设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或其他形式;

(2)对几何知识掌握不好。例如第2小题中,连结CD后直接就认为CD⊥BE;在证明时,用(SSA)来证明,或者条件不够就下结论。

(3)对方程(组)知识掌握不好。例如方程组中未知数的个数与方程的个数不相等,从而导致不能解;不会解一元二次方程或方程组。

综上所述,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内外阅读量大,见识面广,解题方法多样,切入点多。但是,学生暴露的问题也不少。通过得分情况分析,我们发现,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并且是落后面更大,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问题,连最简单的小题也不做答或者答错;通过答题过程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基本功薄弱,动手能力低,解题速度慢,计算能力下降,严谨的数学态度差,随意性强,没有自我检验的意识。


第二篇:20xx届初三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20##届初三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20##年中考成绩已经揭晓,面对成绩,我们静下心来反思这一届的成功与失败,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为以后提高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试卷分析

今年中考,与以往历届中考相比,试卷有了较大的改进,试题遵循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增强了综合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历届试卷相比,是一份质量比较好的试卷。

二 我校07年中考情况分析

20##年我校参加中考学生有333人,共有291名学生全科及格,全科及格率为0.874,相比05年的0.802、06年的0.7989进步是比较大的,接近了区全科合格率0.877的平均水平。600分以上28人,占0.08,与兄弟学校比,偏低。

各科具体情况如下:

通过上表的各项成绩数据分析,可看出,我校的学科成绩平均水平略低于区平均水平,数学、英语的及格率比区平均低一个点,均分低1分左右,我校这两门学科有待提高,但与往年相比,这两门学科的提高是比较大的。其它四门,有的较去年有所进步,有的原有优势学科略有滑坡。但总的来说,我们学校07届初三整体较往年有较大的提高。

三 成功经验

1、明确职责,工作有分有总。

行政人员分工到每一个教研组、备课组。行政领导分工明确、以身作则,积极参与不同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热情指导,及时总结,并安排好学校管理人员认真检查。各中考考试科目教研组多次开展研讨活动。坚持教研活动例会制度,明确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地点,每次活动定好中心发言人及发言主题。初三各备课组活动更是频繁,讨论中考方向、讨论考试可能的变化,讨论经典的重点题。由于学校把同一备课组教师安排在同一办公室,教研活动更是渗透到平时,教师在每节课之前对本堂课的重点、难点都会讨论,课后交流上课后的成功与不足,集体及时反思,及时改革教学进度与策略。

2、强化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初三年级组的班主任队伍素质优良,任劳任怨,具有奉献和肯吃苦精神。全体班主任立足本班基础和实际情况,扎实得管理班级、管理学生,协调班级课务。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能团结班级各任课教师,协同作战。

3、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并进行教学调整。

初三教师主动进行夜办公。为了更好的备课,更细致的批改作业,初三教师不惜牺牲自己晚上的休息时间,主动到校夜办公。由此所备的课更加完善,作业批改更加及时,更早的了解了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每次考试结果在第二天就能公布,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学不足之处及时补上。

4、目标明确,分解到班,落实到人。

中考目标分到每个班级、每个任课教师身上。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学校对每个班的高分人数、全科合格率给出具体指标,对每个教师所教科目的及格率、平均分、高分率给出了具体要求。从而使在初三的每一位教师都有危机感、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个奋斗目标。

5、分层次教学落实到位。

各个年级、班级通过排查确定各班提优补差的对象。针对差生,教师“补差”工作抓得扎实,用爱心、耐心、细心感化学生,采用单独辅导、逐个落实的方式辅导。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的成绩得到不小的提高,保证了全科合格率取得较好的成绩。针对优生,进行学科强化训练,教师个别辅导学生的偏科,使学生平衡发展,并且发展学生的学科特长,以学科竞赛和升入高一级中学为目标。

6、注重青蓝工程,跨校拜师结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因高中的超常规发展,大批优秀的初中教师拨入高中教学,初中师资受到明显影响。为此,学校进一步落实新老教师帮带制度。青年教师不仅在校内有老教师指导督促,而且向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师学习,结拜为师徒。例如:英语学科的青年教师拜张泾中学教师为师傅。同时,学校每学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学科知识解题竞赛,提高教师解题能力。指导老师和学校领导经常听课,及时诚恳得加以指点,给予真诚帮助和鼓励。

四、存在得不足

1、大量优秀生源的流失。由于东港镇经济快速发展,学生家庭收入提高,加上我校初中部教学水准还处于一个不是较高的平台。所以,每年小学五六年级开始,都有二十多个优秀学生到天一中学、省锡中分部等民办学校就读。这个量,在全区各中学中是比较大的。众所周知,流失的二十几个学生本该是当届学生中最出类拔萃的一部分,是取得中考高分的夯实力量。他们的流失,确确实实的减少了当届中考的高分人数。

2、低分层面学生比例还是偏大。东港镇是个工业大镇,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加上镇内有里?X小学(外来人员子女学校),外来人员子女人数急剧上升,已占班内1/3。而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差,有些学生小学根本就未学英语。这些学生进入中学后,26个字母认不全的大有人在,进入初一就学牛津英语,简直是天方夜谭。英语难,影响了他们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随着我校强化学生管理,学生的学习风气、学习环境、学习氛围逐步好转,但离理想目标尚有一段差距。

五、对策

1、充分发挥集体作用。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上下团结一致才能最终胜利。在团队中,学校——教务处——教师是最大的一个团队,学校领导指导到位,教务处落实到位,年级组教师执行到位。备课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团队,备课组活动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中考成绩的优劣。由此,以后我们一定要做到集体备课、统一教案、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经常开展教研活动,认真学习中考《考试说明》,精选习题,注重命题研究,共同探讨复习备考与策略,把握中考总体趋势。班集体也是一个重要团队,班级中的各个任课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相互配合,让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在自己的薄弱的学科上多花时间,从而平衡各个学科,提高总分。

2、注重德育工作,做好毕业班学生思想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好坏。尤其是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波动比较大,不稳定他们的思想,是不能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的。例如在考试毕业之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签同学录、拍毕业照这类事虽小,但是严重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一部分本来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学生都无心学习。因此,我们要把毕业班的教育工作放在全校教育工作的首位,抓紧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摸清学生的思想动向,掌握每个学生的心里想法,具体要做到各行政经常分工批阅初三各班周记,协助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利用班会、升旗仪式等时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进一步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重视管理工作

规范的管理一定能取得好的质量,严格的管理可以看到实际的效果。首先要注重学生班级管理,初三虽然学习任务比较紧,但对学生管理要求不能低,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组织纪律的教育和管理,让他们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守规矩方可日日进步,肯吃苦才能人人成材”。第二,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对初三教师一定要做好与学生同甘苦的准备,教师做到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校方面采取一些硬措施,加强调查调整,加大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监测的方法,学校行政、教研组长对初三课堂教学进行专题调研,听课、评课、交流分析,从而培养教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质量观。第三,加强对考试的管理,认真组织每次考试,严格考试纪律,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召开任课教师会议,系统的分析考试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有的放矢。只有严格了考试管理制度,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才能使教师之间得到公平的竞争。

4、进一步加强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教和方式、作业量和难度区别对待,使教学面对全体学生,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力所能及的学习中有所进、有所乐,确保基础。而对优生段来说,要抓重点学生的短腿学科,责任到人,对象落实到具体学生,工作落实到任科教师,并提出考核要求,与中考奖励挂钩。

六 展望

2007的中考已经过去,新的一届毕业班工作已经开始,我们要吸取前面的教训,加倍的努力。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目标,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认识差距,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务实行动,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08年的中考一定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更多相关推荐:
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六年级:全卷共28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参加这次考试的学生共114人,总分8557,平均分75.06,及格率80.70,优秀率21.93位于区第24名。七年级:…

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思源实验学校月考质量分析班级:六年级(1)(2)班科目:数学教师:一、试卷分析:本次是学校组织第一次月考,六年级数学主要渗及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内容(方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1.简单的代数知识既用符号表…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者楼镇金叶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一指导思想力争让考试成为学生和教师的一次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试题的主要特点和考查目的1试题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四年级数学学科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得分率较高的题型有1判断题得分率达9472操作题得分率达867试卷大致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1填空题出错多的是第3小题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直线和射线的长度是无限的只填了一个直线是无限的2判断题做的比较好打部分的学生都...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老城街道办事处20xx20xx学年上学期数学学科质量分析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及试题特点试题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紧扣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结合我市实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特点进行编制为适应...

初二数学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印江自治县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终结性检测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杨柳中学陈松林一试卷结构1试卷结构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和其它题型四种题型各种题型所占分值分别为18分30分5分10分6分...

一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xx20xx年第一学期刚刚毕业走上讲台面对这24张叽叽喳喳可爱的面孔这对我来讲就像是战士拿着武器上战场硬件已经齐全了但是该如何去战斗采取什么策略去战斗对我来说还是心里没底一基本情况...

20xx年秋全县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数学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xx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xx20xx学年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xx20xx学年度我们朝阳山中心学校小学教学成绩统计已经结束为了促进我校下一个年度教学质量能有新飞跃现就教学质量做如下分析一教学质量现状本年度依据上级统一要求教学质量检...

质量分析报告

20xx20xx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教师班级学科1得分情况年级人均分最高分最低分考生的得分态势分布图表或文字说明2失分情况失分的主要答题原因失分在哪些题上3对学情的分析考前预测和考试结果的相关性如何有哪...

20xx-20xx年度郑州市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xx20xx年度郑州市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高二年级朱建军一对高二年级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界定1界定依据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我市高中语文课程...

信息技术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信息技术学科质量分析报告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一试题指导思想遵循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础教育课改的目标要求以学生为本重视基础知识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

数学学科质量分析报告(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