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时间:2024.3.31

实验一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1、设某器件伏安特性曲线的函数式为I=fU),试问在逐点绘制曲线时,其坐标变量应如何放置?

在平面内绘制xOy直角坐标系,以x轴为电压U,y轴为电流I,观察I和U的测量数据,根据数据类型合理地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2、稳压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有何区别,其用途如何?

普通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电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电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正因为二极管具有上述特性,电路中常把它用在整流。稳压二极管的特点就是加反向电压击穿后,其两端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稳压二极管用来稳压或在串联电路中作基准电压。普通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都是PN半导体器件,所不同的是普通二极管用的是单向导电性,稳压二极管是利用了其反向特性,在电路中反向联接。

实验二网络的等效变换于电源的等效变换

1、通常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直流恒流源的输出端不允许开路,为什么?

如果电压源短路,会把电源给烧坏,相当于负载无限小,功率为无穷大。 如果电流源开路,相当于负载无穷大,那么功率为无穷大,也会烧坏电流源。

2、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外特性为什么呈下降趋势,稳压源和恒流源的输出在任何负载下是否保持恒值?

因为电压源有一定内阻,随着负载的增大,内阻的压降也增大,因此外特性呈下降趋势 。 电流源实际也有一个内阻,是与理想恒流源并联的,当电压增加时,同样由于内阻的存在,输出的电流就会减少,因此,电流源的外特性也呈下降的趋势。 不是。当负载大于稳压源对电压稳定能力时,就不能再保持电压稳定了,若负载进一步增加,最终稳压源将烧坏。 实际的恒流源的控制能力一般都有一定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恒流源的恒流性能较好,可以基本保持恒流,但超出恒流源的恒流范围后,它同样不具有恒流能力了,进一步增加输出的功率,恒流源也将损坏。

实验三叠加原理实验

1、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置零连接?

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单独作用,则将开关投向侧,开关投向短路侧;要令单独作用,则将开关投向短路侧,开关投向侧。不能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置零连接,因为实际电源有一定的内阻,如这样做,电源内阻会分去一部分电压,从而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

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叠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

成立。当电流沿着二极管的正向流过二极管时,叠加原理的叠加性与齐次性都成立,但当反向流过二极管时,会由于二级管的单向导电性而使得无法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但这只是由于二极管的性质造成的。

实验四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

1、在求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时,做短路试验,测的条件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直接做负载短路实验?

的条件是:插入毫安表,端接A、B端。在本实验中可直接做负载短路实验,测出开路电压U与短路电流I,等效电阻

2、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1)测开路电压:①零示法,优点:可以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缺点:操作上有难度,尤其是精确度的把握。②直接用电压表测量,优点:方便简单,一目了然;缺点:会造成较大的误差。(2)测等效内阻:①直接用欧姆表测量,优点:方便简单,一目了然;缺点:会造成较大的误差。②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优点:测量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缺点:当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时,容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选用。③伏安法,优点:利用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缺点:需作图,比较繁琐。④半电压法,优点:方法比较简单;缺点:难于把握精确度。

实验五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1、示波器面板上“t/div”和“V/div”的含义是什么?

“t/div”指的是扫描速率,顺时针旋转该旋钮,波形在X方向变大。“V/div”指的是电压灵敏度,顺时针旋转该旋钮,波形在Y方向变大。

2、观察本机“标准信号”时,要在荧光屏上得到两个周期的稳定波形,而幅度要求为3格,试问Y轴电压灵敏度应置于哪一档位置?“t/div”又应置于哪一档位置?

“标准信号”为0.6V,1KHz。则峰峰值Upp=0.6V,Upp/3=0.2V=200Mv,则Y轴电压灵敏度应置于1:200mV的位置。因要在荧光屏上得到两个周期的稳定波形,所以2T=2×1/f=2ms,假设两个周期共占据4格,则2ms/4=0.5ms=500μs,即“t/div”应置于500μs的位置。

实验六一阶动态电路的研究

1、什么样的电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激励源?

阶跃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激励源;脉冲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激励源;正弦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完全响应的激励源,

2、已知RC一阶电路R=10KΩ,C=0.1μF,试计算时间常数τ,并根据τ值的物理意义,拟定测量τ的方案。

测量τ的方案:如右图所示电路,测出电阻R的值与电容C的值,再由公式τ=RC计算出时间常数τ。

3何谓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他们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它们在方波序列脉冲的激励下,其输出信号波形的变化规律如何?这两种电路有何功用?

积分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时间积分成正比的电路;应具备的条件:。微分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的电路;应具备的条件:。在方波序列脉冲的激励下,积分电路的输出信号波形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三角波;而微分电路的输出信号波形为尖脉冲波。功用:积分电路可把矩形波转换成三角波;微分电路可把矩形波转换成尖脉冲波。

实验七用三表法测量电路等效参数

在50Hz的交流电路中,测得一只铁心线圈的P、I和U,如何算得它的阻值及电感量?

若测得一只铁心线圈的P、I和U,则联立以下公式:阻抗的模,电路的功率因数,等效电阻,等效电抗可计算出阻值R和电感量L。

实验八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1、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灯上缺少了启辉器时,人们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日光灯点亮;或用一只启辉器去点亮多只同类型的日光灯,这是为什么?

当开关接通的时候,电源电压立即通过镇流器和灯管灯丝加到启辉器的两极。220伏的电压立即使启辉器的惰性气体电离,产生辉光放电。辉光放电的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膨胀,两极接触。电流通过镇流器、启辉器触极和两端灯丝构成通路。灯丝很快被电流加热,发射出大量电子。这时,由于启辉器两极闭合,两极间电压为零,辉光放电消失,管内温度降低;双金属片自动复位,两极断开。在两极断开的瞬间,电路电流突然切断,镇流器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后作用于管两端。灯丝受热时发射出来的大量电子,在灯管两端高电压作用下,以极大的速度由低电势端向高电势端运动。在加速运动的过程中,碰撞管内氩气分子,使之迅速电离。氩气电离生热,热量使水银产生蒸气,随之水银蒸气也被电离,并发出强烈的紫外线。在紫外线的激发下,管壁内的荧光粉发出近乎白色的可见光。

2、为了改变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此时增加了一条电流支路问电路的总电流增大还是减小,此时感性原件上的电流和功率是否改变?

总电流减小;此时感性原件上的电流和功率不变。

3、提高线路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器法,而不用串联法,所并的电容器是否越大越好?

采用并联电容补偿,是由线路与负载的连接方式决定的:在低压线路上(1KV以下),因为用电设备大多数是电机类的,都是感性负载,又是并联在线路上,线路需要补偿的是感性无功,所以要用电容器并联补偿。串联无法补偿。电容器是无功元件,如果补偿过头,造成过补偿,线路中的容性无功功率过大,线路的功率因数一样会降低。所以补偿要恰到好处(适量),不是越大越好。

1.参阅课外资料,了解日光灯的启辉原理

工作原理是:当开关接通的时候,电源电压立即通过镇流器和灯管灯丝加到启辉器的两极。220伏的电压立即使启辉器的惰性气体电离,产生辉光放电。辉光放电的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膨胀,两极接触。电流通过镇流器、启辉器触极和两端灯丝构成通路。灯丝很快被电流加热,发射出大量电子。这时,由于启辉器两极闭合,两极间电压为零,辉光放电消失,管内温度降低;双金属片自动复位,两极断开。在两极断开的瞬间,电路电流突然切断,镇流器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后作用于管两端。灯丝受热时发射出来的大量电子,在灯管两端高电压作用下,以极大的速度由低电势端向高电势端运动。在加速运动的过程中,碰撞管内氩气分子,使之迅速电离。氩气电离生热,热量使水银产生蒸气,随之水银蒸气也被电离,并发出强烈的紫外线。在紫外线的激发下,管壁内的荧光粉发出近乎白色的可见光。

3. 为了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此时增加了一条电流支路,试问电路的总电流是增大还是减小,此时感性元上的电流和功率是否改变?

感性元件上的电流和功率不变,因为对感性负荷并联电容器的目的就是减少原来供电回路上的工作电流,从而达到减少线损、

减少对变压器功率的占用、提高工作电压的目的。并联上电容器后,有一部分电流在感性负荷与电容器之间来回流动,所以感性负荷上的电流没有任何减小,它的功率也不受任何影响。电路的总电流有变化,在欠补偿条件下是使电流减小的,在严重过补偿时电流是增加的。负载的功率不会变化,只是总的输入电流会降低。提高了电路的功率因数,用得比不并电容更少的电能。

4.提高线路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器法,而不用串联法?并联的电容器是否越大越好?

在并联电容之前,电感单独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它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全部由电源供给。并联电容后,电感与电容也进行着能量交换,或者说电容“产生”的无功功率部分的补偿了电感所“消耗”的无功功率。从而减少了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这样就提高了功率因数。而串联电容会改变日光灯的工作电压可能使日光灯无法点亮电容器也是无功元件,如果补偿过头,造成过补偿,线路中的容性无功功率过大,线路的功率因数一样会降低。所以补偿要恰到好处(适量),不越大越好。

实验九三相交流电路的研究

1、试分析三相星形联接不对称负载在无中线的情况下,当某相负载开路或短路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接上中线,情况又如何?

三相星形联接不对称负载在无中线的情况下,当某相负载开路或短路时负载重的那相的电压就变低;如果接上中线,三相电压趋于平衡。

2、本次实验中为什么要通过三相调压器将380V的市电线电压降为220V的线电压使用?

这是为了用电安全,因为实验台是金属做的,为了防止漏电,导致威胁到实验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也为了保护电路,使得电路作三相不对称负载时,不会因电压过大而烧坏电路,所以要通过三相调压器将380V的市电线电压降为220V的线电压使用。


第二篇: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 近代实验思考题一

1.夫兰克-赫兹实验测出的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的大小与F-H管的温度有无关系?为什么? 答:夫兰克赫兹实验所测出的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与F-H管的温度是没有关系的。

因为虽然当温度升高,会使管内的热电子数量增加,从而导致曲线峰电流增大,曲线位置受影响向上移动,但是Vg是一定的,汞的第一激发电位为4.9V不变。即:由汞原子能级的结构决定了第一激发电位。

2.在夫兰克-赫兹实验中,为什么IA-UGK曲线的波峰和波谷有一定的宽度?

答: 因灯丝发射的电子初动能存在一个分布,且灯丝发射的电子其能量分散小于零点几个电子伏特;电子加速后的动能也存在一个分布,这就是峰电流和谷电流存在一定宽度的原因。

3:为什么IA-UGK曲线的波谷电流不等于零,并且随着UGK的增大而升高?

答:1.波谷电流不为零是因为:电子在栅极附近跟汞原子发生碰撞存在一定的几率,因此总有部分电子没和汞原子发生碰撞而直接到达A级从而形成电流。故其不为0。

2.波谷电流随着UGK的增大而升高是因:随着UGK的增大,在栅极附近没和汞原子发生碰撞,而直接到达A级形成电流的电子数量会不断增多,从而使波谷电流增大。

4题分析,当电子管的灯丝电压变化时,IA-UGK曲线应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若电子管的灯丝电压变大时,电子动能也会变大,从而使得电子为第一激发势时还有剩余动能;与汞原子碰撞之后剩余的能量越多,能够克服拒斥电场到达A极的电子就会越多,而极板间电流也就越大,所以在汞的第一激发势固定为Vg间隔时,曲线越尖锐。反之亦然!

5题:电子管内的空间电位是如何分布的?板极与栅极之间的反向拒斥电压起什么作用?

答:电子馆内的电位分布为:Vk>VG1=VG2>VA;反向拒斥电压的作用为:挑选能量大于UGA的电子,从而冲过拒斥电压形成通过电流计的电流。 6题:RE:在夫兰克-赫兹实验中,提高灯丝电压,IA-UG2A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若提高拒斥电压,IA-UG2A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提高灯丝电压,电子获得的动能增加,电子数增加,克服拒斥电压后将有较多电子形成电流,所以曲线电流幅度加大;

而拒斥电压增加,能克服它的电子数将减少,电流也减小,所以曲线幅度也就减小了。

(锁相放大器的使用 1.简述几种常用微弱信号检测基本方法。

⑴相干检测

相干检测是频域信号的窄带化处理方法,是一种积分过程的相关测量.它利用信号与外加参考信号的相干特性,而这种特性却是随机噪声所不具备的.典型的仪器设备是以相敏检波器(PSD)为核心的锁相放大器(简称LIA).锁相放大器已问世的多年,其性能不断提高,主要有:提高检测灵敏度与改善过载能力:抑制谐波响应:降低测量频率,以适应缓变信号的处理.

⑵重复信号的时域平均

这种方法适用于信号波形恢复的测量。利用取样技术,在重复信号出现的期间取样,并重复n次,则测量结果的信噪比可改善√n倍.表性的仪器有Boxcar平均器或称取样积分器,这类仪器取样效率低,不利于低重复频率的信号恢复.随着微型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出现了信号多点数字平均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抑制噪声或节约时间,并能完成多种模式的平均功能。

⑶离散信号的统计处理

在微弱光检测中,由于微弱光的量子化,光子流具有离散信号的特征,使利用离散信息处理方法检测微弱光信号成为可能。微弱光检测又分为单道(Single--Channal)和多道Multi--Channal)两类.前者是以具有明显单电子峰的光电倍增管作传感器,采用脉冲甄别和计数技术的光子计数器:后者是用光导摄象管或光电二极管列阵等多路转换器件作传感器,采用多道技术的光学多通道分析器(OMA).OMA具有时间分辨能力,为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⑷计算机处理方法

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大,原来在微弱信号检测中一些需要用硬件完成的检测系统现在可以用软件来实现.利用计算机进行曲线拟合、平滑、数字滤波、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及谱估计等方法处理信号,提高了信噪比,实现了微弱信号检测的要求。

2.什么是相关检测的基本思想?

⑴.首先使测量系统的主要部分,避开噪声功率密度大的地方,从而使输入噪声较小。我们已知在低频区,闪烁噪声可以比白噪声高出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因此,我们要设法使信号不失真的从低频区移出。

⑵.对不同的频率信号,我们应该设法将其移频至固定中心频率,这样就可使用固定中心频率,固定带宽的带通滤波器。

⑶.从信号与噪声的特征对比可以看出,信号与多数噪声有频率和相位两方面不同。BPF只是利用频率特征的识别.因此,如果再利用相位特征的识别,将可把同频率、不同相位的噪声大量排除.在光学中,对频率和相位都进行区分的方法称为相干法,故这种检测叫相干检测.在电子学中,这种方法,称作要锁定相位。

3.画出锁相放大器基本框图,并介绍各个框图的作用。

各部件的功能是:信号通道把输入信号选频放大(初步滤除噪声)后,输给相敏检检波器;参考通道在触发信号的同步下,输出相位可调的、与输入信号同频的,1:1方波;相敏检波器则比较两路信号,输出直流信号,其幅度与两路输入信号幅度,和它们的相位差成比例;直流放大器作低通滤波和进一步放大。

4.画出相关器的电路图,并画出相关器输入被测信号VA和参考信号VB之间的相位差φ为0°、90°、180°、270°时乘法器输出电压V1和相关器输出电压V0的波形图,并解释器原因。

相关器输出为直流电压,大小正比于输入信号的振幅,并与信号和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差φ的COSφ成正比关系

答:微弱光检测时,由于微弱光的量子化,光子流具有离散信号等特征,使利用离散信息处理方法检测微弱光信号成为可能。微弱光检测又分为单道和多道两类.前者是以具有明显单电子峰的光电倍增管作传感器,采用脉冲甄别和计数技术的光子计数器;后者是用光导摄象管或光电二极管列阵等多路转换器件作传感器,采用多道技术的光学多通道分析器(OMA)。OMA具有时间分辨能力,为动力学过程等问题的研究创造了条件。这就是其检查微弱信号的原理。(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

7题:为什么不挑选平衡电压太高或太低的油滴来测量?

答:衡电压太高或太低的油滴时可能这些问题:平衡电压太高,油滴带电量大,下降的速度太快,所测时间较短,操作不方便,故误差大。 平衡电压太小,布朗运动比较明显,易被其他油滴碰撞,从而受力不平衡,导致测量时间不够也不够精确。

8题:你认为什么样的油滴比较理想。

答:我认为油滴选取时,应选择大小适度,质量适中,下降时间为10s——20s的外形呈球状的油滴方可。

8`题:分析油滴可能的运动状态。 答:其可能出现的运动状态有:1.油滴以Vg向上运动;2.油滴悬浮不动;3.油滴以原速度继续向下运动;

4.油滴以更快速度下降。

9题:RE:请你谈谈油滴的平衡电压跟哪些因素有关,在零电场下匀速下落的速度跟什么有关。

答:因空气的粘滞系数、油滴和空气的密度等为常数。因此油滴的平衡电压只跟其质量和带电量有关。在零电场时匀速下落速度只跟其质量有关。 10题:为什么不挑选带电量很大或很小的油滴来测量?

答:1.带电量大的油滴,一般质量较大,下落速度较快下落时间短,其误差大;

2.带电量小的油滴质量小,体积小,因此可能出现布朗运动,故有较大误差!

11:RE:我们这样的实验要求和处理方法能验证电荷的颗粒性吗? 答: 不能。因为用我们用逐差法最后求出的处理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试验验证 要求验证电荷的颗粒性则要求电荷的最大公约数。

12题:密立根油滴实验中,可能存在哪些误差,你是怎样减小或消除这些误差的?

答:可能误差:1.没有推拉滑动板,导致外部空气的流动引起电容器的空气流动,破坏了油滴的有规则运动;2.下落时间的测定不准确; 3.油滴并非完全平衡变操作以下步骤;4.油滴大小的选取不适当;

解决办法:1.用格拉布斯准则剔除较大误差数据;;2.用逐差法处理; 3.用公式q*=qC3/2进行修正;4.选取大小适中的油滴。

13题:RE:调整法里布-珀罗标准具时,如何判断标准具的两个内平面是否严格平行的?标准具调整不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答:判断标准:当用单色光照明标准具,从它的透射方向观察时,可以看见一组同心干涉圆环。而观察者的眼睛上下左右移动时,如果标准具两个表面是严格平行的,即两内表面各处的距离d相等,干涉环的大小应不随眼睛的移动而变化。

标准具调整不好产生的后果: 若标准具的两个内表面成楔形,当眼睛移动的方向是d增大的方向时,则有干涉条纹从中心冒出来或中心处的条纹向外扩大,这时应把这个方向的螺丝压紧,或是把相反方向的螺丝放松。反之亦然!

14题::在塞曼效应中,标准具有什么作用?

答: f-p标准准具,是由两块平行的玻璃和中间有一个膨胀系数很小间隔组成。平面且玻璃的内表面,加工精度要求高于1/20波长;内表面镀有反射率高于90%的反射膜.我们还知道:标准具厚度远大于波长,用公式k=2d/λ便能计算被测圆环的波长差!

15题 实验中如何观察和鉴别塞曼跃迁谱线中偏振光的成分?

答: 1. 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平行于磁场,垂直于磁场方向观察时能观察到,平行于磁场观察时看不到。

2.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垂直于磁场,垂直于磁场方向观察时产生线偏振光,平行于磁场观察时产生圆偏振光

ΔM=1,偏振转向是沿磁场方向前进的螺旋转动方向,磁场指向观察者时,为左旋偏振光; ΔM=-1,偏振转向是沿磁场方向倒退螺旋转动方向,磁场指向观察者时,为右旋偏振光。

判别方法:先使1/4波片的快轴方向 (负晶体: 光轴方向,正晶体: 垂直于光轴方向 )与光强最大方向(长轴)平行(垂直于检偏器透光方向),转动检偏器,如果逆时针转找到消光的角(<π/2), 则入射光为右旋椭偏振光,反之,顺时针转动检偏器找到消光的角(<π/2),则入射光为左旋椭圆偏振光。 16题谈谈精细测量有什么意义。

答;氢氘在自然界中含量比值为4000:1,因此用传统的物理方法很难证明氘的存在,但是由于精细测量,可以证明氘的存在,当然如果不采用精细测量可以采用化学中的“同位素示踪法”可以很方便第测得丰度较小的同位素!

17题拍摄比较光谱的操作原则是什么?

答;拍摄互相比较的两列光谱时,不能移动胶板,也不能转动色散元件,仅在换光源后换用狭缝的相邻部位摄谱。

18题氢原子巴尔末线系有几条谱线?实验求得的氘氢原子核质量比误差比较大,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有四条。误差大是因为:在带入公式计算是本因带入真空中波长计算,但是我们的波长是在空气中测量的.

19题、拍摄全息干片时,光路布置要注意些什么?

答1:物光与参考光光程差最好相等,若不等最好不要超过4cm;2:物光与参考光和屏所成的角度在30到50之间;

3:物光与参考光的光强比约为1:

20题你怎样理解全息图上每点上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光的完全信息?

利用两束光的干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可以有效地把位相的变化情况记录下来,全息摄影就是利用光的干涉把景物散射光波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在感光胶片(或干版)上.就是说,全息摄影可以把光波的振幅和位相都记录在感光片(或干版)上.即把物体的全部信息都记录下来,因而具有获得立体图像的许多优点.

21题简述全息照相与普通照相有什么不同。

答:全息照相是把物体反射光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包括光的振幅相位波长,而普通照相只能记录振幅波长,所以全息照相看到的是立体的三维图像,而普通照相就没有这种感觉。全息相片上的每一个点上都记录了这个点接收到的光的全部信息,所以哪怕全息相片有一大半破损了,你改变观察角度也能看到全部图像。

22题:光拍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

答:1.光拍的形成是根据振动的叠加原理所得,两列速度相同,振面相同,频差较小的而同向传播的简谐波叠加即形成拍。

2.特点:合成波角频率f=(w1+w2)/2 ,振幅A为带有低频调制的高频波。

23题本实验有哪些巧妙之处?

答:1.在示波器上对二拍光信号波形的相位进行比较,测出光拍信号的光程差及相应光拍信号的频率,从而间接测出光速。

2.采取了把光变成含有低频成分但速度又不变的波,即"光拍".测出这个低频速度,也就测出了光速

3.由振动叠加原理,两列速度相同、振面相同、频差较小而同向传播的简谐波的叠加即形成拍。

24题实验中将一束光分成远、近光程的两束光,其目的是为了什么?只用一束光能完成实验吗?如果能,那应该怎样操作?

答:1.分成远程光和近程光的目的是求出光拍的波长。

2.如果用一束光也可以测出波长,并且应该用远程光,通过测量2次,第一次先让光通过较近的光路,记下示波器从左至右端2个光拍波峰的位置A和B,然后改变光程,使原来在A点的光拍峰恰好B点,增加的光程即为光拍波长。

25题本实验中怎样产生能形成光拍的二束光?

答:通过声光效应。通过超声波与光波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射频信号在介质中传播将引起介质密度的变化,从而使介质各点的折射率产生周期性变化,介质相当于一个位相光栅,当入射光通过介质时发生衍射时,衍射光的频率与场频有关!

26题如何把光变成含有低频成份而速度不变的波?

答:两列速度相同、振面相同、频差很小且同向传播的光叠加后即形成光拍,其合成波是振幅按低频正弦(余弦)规律变化的高频波,包络线就是光拍,其传播速度跟光的的传播速度相同。

27题核磁共振的稳态吸收实验中共需要多少个磁场,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1.核磁共振的稳态吸收实验中共需要两个磁场,即: 外恒定磁场和交变电磁场

2.作用: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在外恒定磁场作用下,核磁矩绕此磁场发生拉莫尔进动.

施加交变电磁场,当此交变场频率等于核磁矩绕外场进动的频率时,发生谐振现象。

28题在核磁共振的稳态吸收实验中,“边频振荡”和“调相”的作用是什么?

答:边频振荡:通过边频振荡调节,使射频振荡处于临界振荡状态,从而把磁共振时射频信号大小的变化转变成信号有无的变化,以易于对共振信号观测。

调相:调相的作用是把一对共振信号调节到相交,以方便判断它们是不是关于轴对称。

29题请说说核磁共振稳态吸收实验有哪些巧妙之处。

答:1.对于快速找到稳定信号采取了:在恒定磁场上叠加一个交变磁场,通过调节恒定磁场或射屏场角频率,使共振发生在交变电场等于零时.

2.对于共振信号弱观测不到: 采取了调节射频 信号源处于临界共振状态

更多相关推荐:
电路原理大作业实验报告

电路原理大作业班级组队人员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内容附图。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模板

专业: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桌号:________________课程名称:_____…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格式

北京联合大学实验报告课程项目名称电路原理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电气1304B学号姓名成绩年月日一任务与目的二原理条件简明扼要地写出原理理论依据和方法要点说明实训中必须满足的实验条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用自己...

电路实验报告-叠加原理的验证

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二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

电路原理大作业实验报告

电路原理大作业实验报告电路原理大作业实验报告所用软件OrCADPSpice91设计题目关于变压器的相关数据仿真计算组员陆依雅3100403005舒心盼3100403008唐超3100403009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实验1 电路原理图的编辑1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路原理图的编辑1一实验目的1了解Protel99SE的启动绘图环境各个功能模块界面环境设置方法和文件管理方法2掌握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步骤Portel99SE电路原理图设计环境图纸设置的内容和方法3掌握装载...

二阶电路响应实验报告

电路与信号系统实验实验时间20xx年4月18日实验地点电子楼111实验人员12284020xx刘秦华本报告遵照书上写的得出二阶电路响应一实验原理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动态电路称为二阶电路图61所示的线性RLC串联...

电路原理实验 实验2-1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21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位图的绘制班级信工6班姓名黄宇樽学号11210001061实验目的学会数字电压表的使用学会电压源的使用用实验方法证明电路中电位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掌握电路电位图...

电路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1设某器件伏安特性曲线的函数式为IfU试问在逐点绘制曲线时其坐标变量应如何放置在平面内绘制xOy直角坐标系以x轴为电压Uy轴为电流I观察I和U的测量数据根据数据类型合理地绘制伏安特性...

电力电子器件及其驱动电路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姓名教师班级学院实验一二电力晶体管GTR特性研究一实验目的1熟悉GTR的开关特性与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及其测试方法2掌握GTR缓冲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参数设计要求二实验内容1不同负载时的GTR开...

电路板protel实验报告小论文

单片机实验板论文题目系别姓名专业学号班级提交日期单片机实验板PCB设计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8106024308级电信二班20xx71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protel软件基本功能及实际操作方...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