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电子琴电路课程设计(模拟电路)

时间:2024.4.21

逗你玩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

学生学号:0705110931

学生姓名:夏 柳

所属院部:信息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王 雪

2008——2009学年 第2学期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简易电子琴的制作

简易电子琴电路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以制作一个简易电子琴为最终结果,主要以硬件测试为主。首先进行电路分析,设计电路图,其次考虑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善电路图,再选择合适的器件,最后按照电路图线路搭试,调试测试,直至达到理想的目标。当然在这之前对焊点等要事先查阅资料,了解手工焊接技术;查阅有关4100芯片,741芯片的功能等参数,还有测试其芯片是否好坏的电路和方法;同时还要了解RC振荡电路,与其产生振荡的条件跟原理,选择稳幅电路,理解其稳幅的原理;当然还要计算八个音阶的产生的频率,再根据RC振荡电路计算电阻值,以便选择合适的电阻,这些都是课前准备。测试电子琴我们要一步一步的,首先是振荡电路的线路测试,其次选频电路的测试,功放电路的测试,最后再是总体测试,尽量消除噪音,使音质能够很清晰。这样电子琴我们就做好了。

关键图:

电子琴的主干图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1.1芯片性能指标

1.2手工焊接技术

1.3元件制作工艺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及选定

2.1八个音阶的频率

2.2振荡电路的选择与设计

2.3八个电阻的选择

2.4稳幅方式的选择

2.5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第三部分:简易电子琴电路的检测与误差分析

3.1芯片测试

3.2 振荡电路测试

3.3电子琴的测试

第四部分:元器件清单

第五部分:心得体会

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1、芯片性能指标

首先了解芯片的功能,它是电路的心脏,如果没有它,电子琴是不能工作的。要想使用必须先了解芯片。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了741芯片,它是通用高增益运算放大器,其工作电压在±22V,差分电压30V,输入电压18V,允许功耗500,其逻辑图如图1(a)。

在使用该芯片时要注意缺口朝左,数引脚的标号,这样才不会弄错各引脚的功能,否则会烧掉芯片,如上图:一脚为空脚,二脚接反相输入端,三脚接同相端,四脚接负电压,七脚接正电压,六脚输出,同时一脚,四脚,五脚可以配合连接电位器。如图1(b)。

(a) (b)

图 1

DG4100系列低频集成功率放大电路时单片式集成电路,如下图所示,特别适合在低压下工作。DG4100型集成功放输出功率是1.0W。推荐电源电压为6V,负载电阻为4Ω;DG4101型集成功放输出功率是1.5W,推荐电源电压为7.5V,负载电阻为4Ω;DG4102型集成功放输出功率是2.1W,推荐电源电压为9V,负载电阻为8Ω。本实验采用了DG4102型单片式集成功率放大电路,此集成电路是带散热片的14脚双列直插式塑料封装结构,其结构外形如图2所示。

图2

1——输出端 6——反相输出端 9——输出端 4、5——补偿电容

10、12——旁路电容 13——自举电容 2、7、8、11——空脚

3——接地 14——电源电压(+VCC)

2、手工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几乎各种焊接方法都要用到,但使用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是锡焊。锡焊是焊接的一种,它是将焊件和熔点比焊件低的焊料共同加热到锡焊温度,在焊件不熔化的情况下,焊料熔化并浸润焊接面,依靠二者原子的扩散形成焊件的连接。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点:

(1) 焊料熔点低于焊件;

(2) 焊接时将焊料与焊件共同加热到锡焊温度,焊料熔化二焊件不熔化;

(3) 焊接的形成依靠熔化状态浸润焊接面,有毛细作用使焊料进入焊件的间隙,形成一个合金,从而实现焊件的结合。

进行锡焊,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1) 焊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所谓可焊性是指在适当温度下,被焊金属材料与锡焊能形成良好结合的合金的性能。

(2) 焊件表面必须保持清洁:

为了使锡焊和焊件达到良好的结合,焊接表面一定要保持清洁。

(3) 要使用合适的助焊剂:

助焊剂的作用是清除焊件表面的氧化膜,通常采用以松香为主的助焊剂,一般式用酒精将松香溶解成松香水使用。

(4) 焊件要加热到适当的温度:

焊接时,热能的作用是熔化焊锡和加热焊接对象,使锡、铅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渗透到被焊金属表面的晶格中而形成合金。

(5) 合适的焊接时间:

焊接时间是指在焊接全过程中,进行物理和化学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每个焊点焊接一次的时间最长不超过5s。

3、元件制作工艺

电子产品的电气连接,是通过对元器件、零部件的装配与焊接来实现的。安装与连接,是按照设计要求制造电子产品的主要生产环节。

(1) 元器件引线的弯曲成形

为使元件在印制板上的装配排列整齐便于焊接,在安装前通常采用手工或专用机械把元器件引线弯曲成一定得形状——整形,如图3所示。图(a)比较简单,适合于手工装配;图(b)适合于机械整形和自动装焊,特别是可以避免元器件在机械焊接过程中从印制板上脱落;图(c)虽然对某些怕热的元器件在焊接时散热有利,但因为加工比较麻烦,现在已经少用了。

(a) (b) (c)

图3

各种元件的安装,尽量使它们的标记(用色码或字符标注的数值、精度等)朝上或者朝着易于辨认的方向,并注意标记的读数方向一致(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这样有利于检查人员的直观检查;卧式安装的元器件,尽量使两端引线的长度相等对称,把元器件放在两孔中央,排列要整齐;立式安装的色环电阻应该高度一致,最好让起始色环向上以便检查安装错误,上端的引线不要留得太长以免与其他元器件短路,如图4所示。有极性的元器件,插装时要保证方向正确。

良好 不好

图4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及选定

1、八个音阶的频率

设计电子琴,就要进行八个音阶的调试。查阅资料得知,八个基本音阶在C调时所对应的频率如下表(1)所列:

表一

2、振荡电路的选择与设计

接着我们选择振荡电路,由于RC振荡电路,一般用来产生1HZ~1MHZ范围内的低频信号;而LC振荡电路一般用来产生1MHZ以上的高频信号,由上表我们可以知道选择RC振荡电路。其基本电路为RC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原理如下:当f=f0=1/2πRC时Uo与Ui同相,并且|F|=Ui/Uo=1/3。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u|= Ui/Uo=1+Rf/R1,可见。Rf=2R1时|Au|=3,|AuF|=1。Uo与Ui同相,也就是电路具有正反馈。起振时|AuF|?1,|Au|?3.随着振荡幅度的增大,|Au|能自动减小,直到满足|Au|=3或|AuF|=1时,振幅达到稳定,以后可以自动稳幅。

决定用RC振荡电路后就可以根据其选频特性画出振荡部分的电路图,如图6:

图6 图7

3、八个电阻的选择

知道了电容值通过公式f=f0=1/2πRC结合表一,即可计算出八个音阶对应的电阻值,分别为R21=36.3KΩ,R22=28.65 KΩ,R23=23.23 KΩ,R24=20.4 KΩ,R25=16.13 KΩ,R26= 13.06KΩ,R27=10.32 KΩ,R28=9.07 KΩ,通过值选择电阻器件(就近原则)。

4、稳幅方式的选择

不光要使电路能够振荡,还要考虑稳幅。稳幅的方式有好几种,比如Rf用热敏电阻代替,或者利用JFET工作在可变电阻区,而本次试验我们选择的是采用两个二极管进行稳幅,如图6,原理是当Uo幅值很小时,两个二极管相当于开路,则Rf,两个二极管的电阻为Rf的大小,Av?3,有利于起振,而当Uo幅值较大时,两个二极管有一个导通,总的电阻变小,Av变小,Uo幅值达到稳定。

5、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如图7,采用的是SL4100芯片。电路的接法如图。如果出现高频自激(输出波形上叠加有毛刺),可以在13脚与14脚之间加0.15uF的电容,或减小560PF的电容的大小。

第三部分:简易电子琴电路的检测与结果分析

考虑了上述的因素之后,就根据图1选择相应的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面,完成之后。要想达到预想的效果,必须分步测试。

1、芯片测试

首先进行741芯片的测试,将芯片插在模拟实验包里面的芯片座上,将缺口朝左,用导线连接成反相比例电路,电路图如图8所示。

8-1、2

图8

接好之后将输入端接地,然后用万用表打在直流电压档,测试输出端是否为零,如果不是则调零,如果能进行调零则说明芯片是好的。同理DG4102也是如此。

2、振荡电路测试

将芯片插在事先焊接好的741底座上面,然后根据引脚的功能在模拟实验箱上面用导线连接,将六脚连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7脚接模拟实验箱上面的+12V,4脚接-12V,打开开关,按住电路板上的开关,调节电位器,直到出现了稳定的波形,即可,最后在示波器上面算出各自的频率和幅值,计算误差,如下表:

误差分析:出现的误差可能的原因是选择的电阻值没有很接近所计算的值,从而导致产生的频率不是所给的频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示波器的问题,这就是仪器硬件问题了。

3、电子琴的测试

再接好功放电路,进行最后的测试。

将模拟实验箱上面的+5V接到14脚上的+VCC上,741芯片步骤二的接法,依次按住电路板上面的开关,看是否能通过扬声器发出八种声音,如果能则说明成功了,否则要耐心地检查电路那边接错了或少接了,或者芯片在测试过程中由于接的不恰当被烧坏了,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四部分:元器件清单

元件清单如下表:

第五部分:心得体会

本次的电子琴课程设计让我们初次接触到了模拟电子电路的课程设计,此次设计中我们通过了相关的设计计算和电路的焊接调试让我们深层次的了解了我们之前所学的基础知识,不仅提高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们动手和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验最大的感受实际的应用是很重要的,以前学习的东西都是些理论知识,从没有接触过具体的实物,不知道做一个东西从哪里下手,如何去规划,很是茫然。在接触了之后,慢慢的从中寻找到了他的乐趣,当一件完整并且成功的电子琴奏出了声音时,那种感觉是很激动美妙的。

实验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我们注意的事项是很多的,这是课程设计中必备的要求,比如焊接时不能出错,接线要注意不能短路和断路等等。在保证连线正确的前提下我们也要注重美观。最后调试的时候我们也出现了些问题,我们没有把振荡电路调试好就照成了最后出现了失真的问题,经过老师的指点和建议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电子琴发出声音时我们可是很激动的,也发出了我们的感慨,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与同学之间的合作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第二篇:模拟电路课程设计[1]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1.时间:20##年下学期

2.班级:电信0701、0702。

3.要求:下面有四个设计课题,每三个人一组。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使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调查研究和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件、安装电路、调试改进;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询工具书和参考文献来寻找解决方案,掌握电路测试的一般规律;能通过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能对实验结果独立地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恰当的评价。

3、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生产流程及安装、布线、焊接等基本技能。

4、巩固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技能。

5、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6、以下四个课题任选一个,三人一组,要求完成实物制作和设计报告,设计报告格式符合要求,本学期第十七周交作品和报告,并进行答辩。

课题一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学会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参数及其测试方法;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要求电源输出电压为+3V~+9V,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最大输出电流为IO=800mA,稳压系数Sr≤5%,电网电压波动正负10%,纹波电压△VOP-P≤5mV。

2、设计要求

(1) 设计一个能输出+3V~+9V的直流稳压电源;

(2) 要求绘出原理图,并用Protel画出印制板图;

(3) 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设计好电路,选好元件及参数;

(4) 在万能板或面包板上制作一台直流稳压电源;

(5) 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

(6) 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的内阻;

(7) 拟定测试方案和设计步骤;

(8) 写出设计性报告。

三、设计提示

1、设计电路框图如图所示

测量稳压系数,在负载电流为最大时,分别测得输入交流比220V增大和减小10%的输出Δvo,并将其中最大一个代入公式计算Sr,当负载不变时,Sr=ΔVoVI/ΔVIVO

测量内阻,在输入交流为220V,分别测得负载电流为0及最大值时的ΔVo,ro=ΔVO/ΔIL

2、实验仪器与参考书提示

(1) 自耦变压器一台

(2) 数字万用表

(3) 数字电压表

(4) 变阻器、面包板或万能板

(5) 智能电工实验台

参考书: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高教出版社;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胡宴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陆秀令《模拟电子技术》

四、设计报告要求

1、选定设计方案;

2、拟出设计步骤,画出电路,分析并计算主要元件参数值;

3、列出测试数据表格。

五、设计总结

1、总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和运用到的主要知识点,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

2、总结直流稳压电源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

课题二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目的

1、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和测试技术。

2、了解单片函数发生器IC8038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学会安装和调试分立元件与集成电路组成的多级电子电路小系统。

二、设计技术指标与要求

1、设计要求

基本要求

A、电路能输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等三种波形;

B、输出信号的频率要求可调;

C、拟定测试方案和设计步骤;

D、根据性能指标,计算元件参数,选好元件,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E、在面包板上或万能板上安装电路;

F、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H、写出设计性报告。

2、技术指标

频率范围:100Hz-1KHz,1Kz-10KHz;输出电压:方波VP-P≤24V,三角波VP-P=6V,正弦波VP-P=1V;方波tr小于1uS。

一、设计提示

方案提示:

1、设计方案可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如下框图所示。

2、用单片集成芯片IC8038实现,但这种方案要求幅度和频率都可调,可采用数字电位器加程控放大器实现。

设计用仪器:示波器1台,晶体管毫伏表,万用表1块,低频信号发生器,

实验面包板或万能板,智能电工实验台。

设计用主要器件:双运放uA747(或7412一只)、差分管3DG100四个;IC8038、数字电位器一个。电阻电容若干。

参考书: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高教出版社;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胡宴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陆秀令《模拟电子技术》。

四、设计报告要求

1、选定设计方案;

2、拟出设计步骤,画出设计电路,分析并计算主要元件参数值;

3、列出测试数据表格;

4、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写出设计性报告。

五、设计总结与思考

1、总结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测试方法;

2、总结设计信号发生器所用的知识点;

课题三单级阻容耦合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学习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研究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及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

3、掌握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4、研究信号源内阻对波形失真的影响。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电源电压为10V,Vi=10mV,外接负载3k,工作频率100Hz-500kHz,电压放大倍数大于50,输入电阻大于3K,Ro<3k。

2、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的单级共射极小信号放大器,输入和输出分别用电容和信号源及负载隔直流,设置静态工作点,计算电路元件参数,拟定测试方案和步骤;

(2)在面包板或万能板上安装好电路,测量并调整静态工作点;

(3)测量设计好的电路的偏置电压和电流;

(4)测量所设计电路的实际电压放大倍数;

(5)测量所设计电路的实际输入、输出电阻;

(6)给所设计的电路加上频率为20kz,大小合适的正弦波,调节偏置电阻,用示波器预测输出波形在无失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三种情形下,记录相应的偏置电阻大小、ICQ和波形,并绘制表格;

(7)用EWB对电路进行仿真,打印仿真结果;

(8)写出设计报告。

三、设计提示

1、偏置电阻计算

小信号时ICQ取0.5~2mA,UBQ=(1/3~1/5)UCC;I1=(5~10)IBQ;可确定相应的RB1、RB2、RE;由AV=-β/rbe×RL/,rbe=300+26β/ICQ,RL/=RC//RL,可求得RC

2RiRo测试电路

Ri测量:如图1-1所示, 输入Ui为1000Hz,6mV,改变R使U2=U1/2,

则ri=R。

Ro测量:如图1-2所示,输入Ui为1000Hz,6mV。K断开,测量Uo;K闭合,调节R使Uo/=1/2Uo,则ro=R。

3、实验器件和仪器提示

设计仪器:智能电工实验台,示波器1台,晶体管毫伏表,万用

表1块,低频信号发生器,实验面包板或万能板,智能电工实验台。

设计器件:三极管为8050,r/bb=300,hfe=200;电容0.1uF2个,2uF1个;电位器1个;电阻4个。

参考书: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高教出版社;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胡宴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陆秀令《模拟电子技术》。

四、设计报告要求

1、列出设计步骤,画出电路,标出元件数值;

2、比较实测指标和设计要求指标;

3、列出测试数据表格;

4、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五、设计思考与总结

1、总结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和运用到的主要知识点;

2、总结放大器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

3、分析信号源内阻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4、对测试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课题四RC有源滤波器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学习RC有源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由滤波器设计指标计算电路元件参数;

3、设计二阶RC有源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

4、掌握有源滤波器的测试方法;

5、测量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

(1) 低通滤波器:通带增益AUF=2;截止频率fH=2000Hz;Ui=100mV;阻带衰减:不小于-20dB/10倍频;

(2) 高通滤波器:通带增益AUF=5;截止频率fL=100Hz;Ui=100mV;

阻带衰减:不小于-20dB/10倍频;

(3) 带通滤波器:通带增益AUF=2;中心频率:fO=1kHz;Ui=100mV;阻带衰减:不小于-20dB/10倍频。

2、设计要求

(1)分别设计二阶RC低通、高通、带通滤波器电路,计算电路元件参数,拟定测试方案和步骤;

(2)在面包板或万能板上安装好电路,测量并调整静态工作点;

(3)测量技术指标参数;

(4)测量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并仿真;

(5)写出设计报告。

三、设计提示

1、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为了克服图5.1电路在截止频率附近增益下降过多的缺点,通常是将第一级 RC 电路的电容的接地端改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如图5.1(a)中虚线部分所示。这实际上是通过电容附近引入了部分正反馈而对该频率范围内的电路增益进行了补偿。我们将这种电路称为改进的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图5.1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可以求得图2.35(a)电路的电压传输函数为:

(5.1)

式(5.1)中

(5.2)

其中,为电路的等效品质因数。

采取这种措施以后,电路的幅频特性可能会在ω=ω0处出现峰值。如图 5.1(b)所示,峰值的大小与电路的值有关。

2有源高通滤波器(HPF)

图 5.2(a)是一个二阶高通滤波器。图中虚线部分是一个无源二阶高通滤波电路。为了提高它的滤波性能和带负载的能力,将该无源网络接入由运放组成的放大电路中,组成二阶有源 RC 高通滤波器。

采用低通滤波电路相同的分析方法,可得高通滤波电路的传输函数为:

(5.3)

其中与式(5.2)相同。该电路的幅频特性如图5.2(b)所示。


图5.2 二阶高通滤波器及其幅频特性

3有源带通滤波器(BPF)

典型的二阶带通滤波电路如图5.3(a)所示。

它的传输函数为

(5.4)

其中带通滤波器的中心角频率、电路的品质因数和电路的增益分别为 (取

1=2=):


图5.3 二阶带通滤波器及其幅频特性

带通滤波电路的3dB带宽可表示为:

(5.5)

带通滤波器的中心角频率、品质因数和带宽之间的关系为:

(5.6)

该电路的幅频特性如图5.3(b)所示。在带通滤波器中,电路的品质因数值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衡量这个电路选择性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测出带通滤器的中心角频率(最高增益所对应的角频率)和 3dB 带宽(电路的增益由最大值下降3dB 所对应的角频率之差)之比求得。带宽也可以由式 (5.5) 求出。

参考书: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高教出版社;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胡宴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陆秀令《模拟电子技术》。

四、设计报告要求

1、列出设计步骤,画出电路,标出元件数值;

2、比较实测指标和设计要求指标;

3、列出测试数据表格;

4、分析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5、进行仿真。

五、设计思考与总结

1、总结RC有源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运用到的主要知识点;

2、总结滤波器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

3、对测试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

课程设计文档是学生从事课程设计工作的成果体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设计工作中获得的理论、思想、方法或见解,是教师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

为了保证课程设计文档的质量,做到说明书格式的规范化,特作如下规定:

一、内容要求及格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用汉语(简体汉字)撰写,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说明书内容一般应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 封面,2.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目录, 4. 说明书正文,5. 结束语,6.参考文献, 7.附录(根据设计的不同形式需要添加)。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格式:XXXXXXXX学校(初号黑体)

课程设计说明书(初号黑体)

课题名称————————(三号宋体)

专业名称————————(三号宋体)

学生班级————————(三号宋体)

学生姓名————————(三号宋体)

学生学号————————(三号宋体)

指导教师————————(三号宋体)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目录

列出说明书的大标题、一级和二级节标题,逐项标明页码,标题应该简明扼要、点出各部分主要内容。

“目录”两字居中(三号黑体),下空两行为章、节、小节(靠左)及其开始页码(靠右)。章、节、小节分别以如下方式:第1章、1.1、1.1.1依次标出,章、节、小节与页码之间用“......”连接。每一级标题标题依次往后退一个汉字。

4.说明书正文

正文是主体,一般可包括设计要求与指标、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具体设计内容、测试方法和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讨论、结论等。

标题: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两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节”下为“小节”,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空二个汉字打印论文正文。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正文行间距为固定值24磅。例:

第1章 ×××× (居中书写)

1. 1 ××××

1.1.1 ××××

图、表、公式:文中的图、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所用一致;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图序及图名、表序及表名采用五号楷体字。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定的行间距。

5.结束语

设计总结、主要成果或结论、存在的问题等

6.参考文献

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一律列在正文的末尾,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在引用别人的结论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严禁抄袭现象的发生。

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参考文献”四字居中用三号黑体字,空一行左起按顺序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用小四号宋体字。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序号 作者.文题. 刊名[J],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或编著:序号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技术标准: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举例如下:

[1] 周绥平,陈宗基. DR算法的更新时间间隔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J],1999,7(2):13~18

[2] 竺可桢. 物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56~6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100~3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7.附录(根据需要添加)

主要列入设计过程所做的实物图、公式推导,与正文分开。

8.页码

页码从正文开始至全文结束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前置部分用罗马数字分别单独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书写。

二、打印及装订要求

一律采用WORD97以上版本编辑,用A4规格输出,打印区面积为240mm×146mm,双面打印。

设计指导教师:雷美艳

设计时间:20##年下学期,每班两周,两周内必须完成产品制作和设计报告。

实验室联系:以班(或组)为单位与实验室老师联系元器件、工具、场地、时间。

更多相关推荐:
简易电子琴设计报告

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报告摘要555定时器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功能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555定时器成本低性能可靠只需要外接几个电阻电容就可以实现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及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它也常作为定时器...

555简易电子琴设计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电子技术已经成了各种工程技术的核心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电子技术更是成了基本技术其具体应用领域涵盖了通信领域控制系统测试系统计算机等等各行各业生活中...

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琴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12电子学号120xx3020学生姓名李焘指导老师刘小燕摘要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功能强灵活方便等的优点故广泛应用于...

课程设计报告 简易电子琴

微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琴设计专业电机与电器班级电器132学号130312239姓名王小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微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琴设计设计时间20xx6820xx619设计任...

单片机的简易电子琴设计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设计摘要本设计主要研究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简易电子琴设计它是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设置键盘蜂鸣器等外围器件另外还用到一些简单器件如两位数码管和NPN型三极管及电阻等利用按键实现音...

简易电子琴设计报告

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2级过程控制小组第22组姓名门振威学号120xx4145指导教师王松林20xx0615摘要555定时器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功能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555定时器成本...

简易电子琴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信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成绩简易电子琴设计报告一设计要求本设计是基于学校实验室的环境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条件来完成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简易电子琴1按下不同琴键...

北京交通大学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与任务1学习调试电子电路的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2了解由555定时器构成简易电子琴的电路及原理二总体框图三预备知识1555定时器的相关知识555定时器是一种中规模集成电路外形为双列直插8脚结构体积很小使...

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

1微型计算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名称题目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微型计算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报告1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3班吴俊511020xx001谢春祥12微型计算机课程设计目录第1节引言41...

单片机电子系统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训报告姓名陈勇男张笛学号310808010207310808010225专业班级电气802班指导教师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琴完成时间20xx年06月28日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1目录目录1一引...

单片机电子琴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1课程设计的意义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MCS51系列单片机由于其具有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琴设计(C语言编程)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琴设计摘要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它在现代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单片机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和灵活的编程实现特性它已经溶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本文的...

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报告(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