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教学设计

时间:2024.4.5

第三章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课程标准要求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新教材第一模块《分子与细胞》部分的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1节,是细胞结构的最外层,在教材中处于基础地位,是细胞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与第四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着直接的联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新教材中只讲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而原教材讲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新教材着重实验和生活事例,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生活的联系”使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树立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上课充满热情、积极发言、善于表现自己,并且具有合作精神。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材料和辨别重点难点的能力。在学习这节课之前,由于学习了第1章“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和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内容,学生已知道了组成细胞的物质种类,初步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且在初中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也对细胞膜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这些均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细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关于细胞的内容学生常常感觉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因而兴趣不浓。

四、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能力:(1)初步尝试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合作精神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1)体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认同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策略设计

策略模式:问题式探究的策略模式,即“问题引导式”教学和学生“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讨论型教学模式。以问题为纽带,使学生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由旧知引新知,在探究中,让学生领悟科学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组织学生探究性实验活动奠定基础。

手段:通过复习、提示、蕴涵、铺垫等方式,温故知新引入课题。课题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采用实验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讲授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内容第一部分,以实验为载体,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课题第二部分,以科学资料为载体,以问题为纽带,积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获得与科学家们结论相似的结果,得出有关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的初步结论。最后通过聚合思维归纳,总结

生物膜概念图 七、设计思想:

由于于第1章“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和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内容,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同时,本章内容又是后续章节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背景下主动建构新知识。毕竟细胞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观察图片和亲自作实验来体验细胞的存在。

在初中生物课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学生对细胞膜已经有所了解。但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是很难看清细胞膜的。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兴趣

细胞膜的成分部分,为避免直接讲授学习,体现探究性学习,我们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亲自体验细胞膜的制备过程。这个实验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制备细胞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科学方法(如,材料的正确选择等),并通过评价的激励机制和导向作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大胆推测,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细胞膜功能部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并进一步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课后小结,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写出这堂课的收获、发现或遇到的问题,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感知知识形成,突出重点 八、教学资源与准备

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材料、

教学准备:要预先准备动物的血液稀释液体 九、教学流程图

十、教学过程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的合作分工

一、课程标准要求

1、列举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中已经理解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第二章的学习更进一步地认知了细胞内的化合物,对与细胞的物质组成有了一定的基础。第三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细胞的结构有所了解,有了细胞膜的知识储备,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细胞器内容多,识图难,老师更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强记忆

四、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1)举例说出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1)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教材和辅导资料的补充,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2)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策略设计

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七、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着重介绍系统内怎样进行分工合作,这与各种细胞器有关,因此掌握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及各自的功能是这一节的重点。是后面将要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有丝分裂等知识的基础,也为学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只有切实明确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各细胞器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理解系统的分工合作。本部分内容让学生从新的视角---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为帮助学生理解一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依靠各组分间的协调配合

八、教学资源与准备

课件制作:制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的亚 显微结构模式图等的幻灯片

九、教学流程图

十、教学过程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

3、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二、教学内容分析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内容。本节为细胞结构的最后一节,在前面学习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后续的学习作了铺垫,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遗传的基础,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另外,其中的几个经典实验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

三、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可以看成是初中教材的补充和深入。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以及他们的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脑子中能呈现出细胞亚显微结构的三维图,加深“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四、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能力:(1)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动手制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与统一的观点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

2、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六、教学策略设计

1、课前准备导学提纲,对“资料分析”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在学生与将要传授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归纳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学生理解染色质与染色

体的异同点及关系。 七、设计思想

实施新课程目标,结合“互动—发生式”课堂教学课题,进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主动进行学习;通过互动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的转变

八、教学资源与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读提纲

九、教学流程图

十、教学过程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第二篇: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教学设计1


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案一


【教材分析】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主要包括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等内容。核酸是一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的内容还是学习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实验及适当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加强直观,从感性认识入手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教法分析】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理念,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从进行实验操作入手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利用课件直观表达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除了按《标准》所设定的能力目标(分析、表达、表述、判断、反思、修改)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设计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教学方法】 实验、讲述和讨论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蒸馏水,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温度计,载玻片,盖玻片,大烧杯等实验材料用具。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分子结构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利用“问题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实验观察,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获得感性认识→观察图解,认识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辅助认识)


【教学实施过程】


课后记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通过多处“设障”、“布惑”,将教材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潜移默化地把培养了学生的对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本节课利用了一课时完成,时间有些紧张。关键的因素在于学生实验的熟练程度和对有机化学知识的陌生,由此直接导致实验耗时多或没有得到准确的结果,看DNA的结构式不明就里,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有机化学知识可有适当补充。以“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贯穿教学,从课堂的学生表现来看,学习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程度调动,课堂始终处在一种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之中,学生真正把学习的过程演绎成一个主动探究、自动求知的过程。


更多相关推荐:
生物必修三_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总结)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总结一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实验过程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生物必修三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

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序言植物没有神经系统第一节生长激素的发现1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向光性2达尔文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实验材料金丝雀?草的胚芽鞘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小麦既能够在...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作用1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细胞内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总结,内容附图。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

高二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稳态的概念正常的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由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协调完成稳态的调节机稳制一神经体液免疫...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总结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内液体液细胞外液组织液内环境淋巴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作用1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细胞内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

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总结(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