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范本

时间:2024.5.20

生产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全面了解矿山生产系统和生产工艺过程,培养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对矿山现用的开拓系统、采矿方法进行参观学习,了解采矿生产工艺及其劳动组织等;

3、为采矿方法课程设计收集资料;

4、了解矿山井巷掘进工艺、设备、劳动组织及施工顺序。

二、生产实习内容

1、矿山生产技术报告

对矿山生产进行一般性的全面认识。

听取安全报告、地质报告、采矿方法报告、矿床开拓及井巷掘进报告,对矿山生产进行一般性全面认识(如矿区概况、地质构造、矿体赋存条件、矿区开拓系统、矿井提升运输、通、排、压系统、阶段内矿块布置、矿区所用采矿方法等)。

2、现场参观

通过现场参观,对矿山生产进行全面了解。具体包括:

(1) 地面参观:地表地形、勘探工程、工业场地布置、卷扬机房、扇风机房、选矿厂、废石场、空压机房、火药库、地面运输系统等;

(2) 井下参观:阶段开拓系统,井底车场布置,井下主要开拓巷道布置(竖井、斜井、主要运输巷道等),井下主要硐室(火药库、变电所、水泵房、空压机房等),各种采矿方法、矿柱回采及空区处理等;

(3) 采矿场实习:这是生产实习的重点,对矿山所用的采矿方法、矿柱回采及空区处理等进行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并对某些问题进行较细致的调查分析;

(4) 井巷掘进实习:通过生产技术报告和现场参观了解竖井斜井的延深,平巷掘进的工艺过程和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及其所采用的机械设备,了解采场水平巷道和天井的施工方法等;

(5) 收集有关课程设计的资料。

三、实习时间与日程安排

7月16日:从学校乘车前往弓长岭铁矿;

7月17日:地质、采矿技术报告;

7月18日:安全教育、劳动工资和财务成本报告;

7月19-21日:地表实习;

7月22-24日:井下实习;

7月25-27日:露天矿参观实习;

7月28-30日: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和专题报告;

7月31日:乘车返校;

8月1-2日:初选开拓方案;

8月3-5:日:答疑和撰写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内容

在地表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观了以下的矿山设备:

(1) 卷扬机房。

(2) 主井井塔。

(3) 副井井塔。

(4) 空压站。

(5) 露天排土场。

(6) 斜坡道。

弓长岭地下铁矿

一、矿区一般概况:

弓长岭井下铁矿最早开采始于1909年。1933年,日本人在二矿区开凿了第一口竖井;1938年,又开凿了第二口竖井,采用平硐盲竖井联合开拓方式,利用干式充填法对通洞和后台区的富矿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回采,共采铁矿石1970564吨。

解放初期,矿山在后台沟及通洞区进行开采。1954年以前,利用全面展开式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1954年以后,主要利用房柱式水平分层充填法采矿。1953年7月,根据日伪时期的残存资料以及1950年、1951年的地质勘探资料,由苏联国立矿山企业设计院完成了《弓长岭第二矿区初步设计书》,包括开采、运输、供电、排水、通风等项内容,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设计费用较高,难以适应当时钢铁工业的急迫需要,这项工作未能实施,但它成为弓长岭井下建设的主要依据

二、矿区地质概况:

1、矿体数量及分布情况:

由于热液交代磁铁石英岩而在磁铁贫矿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富矿体。二矿区内共有138条富矿体,主要集中在第六层铁矿中,该层有65条富矿体,占富矿体的77.1%;其次第四层铁矿中有21条富矿体,占富矿体的6.5%;硅质岩层中有29条富矿体,占富矿体的13.5%,第三层铁矿中有19条富矿体,占富矿体的2.5%,其余矿层中富矿极少。

在富矿体中位于第六层铁矿中的RⅠ、RⅡ富矿体规模最大,约占富矿体的73%,其次为赋存于第四层铁矿中的RⅢ富矿体。

富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厚度变化较大,一般2~30m,其中RⅡ赋存于-100m标高以上现已基本采完。

2、矿床成因条件及类型,矿床地质构造,矿床勘探类型:

弓长岭铁矿床是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后期经热液交代富集的磁铁矿床。矿床赋存于太古界鞍山群茨沟组变质岩系中。根据矿石结构构造可划分为:块状磁铁石英岩矿石、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矿石、致密块状磁铁富矿石三种自然类型。按有用矿物成分可划分为:磁铁石英岩、假象赤铁石英岩、磁铁富矿、赤铁富矿四种自然类型。按工业要求可划分为:贫矿(Mp),高炉富矿(Rd),平炉富矿(Rm)三种工业类型。本次设计范围内基本无赤铁型矿石。条带状矿石多为贫矿;块状、致密块状矿石主要构成富矿,大部分集中于第六层铁矿中。

二矿区位于弓长岭背斜北翼,矿区西北至寒岭断裂,东南到30勘探线,全长4850 m,宽750m,面积3.6km2。二矿区又可划分为:东南区(19~30线),中央区(9~19线),西北区(0~9线)。

3、主要矿体产状及赋存条件:

弓长岭井下铁矿有贫、富两种铁矿石。矿区贫矿赋存在两个含铁带内。含矿层总长1600m(中央区范围内),矿体出露最高点为大砬子。矿体总的走向120°~160°,倾向NE,倾角60°~85°,矿区规模最大的为第六铁矿。

矿区富矿集中分布在中央区及西北区的六层铁中,在东南区六层铁中分布零星,而在硅质层中富矿集中。

4、矿石的种类及品位,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矿石的种类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褐铁矿,极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菱铁矿、镜铁矿等。磁铁矿的品位平均是30%。铁矿价格是530元/t。

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所示:

三、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二矿区山脉走向为SE~NWW向,自矿区东南向西北依次是大砬子、中山、茨山、后台、磨石山。大砬子海拔标高586.88m,是矿体出露最高峰,沟谷海拔标高100~280m,比高200~300m。本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761.5mm,雨季为7~9月份,年平均气温8.8℃,冻结深度为1.1m。降雪期为10月~次年3月,最大降雪厚度为0.33m。风速4月份最大,平均3.97m/s,8月份最弱,平均1.8m/s,风向夏季为南风或东南风,冬季为北风或西北风。

矿区位于汤河和兰河之间,汤河发源于区域西南部千山山脉,从矿区西部安平镇附近向西北流过。汤河河床为卵砾石组成,河床宽20~100m,水深几十厘米,常年流水,平均流量为5m3/s,最大流量为144m3/s,最小流量为3.0m3/s,雨季河水暴涨,水深1m。

四、矿床开拓及运输系统概况:

4.1中央区上含铁带

中央区上含铁带采用下盘中央竖井开拓方法,阶段运输巷道上下盘环形布置,通风方式为中央对角式两翼风井布置,中段高度60米。选用10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2m3侧卸式矿车,采用762mm轨距铁路运输。矿岩经中段穿脉溜井装车,经穿脉环到下盘巷道。通过中央石门进入环形井底车场。其中平矿、高炉矿卸入主溜井,经900×1200mm颚式破碎机,由主井箕斗地表157米水平矿仓。经126米平硐溜井,由准轨电机车经岭西站编组运往选矿厂。平炉矿和岩石由主、副井罐笼提升到140米水平,经140米水平平硐分别运往平炉破碎系统及3#桥岩场。

主井内颈8米,原设计为双层双罐笼、双箕斗混合井。其中10吨双箕斗由直颈6米单筒卷扬提升,原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最大提升能力可达150万吨/年。双罐笼由直颈6米双筒卷扬机提升,原设计提升能力为80万吨/年。主井设备原设计为刚性罐道,1965年改为钢绳罐道,经多年使用认定两罐笼间隙小、不安全,于1985年改为加强刚性系数的双罐笼钢绳罐道,20##年,对双层双罐笼改为双层单罐笼加平衡锤。

副井为内颈6米的双层双罐笼,罐笼由直颈5米双筒卷扬机提升,原设计能力为81.5万吨/年,除提升矿石外,还承担人员、设备、材料等的提升任务。20##年,对副井进行改造,把单绳缠绕的的双筒卷扬改成多绳摩擦轮提升机,并把双层双罐笼改为双层单罐笼,设计能力为 万吨/年。

4.2中央区下含铁带

下含铁带的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原设计方案的运输方式为上下盘沿脉环形运输。90年代末期,由于受国内矿山产业普遍萧条的影响,为节省开拓投资,改为下盘穿脉的尽头式布置方式。180米水平的矿石经穿脉聚矿井放至2m3侧卸式矿车,用10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经下盘运输巷翻到两个主溜井,然后从140米水平输出到3#桥贮矿仓内。140米水平的矿石则直接用2m3侧卸式矿车从穿脉聚矿井沿下盘及140米水平平硐巷道运到3#桥贮矿仓内,然后由铁运公司输送到选厂。

4.3西北采区

西北采区的开拓方式为平硐斜井联合开拓,运输巷道采用上下盘沿脉环形布置。其中+110米中段的矿石从穿脉聚矿井放到用2m3侧卸式矿车,然后10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经下盘运输巷、110米水平平硐到地表的新桥,然后由铁运公司输送到选厂,目前,+110米水平的开采已经结束。而+50米水平的矿石则通过斜井先提升到+110米水平,然后再运到新桥。

五、通风系统概况:

弓长岭井下铁矿是大型地下矿,矿体走向长,埋藏深,开采时间长,新旧巷道纵横交错,上下含铁带开采高差大,通风网络极其复杂。一期工程的通风方式为传统的主扇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该种通风方式存在着漏风大、有效风量率低、风流难以控制等问题。1993年,为改善井下通风条件,新增了中央风井(三风井),但一直作为施工井使用,未能投入通风建制。20##年,弓长岭井下铁矿对中央区深井通风系统进行了改造,但由于三风井仍旧作为基建井用于开拓基建提岩使用,加之系统漏风严重,改造后的多级机站系统运行效果不佳,不能解决井下通风问题,矿山继续使用老的主扇系统。20##年初,弓长岭井下矿参照梅山矿通风经验,采用多级机站压抽联合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基本理顺,通风系统由主、副井进风,东南风井、西北风井回风,在各阶段形成了较强的主风流,基本满足基建、生产的需要。

六、供电系统概况:

从耿家变电所采用东西线双回平行线路引入到深井变电所,总降压变电所安装两台10000kVA变压器,电压等级为66/3.15kV,供井下提升、压气、排水、破碎、通风、运输等设备和采场用电。

七、井下排水系统:

井下铁矿目前采用接力式排水系统,-340m和-220m水平设有主要排水泵站和水仓,-100m水平设有接力泵站,即-340m阶段的水经泵站排到-220m阶段水仓内,再经过-220m泵站排至-100m水平接力泵站,由-100m水平接力泵站直接排出地表。排水管路敷设在混合井内。装备ZGC-5×7型泵2台,DK400-22A型泵3台,8DA8×9型泵6台,扬程为183~337.5米,小时排水量为666立方米。

八、采矿方法:

弓矿公司井下铁矿自1949年恢复生产以来,先后推行了“大间隔充填法”、“小间隔充填法”和“浅孔留矿法”,1961年后开始推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和“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目前,主要采用“浅孔留矿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矿石回采。

浅孔留矿法的基本结构参数:阶段高度40~60m,矿块长度50米,间柱宽8m,顶柱厚6m,底柱高12m。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基本结构参数为:阶段高度60m,分段高度12m,崩矿步距1.5m。采用YGZ-90型凿岩机凿岩,炮孔直径60mm,边孔角45°~50°,抵抗线1.5m,孔底距1.5m,炮孔密集系数1.0。采用斗容2.0m3的电动铲运机出矿,回采进路断面3.4×3.0m2。回采进路沿矿体走向布置在矿体内。

弓长岭露天铁矿

一、矿区概述:

弓长岭矿业公司露天铁矿是一座大型露天铁矿,是鞍钢重要铁矿石原料生产基地,也是弓矿公司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基地。矿区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岭东;矿区面积32.5平方公里,正在开采的采区有独木、何家、大砬子三个相对独立的露天采矿场。露天铁矿1958年开始开采,距今有53年历史,是鞍钢重要铁矿石原料生产基地,截至20##年末,累计完成采剥总量83422万吨,矿石20036万吨,其中磁铁矿15110万吨,地质品位为31%,赤铁矿4926万吨,地质品位为27%,矿区内剩余地质储量59297万吨。矿山现有职工1430人,年采剥总量6000万吨左右,矿石生产能力800万吨,其中磁铁矿生产能力为500万吨,赤铁矿生产能力为300万吨。

1、1何家采区情况介绍:

以一矿区为开采对象,是高山采区的深部延伸采区。高山采区从1958年开采,至20##年高山采区基本结束。20##年由中冶北方设计院做了《何家采区扩建400万吨开采工程初步设计》,经矿山与设计部门反复进行能力验证,最后确定采区生产能力为400万t,并由高山采区向何家采区过渡。现执行由中冶北方技术有限公司于20##年制定的《露天铁矿何家采区扩建400万吨/年开采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设计境界内圈定矿量9481万吨,其中磁铁矿8061万吨,赤铁矿1420万吨,圈定岩石量14266万吨,矿岩合计23747万吨,平均剥采比1.50吨/吨,设计规模400万吨/年,服务年限26年,稳产25年,开拓方式采用汽车—铁路开拓运输方案,采矿磁铁矿平均品位29.42%,赤铁矿平均品位31.71%,矿石回收率95%。

1、2独木采区情况介绍:

独木采区自1958年开始小露天开采建设,期间经历多次改扩建,矿石生产规模在120-200万吨/年,现执行由鞍山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于20##年12月制定的《露天铁矿独木露天采区优化开采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本次设计境界内圈定矿量3615万吨,废石量8434万吨,矿岩合计12049万吨,平均剥采比2.33吨/吨,设计规模为200万吨/年,开拓方式采用汽车公路开拓。设计采出矿石平均品位为30.41%,矿石回收率为91%,截止20##年末,独木优化开采设计境界内结存可采矿量约650万吨,按照目前产量规模,仅能维持正常生产3—4年时间,为稳定矿山后续生产能力, 20##年6月,在由鞍钢集团矿业设计研究院制定的《露天铁矿独木外扩设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结束后,于20##年9月开始实施独木外扩,初步在北帮圈定一个矿石量为9532.3万吨,岩石量为36429.6万吨的新采场,设计规模先期为220万吨/年,后期26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41年,稳产36年。

1、3大砬子采区情况介绍:

大砬子采区早期于1992年设计开采,设计规模为100万吨/年,投入生产后,最大年生产能力达55万吨/年,1997年由于弓选厂选别系统由重选改为磁选,大砬子赤铁矿停止开采,期间累计采出赤铁矿119.4万吨。大砬子采区于20##年正式恢复开采,初期执行的是20##年5月由鞍山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制定的《露天铁矿大砬子采区恢复开采工程初步设计》。20##年,开始执行由鞍钢矿业公司设计研究院于20##年2月份制定的《二矿区东南区上含铁带分区露天开采的设计方案》,露天矿与附企中茨铁矿联合开采,设计开采范围为22-30剖线之间,以25剖线为界,中茨开采22-25剖线之间矿体,露天矿开采25-30勘探线之间的矿体,其中大砬子采区开采范围内圈定矿量3796万吨,废石量7909万吨,矿岩合计11704万吨,平均剥采比2.08吨/吨,设计规模200万吨/年,服务年限20年,稳产18年,开拓方式采用汽车公路开拓,采出矿石平均品位27.55%,矿石回收率95%。

二、生产工艺流程:

弓长岭露天铁矿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即穿爆工序、铲装工序、运输工序、排土工序四个工序。

1、穿爆工序:穿爆工序的目的是将难以用机械方法直接采剥的岩体上松动或抛移,使其适合机械挖掘与装运。穿爆工序包括穿孔工作和爆破工作两部分,穿孔工作是为爆破工作提供孔穴,弓长岭露天铁矿采用YZ35牙轮钻机(孔径250mm,孔深14-17m)穿孔,在台阶平台上按一定的布孔参数穿凿垂直炮孔,一般采用矩形或三角形布孔方式;爆破工作则是在已经完成的炮孔内装填矿用炸药进行爆破的过程,一般一次爆破孔数为数十个到数百个不等,采用多排孔大区微差爆破方式,为下一工序—采装工序创造作业条件。爆破所需矿用炸药采用现场炸药混装车完成炸药制造和装药,所装炸药以露天型乳化炸药和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为主,起爆系统为非电毫秒起爆系统,用非电导爆管引爆起爆弹,在起爆孔内爆炸。各个炮孔的起爆是采用地表连接导爆管按一定的网路连接后实施顺序毫秒微差爆破。由于采用国内先进的炸药现场混装工艺技术和国际领先的澳瑞凯高精度导爆管及中继起爆具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炸药生产效率,改善了爆破质量,而且保证了安全,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2、采装工序:它是露天开采的主导工序,是采装设备(一般为电铲和液压铲)挖掘经爆破松动后的矿岩物料装入运输容器(汽车车斗、铁路自卸翻斗车)或移动式破碎机入口;弓长岭露天铁矿主要采掘设备是电铲,它是在设计露天开采境界内自上而下逐台阶(台阶高度12m)按一定的采剥作业参数(主要采区长度、采掘带宽度、工作平盘宽度、台阶高度等)进行采剥作业,包括掘沟及新水平准备工程、开段沟和扩帮开采。作业时,电铲将采剥工作面经过爆破松动的矿岩介质按照设备和工艺技术要求把矿石或岩石装入矿用汽车内,由矿用汽车运输到指定地点。

3、运输工序:它是将采场内的将矿岩物料运搬到指定地点的工艺过程,由于矿山地质地形条件的复杂性,运输往往是整个开采过程中消耗与成本最多的工序。弓长岭露天铁矿采用汽车??铁路联合运输方式,采场内运输全部为汽车运输方式,由矿用汽车将矿石运到指定的矿石倒装场,岩石则由汽车运到排土场。矿石外部运输是由贮矿场倒装电铲将矿石装到60吨铁路翻斗车,用150吨或200吨电机车牵引运到弓长岭选矿厂入选。

4、排土工序:露天开采境界内需剥离的岩土必须排弃到指定的地点,即排土场。弓长岭露天铁矿排土场分布是按照采区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设计并进行排土作业,主要排土场有独木采区的棋盘岭和哑吧岭排土场,何家采区的大阳沟、320排土场、大砬子采区的后台沟排土场,均采用汽车-推土机排土工艺,即汽车将岩土运到排土场作业平台翻卸点后,在指挥工的指挥下一般大部分翻卸到排土阶段底部,少部分留在水平,当本水平堆积的岩土影响排土继续作业时,由推土机将其推送到段下。排土现场作业平台要设置3-5%的反坡,注意土场下沉、滑坡和汽车降段。

三、露天铁矿生产现状:

3.1何家采区:现总量规模2000万吨/年,主要产品为磁铁矿和赤铁矿,年生产能力分别为330万吨、100万吨,合计430万吨。何家采区现分三个区域开采,即何家扩建部位和高山、一山包部位,最高开采标高428m,最低开采标高128m,目前共有9个开采台阶,采区上口尺寸为1460×690m。现有四条贮矿倒装线,分别是248M一、二线,392M、212M倒装线。

3.2独木采区:现总量规模为3000万吨/年,磁铁矿产量规模180万吨/年。开采分为两个区域,分别是独木扩建区域和老采区,其中独木扩建剥岩量为2300万吨/年,至今未形成出矿能力;老采区总量规模700万吨/年,年产磁铁矿石180万吨。目前采区最低标高为92米,最高标高为364米,垂直深度272米,目前共有7个开采台阶。采区西端帮与南端帮已靠最终境界,目前正在剥离北帮与东帮。采场上口尺寸为1580×750m。独木共有一个贮矿倒装线,即244M倒装线。

3.3大砬子采区:总量规模为1350万吨/年,赤铁矿产量规模180万吨/年,开采二矿区25-30剖面线之间矿体。目前是典型山坡露天开采,最高开采标高412M、最低开采标高376M阶段。目前共有4个开采台阶。现有一个贮矿倒装线,即299M倒装线。

更多相关推荐: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姓名:学号:专业:工业工程班级: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XX年6月25日第一篇实习事宜一、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

生产实习报告 工业工程1102

生产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工业工程1102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谢富春刘明伟日期目录一生产实习的目的2二实习相关知识2三生产实习的日记1江麓32平安电气43江滨44海诺电梯和中通电气5四实习中的问题的分析与改进5五生产实习...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目录1实习目的12实习的内容121工作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22工件的构造123工作流程124工序流程1241工位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242工位工作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25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其它问题和解决方案...

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工业工程参观实习报告课程论文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姓名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日期安徽工程大学教务处第页共页工业工程参观实习报告课程论文1实习前言211实习目的212实习意义313实习任务3131任务13...

工业工程 毕业实习报告

《工业工程实习报告》班级:10工业工程一班学号:姓名:实习时间:20##年2月25号3月12号指导老师:成绩:20##年3月15日目录一、实习目的及意义1二、实习要求1三、实习内容1四、实习进程安排2五、公司简…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模板

生产实习报告学院商学院专业10级工业工程指导老师肖吉军老师周清华老师学生学号学生姓名20xx年09月05日评分标准和成绩判定评分标准和成绩判定如下表目录1实习目的12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121实习单位简介122实...

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目录一概要1实习时间及地点2公司简介二实习安排三实习内容1发动机的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2讲座四感受体会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校以培养学生观察问...

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方向生产实习报告

摘要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所进行的专业基本技能的实习也是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习过程中学生深入施工现场接触实际工程较深入地了解了房屋建筑施工...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安徽工程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姓名章邦琳学号3080502236班级工业工程082班指导老师费志敏曹邦平唐娟王志国梁艳叶逊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目录一前言11实习意义12实习目的二概况21实习时间安排22具...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姓名宋湘君学号0801040129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班级工业工程一班实习单位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指导老师张红波刘勤何琼程晓娟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0xx3313邱建春-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姓名邱建春学号学院系管理学院专业工业工程班级061班指导教师李宝珠实习名称生产实习实习单位衢州新国光啤酒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学实习报告前言生产实习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学习环节所以我非常...

工业工程毕业实习报告封面格式(修订版)

工业工程毕业实习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习单位实习时间备注总评成绩评定方法90分及以上为A8089为B7079为C6069为D小于60为E总评成绩审批教师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