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时间:2024.3.31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业者“新梦想”的故事,讲述了"土鳖"黄晓明,"海龟"邓超,"愤青"佟大为从19xx年代到21世纪,30年的大变革背景下,三兄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故事。

其中,“土鳖”黄晓明有“高考失败,泡妞失败,教书失败”的不平,“海龟”邓超则遭遇“出国受挫,事业受挫,野心受挫”的尴尬,“愤青”佟大为历经“姑娘走了,兄弟走了,梦想走了”的悲剧,但他们最终携手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青春的年纪总会豪言壮语,以前自己也一直用“有梦”来标榜自己,觉得有梦想有追求是件特自豪的事。但现在,看着书里、电视里、电影里、生活里麻木不仁的人,现实的利刃终将我曾经的个性,冲动,自信等都抹平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只是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仅存的只是那廉价的自尊心。所以,当我们被周边的环境同化的时候,我渴望能保留最真实的自我,不做作,不浮夸,做最本性的自己。

以前老是抱怨被家人“保护”得太好,束缚、没有自由,没有获得应有的追梦的机会,抱怨被困在小小的牢笼里没机会施展自身的才能。但是,当我看到成东青跪着求自己老母亲借钱供自己第三次高考的桥段时,我才意识到是我错了,是我自己没有去努力争取属于我的机会,是我自己放弃了。

在这部影片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有两句台词:“我不知道成功的公式,但是我知道当你在梦想的前进的道路上感到了曲折,那么你已经走在了成功的笔直的大道上” ;“你只有在纽交所敲钟的时候,才会开始得到他们的尊重 ”。 成功的动力有很多种,但是否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前进动力非常重要。没

有动力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将会使人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决定我自己的前进方向。“思路决定出路”,我想这应该是这部电影中人物创业最根本的出发点。

这三个青年跟八十年代莘莘学子一样,怀抱着一个美国梦。努力攻克英语,考托福,求签证,可结果却是:两个成功,一个被拒。成东青延续失败的命运,眼看两个好友出国完梦,他失望透顶,只有留在燕大任教,却又因在外私自授课,被校方发现,央求悔罪仍被除名,毫无余地的成为一个真正“失败者”。

而美国那边,孟晓峻正要一展抱负,却未料堂堂燕京大学高材生,在美国根本找不着工作,落得在餐馆当侍应助理的命运;王阳签证成功,却因一个一见钟情的美国女孩放弃出国;成东青一无所有,只有偷偷在肯德基办补习班,其独特的自嘲教学法,却渐渐吸引不少学生。他从没想过,被拒签这个人生最失败的挫折,亦是成就他人生中最成功的契机?

此时的电影叙述角度一转,成东青请王阳加入一起办补习班,同时也没有忘了孟晓骏,让他回国强势加盟,正式开办“新梦想”学校。三人凭借个人魅力,包括成东青的自嘲式幽默教学法,孟晓骏的美国经验和签证技巧,以及王阳的创新电影教学,让“新梦想”学校空前成功。

新梦想再扩规模,成东青被媒体和青年塑造成为留学教父,不由自控的散发着一股从土鳖蜕变成领导者的光芒,让孟晓骏看不过去,二人渐貌合神离,王阳左右做人难。时间这东西,能让曾经热烈的感情变得冷淡,也能让热血的友情变得冷静。

孟晓骏远走沈阳,三人的友情面临重重考验。然而现实这个大时代一幕又一幕的对其进行挑战,美国普林斯出版社控告新梦想侵犯版权,又把这三个青年再次凝聚起来,共同面对“新梦想”的困境。

最终,面对美国普林斯出版社和律师的控诉,兄弟三人头头是道,完整的背出美国的有关法律,让控诉者无言以对,达成协议并助“新梦想”上市。中国第一支教育培训股——“新梦想”上市,市值310亿美金。兄弟三人意气风发的走在美国的道路上。此时,全片完。这三个非一般的中国人,成为了大时代下最具代表性,最激励人心的“中国合伙人”。

观看此片之后,我自己的内心也在不停的拷问着自己:“我坚持过自己的梦想吗”?成东青失败了两次,跪着求母亲再给一次机会;用旧版词典学英语学出来的日式英语被人嘲笑的时候,他可以秉烛夜读,坚持读了800本书;他不畏惧病魔,不放弃自己心中所爱,最终赢得自己的爱情;为了与美国人辩论,出国前一个晚上就背好了相关法律。但当我曾有过像成东青的境况时又是怎么做的?我的梦想如今又被遗落在哪?而我现在又能为之做些什么?

年少顽劣时,爱幻想好追梦,一心想改变世界;成年打拼时,多无助和迷茫,思考该不该“被”改变。佟大为说,大多数人做的才是合理的。现在看来,有点道理。 一个人飘在空中久了,难免接收的地气不足,看不到地面上的真实。把身上多余的气泄掉,落在地上的踏实感才是最好的。不如趁着将逝的青春,冲动一把,勇敢一点,把前期功课做足,信心在握,不憧憬,不愿望,朝着目标一步一步的走。

完成自己的梦想是本分,和兄弟姐妹一起完成梦想是幸福。请勇敢,请坚持,请相信,所有的能量,正汇聚成大河, 奔涌而来。而我们,将同舟共济!


第二篇:中国式合伙人观后感


《看见——中国式合伙人》之观后感

一定要跟最信任的朋友开公司,但是一定要把友情锁定在规则和原则的笼子里

——王强

由黄晓明主演的《中国合伙人》在讲述新东方三位创始人的联合创业故事的故事的同时

也展现了中国式的友情与合一。在柴静的访谈中,她用了另外的角度,以更为平和的方式展

现了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在新东方早期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作坊式作业、家族式企业到

现代化企业制度这一过程中三个人的博弈、冲突、忍让、信任与期望。若从企业治理的角度

来看待的这次的访谈的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一.跟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合伙开公司——公司“人合性”的体现

在访谈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样一个古怪的现象:作为新东方老大的要俞敏洪常常

被王强、徐小平指导批评。这个现象背后所体现的却是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三个人之间深

厚的友谊与信任。深受《水浒》和《三国演义》影响的俞敏洪,抱着桃园结义的心找来了当

初他最崇敬,但是性格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两位朋友一起创建新东方。俞敏洪重情,重细节,

而受西方观念熏陶的徐小平和王强则强调规则与原则,认为友情要放在规则与原则的笼子

里。由于个性不同、着重点不同,随着公司的发展,三个人之间的矛盾频发。但是,因为彼

此之间的信任、友情的担当、爱新东方的心和希望新东方发展壮大的共同目标,俞敏洪、王

强和徐小平都不曾真正想过散伙,最终在大大小小的”吵架“中既保存了彼此的友情,也完

成了新东方的发展与蜕变。三人的性格互补不足,但是基于信任,彼此在不断的批评对方的

过程中发现缺点并予以改正。正正是由于王强、徐小平这样敢于指正不足,敢于“唱反调”

的存在,使得新东方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真正发展壮大起来。

二.做好企业的人才配置的同时合理平衡分配股权——友情的定位与利益的分配

在俞敏洪接王强的时候,王强问出了一个极为尴尬,却也是极为现实的问题:如果有一

天我的成就超过你(俞敏洪)了,你还会不会像今天这样欢迎我?这个问题实际上指出一个

问题:新东方是属于俞敏洪一个人的还是属于大家的?王强认为,既然把我找来一起干了,

这就是大家的事,不能是俞敏洪一个人的。在后来的股权分配中:俞敏洪作为第一创始人,

占股45%,王强和徐小平各占10%。在创业之初,俞敏洪采取“三分天下”的做法,自己

做出国英文培训,徐小平做留学咨询,王强做口语,互不干涉,各挣各的。不得不说,这种

做法慢慢形成了完美的产业线,构成新东方早期发展的动力。同时这样“三分天下”的游戏

规则,免除了日后因为利益分配等问题所引发的纠纷与矛盾,把大家的友情限定在这样的规

则中,使得彼此的友情更为简单。由于这样的互不干涉,俞敏洪三人又过上了小时候喜欢的水浒里兄弟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一开始是由于友情合伙,到最后却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渐行渐远,甚至是反目成仇?!理性的定位友情,知人善用,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三.改革家族制,选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框架、完善公司治理程序

俞敏洪等人早期引入亲戚到公司管理层,逐渐出现了包括俞敏洪在内的“四大家族”家族化趋势。对此,王强认为这不利于企业长期规范化发展,“王强对原则绝不让步,他会帮助俞敏洪果断开除犯规的员工,强迫老俞开会时关机,规定教学区不准抽烟,第一个罚的就是俞敏洪的母亲。”最后,这样的问题是在王强和徐小平先后以递交辞职信给予俞敏洪压力使其最终放弃家族制、选择现代企业制而告终。徐小平说,他选择支持王强是因为他支持原则,“因为我支持王强那些对原则的倡导。反家族制,当然要反了,企业的治理的这种程序化,当然要做了。”而“俞敏洪在内心深处认为去家族化是正确和必要的,所以他挽留住了王强。”最终,公司遵循了现代化股份制的管理模式。这让人看到新东方转型过程中的艰难与博弈。友情,不是盲目的,它需要原则和坚持。如果当初徐小平和王强只是带着“哥仨好”的心去做新东方,相信不会有新东方后来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带来的辉煌与持久。

四.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规则的制定——用规则管理公司,监督和制约权力

在寻求企业治理的过程中,俞敏洪、王强和徐小平三人就是在吵架辩论中度过的。因为三人都不懂如何做现代化企业,因此第一次开董事会的时候就闹的不欢而散。那之后关于企业管理的问题,三人更是不停的吵架,而且吵架把技术上的问题上升为火药味很浓的道德审判,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辩论、打架中,友情也没有了。尽管吵成这样,徐小平还是公开说:“他在新东方的使命就是要指导俞敏洪、批判俞敏洪,改造俞敏洪,因为他和王强都认为,在公司内部权力必须有‘监督和制约’的精神,所以要长期扮演老俞的‘唱反调者’。”后来有一次,徐小平因为和俞敏洪吵架,扔下学生不管,触及到底线,俞敏洪召开董事会投票决定徐小平的去留,最后,徐小平被判“出局”。然而,虽然徐小平退出了,他仍然感到很高兴,因为俞敏洪终于学会了用规则来管理公司。而随着俞敏洪这次的爆发,这种公司制度的改革也逐渐迈入正轨了。正如《看见》的主编范铭所说:“三人不依不饶的争吵和辩论中,新东方成功地去除了家族制,实现了股份制,逐渐厘清了规则的界限,慢慢走上了现代化企业的道路,更重要的是,树立了新东方百家争鸣的独特精神气质”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王强和徐小平都以在新东方中可以彼此辩论和坦诚相见而自豪,三

人虽然许多具体的观点和理念不同,但全部把原则看得很重要:“一定要把友情锁定在规则和原则的笼子里”。新东方这“三驾马车”用自身经历像我们诠释了真正的友情是需要更加公开与坦诚的交换意见、彼此交流与尊重、达成共识,共同成长的。

如同王强所说:一定要跟最信任的朋友开公司,但是一定要把友情锁在原则和规则的笼子里。因为和最信任的朋友开公司,才能在不断的辩论与坚守中认识并改正自身的缺点,发展壮大公司。只有把友情限制在规则和原则中,才能不被友情凌驾在理智上,才能既保有友情的同时发展公司。正所谓“人情归人情,数目要分明”,当友情被理性地驯服时,友情才会真正凸显其价值,企业治理才能做到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保护股东们的利益。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关于中国合伙人影评君远1101李玲雪我觉得我被这部电影深深地鼓舞了本身我比较喜欢这三位男主角后来我真正的喜欢上了这部电影本电影我真的说不出哪里好就是让我很振奋让我能够和主人公一起煎熬害怕奋起以至于为了他们的成功...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首先关于本身的情况来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平时看电影也不是特别得多之前在朋友们的影响下去电影院看了致青春当时感觉很不错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电影院的音效还有巨幕的效果都非常的好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他们一个是自视甚高锋芒毕露的海归后代一个是醉心诗词风流倜傥的浪漫骑士一个是不修边幅默默无闻的一大土鳖正是这样各走极端格格不入的三个人在偶然之中建立友谊并创下一段神话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挣钱面子BOSS张涛lt中国合伙人gt观后感作为同样优秀的三个合伙人在创业之初他们的需要是什么是挣钱不断的的挣钱这是他们最必须的虽然都有出国的梦远大的志向但处在衣食住行都不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只有拼命挣钱成东...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我一直比较欣赏陈可辛导演的作品思想深刻富有内涵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往往以小角色的精彩演绎解决大多数人的困扰给人以积极上进的力量把一种正能量铭刻于观看者心中中国合伙人就不失为这样一部电影不仅励志更发...

追逐梦想 观中国合伙人有感

追逐梦想观lt中国合伙人gt有感追逐梦想观中国合伙人有感疲惫了一天周五到家打开电脑看下电影休闲一下中国合伙人新上映的近两个小时的影片里讲述了三个大学同学创业的历程三个主角最经典的评论是这是个激荡三十年关于一个土...

《观中国合伙人》有感

中国合伙人之我的就业观不经意间近两小时的就业指导课在中国合伙人里三个大学生同学的艰辛创业历程与成功逐梦中慢慢结束呆呆地看着那电影中的一幕幕艰辛创业场面我不禁思考梦想是什么新梦想成功在哪里新梦想培训机构培训的不只...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讲述了土鳖黄晓明海龟邓超和愤青佟大为从19xx年代到21世纪30年的大变革背景下三兄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潘磕嫦?适缕渲型帘罨葡?饔懈呖际О芘萱なО芙淌槭О艿牟黄胶9?..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对中国合伙人的最初印象来自于电影院海报上的荧光广告电影的宣传广告完全颠覆了黄晓明邓超佟大为的阳光男孩形象使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浓浓的期待抱着这样的想法在上海的电影院里端着一杯咖啡静静地坐在位置上欣...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500字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500字中国合伙人gt观后感500字一电影中国合伙人gt故事的蓝本不言而喻从剧作上来说它通过抽丝剥茧的细节设置还原了一个39中国梦39的实现过程甘为人下的谦卑态度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趋利避害的实用...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三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青春在光影里流淌梦想在夏日里启航一部励志的电影中国合伙人拉开了80后的光辉岁月也为我们打开了外面的世界电影围绕三个男孩追逐梦想展开那个历经两次高考落...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灵宝实验高中3210班孙梦茜中国合伙人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三人一起开办新梦想学校三人凭借各自的魅力成东青的自嘲式幽默教学方法孟晓骏的美国经验和签证技巧以及王阳的创新电影教学让新梦想空前发展实现中...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