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普通生物学实验报告模板PCR报告

时间:2024.3.20

用PCR扩增的方法鉴别不同物种来源的肌肉

一、特异性目的片段DNA的扩增

实验原理: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 DNA片段的一种方法,为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典型的 PCR 由(1)高温变性模板;(2)引物与模板退火;(3)引物沿模板延伸三步反应组成一个循环,通过多次循环反应,使目的 DNA 得以迅速扩增。其主要步骤是:将待扩增的模板DNA 置高温下(通常为 93℃-94℃)使其变性解成单链;人工合成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在其合适的复性温度下分别与目的基因两侧的两条单链互补结合,两个引物在模板上结合的位置决定了扩增片段的长短;耐热的 DNA 聚合酶(Taq酶)在72℃将单核苷酸从引物的 3’端开始掺入,以目的基因为模板从 5’→3’方向延伸,合成 DNA 的新互补链。

本实验采用物种特异性引物扩增的方法来鉴定 3 中不同物种来源的肌肉。以不同物种来源的动物 DNA 为模板,用物种特异性的引物进行 PCR 扩增,只有在模板和引物的物种相对应的情况下才会有特异性条带的出现,其他条件下都不会出现特异性的条带。应用此方法,可以特异性地检测样品中痕量的特定 DNA 成分。

实验步骤:

1.不同反应体系的配制 按以下体积将各成分分别加入一做好标记的无菌 PCR 管中,配制 50μl PCR 反应体系,注意酶要最后加,加完后将 PCR 管放置在冰上。

2.设定好 PCR 仪的反应程序。将上述混合液稍加离心,立即置 PCR 仪上,盖紧热盖,执行扩增程序。

反应程序为:

预变性 94℃ 5min

变性 94℃ 5s

退火 50℃ 5s 循环 30 次

延伸 72℃ 20s

后延伸 72℃ 5min

3. 反应结束后,终止程序,将 PCR 管从 PCR 仪中取出,放置于 4℃待电泳检测。

二、电泳检测目的片段

实验原理

核酸分子是两性解离分子,在高于其等电点的电泳缓冲液 (pH 8.0-8.3)中,其碱基不解离,而磷酸基团全部解离,核酸分子因而带负电荷,电泳时向正极迁移。

琼脂糖主要是从海洋植物琼脂中提取而来并经糖基化修饰,为一种聚合链线性分子,使用琼脂糖凝胶作为电泳支持介质,发挥分子筛功能,使得大小和构象不同的核酸分子的迁移率出现较大差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简单、快速、通过调整其使用浓度,使得分辨率达到大多实验的要求。因此成为分离、鉴定、纯化核酸分子的常用方法。

实验步骤:

1.称取 2.4 g 琼脂糖,放入一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120 ml 1×TAE 缓冲液,将瓶口用纸盖好,微波炉中高火加热约 40s 直至煮沸,摇动锥形瓶使琼脂糖分散,再重复煮沸 2 次,直到溶液清澈透明,看不到琼脂糖颗粒。

2.将制胶模具装好,插上合适齿孔的梳子,待煮好的琼脂糖温度降到 60℃左右时按照 1:20000 的浓度加入 Golden View。混匀后倒入模具,静置,约 30-45min 后凝胶完全凝固。

3.琼脂糖凝胶完全凝固之后,轻轻地垂直拔出梳子,小心不要将胶孔破坏,将凝胶从模具中取出,放入电泳槽中,添加 1×TAE 缓冲液至刚好没过凝胶(注意 凝胶有样品孔的一端靠近电泳槽的负极)。

4.取 10μl PCR 产物与 2μl 的 6×上样缓冲液混合均匀,加入到凝胶样品孔中,注意每加完一个样品,应更换一个吸头,以防污染,不要碰坏样品孔(注意:加样 前要先记下加样的顺序)。在每排样品孔中留出一个位置加入 5μl 的 marker。

5.加样后的凝胶板立即通电进行电泳,电压 180V,样品由负极(黑色)向正极 (红色)方向移动。电压升高,琼脂糖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降低。当溴酚蓝移动到距 离凝胶下缘约剩 1/3 时,停止电泳。

6.电泳完毕后,取出凝胶,在紫外灯下观察,DNA 存在则显示出绿色荧光条带,采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保存。

实验结果

从左至右第6条带为marker,1-6号试管产品分别对应1、2、3、4、5、8条带

实验分析

本次PCR实验周五组的14组实验全部以失败告终,可能的原因如下:

1. 模板或引物的制备出现问题;配制的镁离子溶液浓度过低;Taq酶变性失活;PCR反应条件控制不当。

2. 忘记加某种成分,比如Taq酶;电泳条件控制不当。

理论结果:

出现两条明显的移动距离不同的条带,再根据加入引物的不同,可以判断出DNA为猪肉或者牛肉,另外一组没有明显条带的为兔肉。

也有可能出现预期没有的条带,原因如下:

引物与靶序列不完全互补;引物聚合形成二聚体;酶的纯度和量把握不准确;加入引物时,没有及时更换枪头,造成样品污染;电泳时上样操作不规范。

虽然本次实验结果不理想,但是我们依然学习到了PCR和电泳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再次感谢老师和助教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篇:清华大学普通生物学笔记


字体颜色及其意义

?? 重要

?? 较重要

?? 一般重要

?? 一般重要

?? 一般

?? 不很重要

?? 不重要

清华大学考研部分科目复习提纲(普通生物学)

第一章 绪论

什么是生命和生物科学

重点:生命的基本特征

为什么学习生命科学

如何学习生命科学

第二章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 为什么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基本共性(重点)

3.原核细胞( procaryotic cell)与真核细胞(eucaryotic cell)

3.1 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遗传结构装置和基因表达的比较 (我的总结,Powerpoint中的答案: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3.2 原核细胞:

比较古细菌与真细菌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3.3 真核细胞

3.3.1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重点)

3.3.2 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各组分的主要功能(重点)

细胞骨架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细胞外基质概念与动物细胞细胞连接的类型、功能

分泌性蛋白合成的信号肽学说,

细胞内蛋白质分选(分选途径)(重点) )

3.3.3 细胞膜

生物膜的功能概述,细胞膜的功能概述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的特点(重点)(我的总结,Powerpoint中的答案:)

物质的跨膜运输(重点)

转运蛋白介导的主动运输(载体蛋白)与被动运输(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钠钾泵(动物细胞)

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质子泵(植物细胞)

间接消耗ATP的协同运输

内吞与外排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3.3.4 细胞增殖与周期调控(重点)

细胞周期的生化事件与检验点(checkpoint),Checkpoints的主要作用

细胞的有丝分裂(mitosis)与减数分裂:比较、分期、染色体变化(重点)

植物与动物胞质分裂的比较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概念、特征、分化的分子机制,“细胞决定”

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干细胞(stem cell)的概念与特征

癌细胞的特征、癌基因(oncogenes)与抑癌基因

3.3.5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比较

细胞凋亡的普遍性和生物学意义

主要名词概念:

细胞: 核小体、核仁、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细胞骨架、细胞外基质、紧密连接、间隙连接、桥粒、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转分化(thansdifferentiation)

第三章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1. 新陈代谢的类型:

自养型与异养型: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异养型

2. 生物催化剂—酶:

酶促反应的特点

酶促反应的作用机制

ATP与生命活动

4. 光合作用(重点):

光反应和暗反应(特别是功能定位)、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5. 生物氧化(特别是功能定位)(重点)

概念与特征、糖酵解与发酵、三羧酸循环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生物氧化产生ATP的统计

6. 图解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联系(重点)

主要名词概念:

代谢: 光反应、暗反应、C3植物、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异养型。

第四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动物体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功能;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糖类、蛋白质、脂类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

分析、理解小肠成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的缘由;

消化系统的进化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呼吸过程的三个连续环节

呼吸的四个环节

呼吸系统的进化

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的运输功能,如何运输O2、CO2, O2和CO2交换的机理

人体血液循环的路径,能绘出示意图

动物运输系统及血液循环系统的演化,心动周期

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血液、组织液、淋巴液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免疫

淋巴系统的功能

为何可以将淋巴系统视为静脉辅助部分?

淋巴细胞的种类

排泄系统

排泄系统的组成

肾单位的结构

尿液生成过程

逆流扩增原理和双溶质原理

排泄系统的演化

神经系统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冲动的传导及其特征

突触的结构与功能

兴奋在突触传递的过程,冲动在神经纤维之间的传递过程

神经递质的定义及辨别依据

脑干的组成及功能

小脑的主要功能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简述神经索

神经系统的演化(我的概括,详尽的概括,更为有条理的概括);

脊椎动脑的进化

(我加的)哺乳动物脑的发育(《普生》、新课程社区网络)、与功能

(我加的)哺乳动物脑的结构(分法1,分法2,分法3),大脑的结构

(我加的)脊髓的结构

内分泌系统

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异同点;

激素的传递方式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激素的分类、基本特征、作用、作用机制和调节机制

第二信使学说及基因调节学说的基本内容

生殖和发育

有性生殖的定义,有性生殖包括哪几个阶段

有性生殖的意义

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清华powerpoint中的总结,但不包括主要特点) 卵的类型(按卵黄分布来分)及所存在的动物

卵裂的基本类型以及所存在动物,全卵裂的类型(根据卵裂球排列形式分)以及所存在的动物

胚后发育

哺乳动物三个胚层各自发育得到的成体组织器官

(我加的)胚泡

主要名词概念:

必需氨基酸 刷状缘酶 消化 吸收 细胞内消化 细胞外消化

心搏 心动周期 静息电位 神经纤维和神经 肺循环 体循环

突触 远距离 神经冲动 动作电位 神经元 尼尔体(Nissl’s bodies) 跳跃传导 Schwann Cell 支持细胞

负反馈调节 边缘系统(The limbic system) 肺通气 肺换气 内呼吸

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排泄 肺活量 神经索

第五章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1.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质体的作用及其类型,液泡的定义及其存在意义

细胞壁的层次,初生壁、次生壁的特点及其化学组成

高等植物体成熟组织的主要类型、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其作用

种子萌发的方式

2. 植物的根、茎和叶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在根、茎结构上的差异(我的总结,进一步整理)

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结构差异

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差异

双子叶植物根、茎次生结构的形成及其组成

比较导管与筛管在形态、构造、功能、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途径及方式

了解根压、蒸腾作用在水的运输中的作用、了解内聚力学说、压力流假说的主要内容

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及其对生理功能的适应

气孔器的结构,气孔开关的机制以及对二氧化碳吸收和水分散失的调节

(我加的)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的基本区别

(我加的)芽的一般结构,芽的类型

(我加的)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叶片结构的特点。

(我加的)如何区别单叶与复叶以及叶轴与小枝

(我加的)“草本植物VS木本植物”

(我加的)水生植物

(我加的)营养器官变态(详细总结)

3. 植物生殖和发育

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必需元素

有性生殖的定义及其主要类型

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重点掌握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及其结构。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了解胚珠、胚孔、胚囊、胚、种子、子房、雌蕊、心皮之间的关系

4. 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的种类、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其主要作用和最基本作用

抑制成熟、侧芽休眠、衰老、块茎形成

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理解长日植物、短日植物的真实含义

掌握被子植物的生活史,认识各阶段的核相变化。

主要名词概念:

纹孔 初生壁 次生壁 导管 筛管 光周期现象 凯氏带 双受精 共质体 质

外体 周皮 胞间连丝 组织 分生组织 次生结构 质体 液泡 胚 胚珠 胚囊 原生质体 木质部 韧皮部 根尖 营养生长 植物激素 光敏色素 筛细胞和筛管

第六章 遗传与进化:

1. 遗传与变异

掌握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 孟德尔定律

掌握孟德尔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基本内容,孟德尔比率表现的前提条件;能够运用孟德尔定律分析动物、植物及人类遗传学中的实际问题。

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掌握连锁与互换定律的基本内容,能够利用运用连锁和互换定律分析遗传学问题。

能够利用两点及三点测交法正确计算连锁基因之间的图距;掌握伴性遗传的基本内容,能够分析位于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特点和系谱特征。

掌握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概念;

4. 基因的本质

掌握DNA是遗传物质的生物学证据;

掌握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和化学组成;

掌握mRNA、tRNA、rRNA主要生物学功能;

掌握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了解基因突变的一般特点,掌握基因突变的两种形式及其突变机理;

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和调控的一般特点和差异,掌握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模型和色氨酸操纵子模型。

人的基因组DNA的碱基对(bp)数和基因数。

5. 生物进化

掌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要点。

掌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基本概念;掌握Hardy-Weinberg定律的基本内容,并运用该定律分析群体中的基因平衡状况;掌握影响群体中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

掌握现代遗传学对物种本质的认识;掌握中性突变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掌握渐变式进化和跳跃式进化的基本概念;

主要名词概念:

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连锁群,图距,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单倍体,单体,三体,巴尔小体,伴性遗传,半保留复制,顺反子,内含子,外显子,密码子简并性,基因突变,转换,颠换,结构基因,操纵基因,调节基因,瓶颈效应,奠基者效应,遗传漂变,中性突变,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表

五界系统分类的主要依据

植物进化过程中的主要线索及重要事件(我的总结,Powerpoint中的答案)

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主要线索及重要事件(我的总结,Powerpoint中的答案)

病毒的主要特点,其有别于其它生物最主要的特征(我的总结,Powerpoint中的答案)

(我加的)衣原体与病毒有何不同?

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原生动物与多细胞动物体内单个细胞的异同点;

真菌

真菌的主要特征,

真菌的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特点和代表种类

粘菌亚界的主要特征

植物

有胚植物、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和维管植物所包括的类群

理解苔藓植物成为过渡型小型植物的缘由

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相比的进步之处

分析说明被子植物成为植物界最繁盛类群的原因

(我加的)藻类植物的特征,藻类的分类

(我加的)苔藓植物主要特征(我加的)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苔藓植物介绍

(我加的)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我加的)种子植物的共同特征

(我加的)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的基本区别

(我加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超详细总结、比较条目及其答案、填空练习)

(我加的)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另一种更详细的概括)

(我加的)被子植物初生性状(原始性状)与次生性状(进化性状)的比较

动物

从系统演化的角度,认识无脊椎动物各门的主要特征、主要类群及代表动物,

能够依据类群的主要特征,分析说明某些类群繁盛的原因(我的较详细的总结)。

两侧对称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的重要适应意义

三胚层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的重要适应意义体腔产生的意义

脊索动物门及其各亚门的主要特征,

脊椎动物亚门各纲的系统演化关系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适应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回答此类问题的思考角度)

羊膜卵及其对适应陆地的意义

后生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哺乳动物的主要进步性特征、主要类群及其代表动物

为什么说上下颌的出现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主要名词概念:

羊膜卵 脊索 神经管 神经索 咽?裂

世代交替 繁殖 生殖 有性生殖 生活史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生态系统:概念、组分及特征

生物群落:食物链及功能类群、生态位、种内与种间关系(重点)

能量转化效率和生态金字塔、生物富集作用

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征(重点)

主要名词概念:

生态: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位、共生、共栖、合作、生态金字塔、生物量、生物富集作用、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

更多相关推荐: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册模板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20xx000000001专业年级20xx级生物技术组别第五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一实验室规则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写出预实验报告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

PCR扩增实验

1、PCR扩增试验原理:利用特异的引物,以重组质粒pGEX-4T-1〔His〕6-C-X为模板扩增X基因。n扩增反应1〕扩增引物2〕模板:重组质粒pGEX-4T-1〔His〕6-C-X3〕PCR反应试剂盒〔购置…

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报告单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年月日练习和使用显微镜实验人员年月日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人员年月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年月日观察人的基本组织实验人员年月日观察草履虫实验人员年月日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人员年月...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标准格式汇总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实验一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目的原理仪器组成操作与结果结果粘贴实验二酶的特异性目的原理操作与结果将以上123号试管置于37水浴箱保温10分钟然后向各管中加班氏试剂20滴沸水中煮沸10...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模板

南江中学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级班学生姓名实验日期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内容附图。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格式

生物实验报告班级姓名组员

刘希伟20xx00140041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质粒DNA的提取纯化及检测姓名XXX学号20xx001400XX年级20XX级生物基地班实验日期20xx年9月16日30日组别6组同组者XX一实验目的1掌握碱变性提取法提取大肠杆菌中质粒DNA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

生 物 实 验 报 告 单 生 物 实 验 报 告 单

生物实验报告单生物实验报告单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格式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生物实验报告单

生物实验报告单生物实验报告单

生物实验报告单

生物实验报告单,内容附图。

生物实验报告模板(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