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广度实验

时间:2024.4.25

记忆广度测试实验

一、实验背景

认知系统的信息储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为当前信息加工的需要而短时储存信息,一般称之为工作记忆;另一种是为以后信息加工的需要而储存信息即所谓的长时记忆。

工作记忆也叫短时记忆和操作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工作记忆是思维过程中结果保持的地方,同时也是知觉系统产生表象的地方。工作记忆的特点:

(1) 信息保持时间很短。保持时间大约是5s—1min .

(2) 记忆容量小。但若在记忆过程中将输入的信息重新编码,使小单位联合成为有实际意义、有关联的较大单位,减少信息中独立成分的数量,即可明显提高短时记忆的广度,增加记忆的信息量。

(3) 对中断的高度敏感。短时记忆极易受干扰,受干扰的程度取决于记忆中存储的信息的多少。

(4)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可被意识

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

二、实验目的

掌握测量记忆广度的基本方法,通过最小变化测量法测量出同学的记忆广度,并将数据进行相互之间的对比以此来加深对短时记忆特点的认识并分析影响记忆广度的因素,同时总结一些提高记忆的方法。

、实验场所

机械楼5楼,人因工程实验室。

四、实验仪器

BD-Ⅱ-407型记忆广度测试仪(Memory Span Tester)适用于心理特点测定中的数字记忆广度试验和提高记忆力的训练。并具有同时测量被试视觉、记忆、反映速度三者结合能力的功能,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测量仪器。

五、实验内容

用最小变化法测量记忆广度:

1. 主试根据需要方便地改变操作内容。按“编码”键,码Ⅰ、码Ⅱ指示灯及选择编码相互转换,相应码Ⅱ灯亮时,表示记忆材料选编码Ⅱ。按“显示”键,计时、计分指示灯及相应显示内容相互转换,计时灯亮时,六位数码管显示计时和计错。按“方式”键,选择顺答方式。

2. 被试按下键盘盒上的回车键“*”, 仪器自动提取一个三位数组。被试见到键盘上回答灯亮时,用键盘按选定方式回答所记忆的数字,回答正确,回答灯灭, 计0.25分,被试再按下回车键,仪器马上又提取下一个数组,再次回答。如 4个数组都答对,计 1分,位长自动+1。按回车键后,仪器提取下一位组的第一个数组。如果回答有错,仪器响一下蜂鸣,答错灯亮,计错一次。被试记不住显示的数码,按下任一数字键,仪器响蜂鸣提示出错,再按下回车键,仪器也马上提取下一组数码。如此循环,直到仪器出现停机长蜂鸣,测试结束。(过程中,每回答错一组数计错一次,被试如连续答错八次,仪器自动停机长蜂鸣,测试中断。)

3. 停机长蜂鸣后,显示实验结果。主试改变显示状态,记录被试测试成绩。

4. 进行完顺答后再进行逆答,分别记录下相关的数据。

六、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表一 被测者顺答的数据

PsI号在6时的数据与实际出现偏差,由于在按测试时仪器莫名的卡死没有反应。据被测者描述,她本人记的很清楚,不会出错。但仪器没有反应了只能再按一个数,仪器发出错误警报,再继续进行后续的测试。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II号的4的数据上,也可能是被测者在用键盘输入时没有完全按到键盘造成的,但实际上被测者都能很清楚的记得看到的数字。

表二 被测者逆答与顺答的数据对比

分析表1数据

排除一些不定因素的干扰,由表1中的顺答数据分析知,人们的记忆广度基本处于8.0—10.0之间,少数人的记忆广度可能超过10.0或是低于8.0。当测试的数据的位数在3—7之间时,很少出现错误,一般都能记得很清楚。到8位数的时候开始出现少量的错误,此后随着位数的不断增加,错误率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超过10位后,人的记忆的广度就变小。

不同的测试者所测得的记忆广度各不相同,但错误的次数都比较相近,而且一般记住的位数较多的记忆广度较大,可见记忆广度的差并不在错误的次数上, 而是在记忆的容量上,信息容量越大,记忆广度越大。所以在小信息量范围内人的短时记忆能力是基本相当的。

不同的人所用的时间也不相同,这与跟被测者输入的速度以及测试中停滞的时间有关。

在顺答的过程中,被测者不自然的会默念所看到的数字,在屏幕显示出数字时复述看到的数字,以防止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

同时大部分人在测试中数字位数较多时会采用分段记忆的方法,例如在数字达到7位左右时会采用5+X的记忆方法。有人采用4+X的方法。也有人会采用一连串记忆的方法,但效果不如分段记忆的好。测试中III号就是用的一连串记忆的方法,而其他人都是采用分段记忆的方法。

另外,被测者的精力集中度也影响到记忆的广度,精力不集中人的记忆能力会有小幅的波动。

分析表2数据

有表二的数据对比分析知,一般人的顺答记忆广度比逆答的要大一些,一般要大将近一点多。逆答的错误次数要比顺答的多,即使是在达到同样的记忆信息量下,而且一般逆答的时间要比顺答的时间长,主要是因为在逆序输入的时候会不自然的把其顺着的顺序模拟一遍,因此会浪费一些时间。逆答的错误不仅仅是因为记不住,还有一些原因是因为在输入的时候把数字的顺序输错,而导致得错误。

综上所述

影响记忆广度的因素有:

1. 记忆的方法,即记忆存储的方法。采用分段记忆或是联想记忆法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2. 被测者本身的精力集中程度。精力越集中,测得的记忆广度也会相应增加。

3. 记忆者本身的一些长期积累的原因造成的思维方式和个人习惯的不同。

提高记忆的方法:

练习使用分段记忆或是练习使用联想记忆法,将短时记忆的容量编码成组块。

练习根据个人的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增强记忆效果。

七、其它

我认为,个人的记忆广度还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不同的外界环境对被测者产生不同的干扰,短时记忆又极易受到干扰,造成记忆中断。

本实验的实验误差,究其影响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被测者的输入情况不确定,难免会出现输入错误。

2. 外界环境的变化,干扰被测者的状态。


第二篇:记忆广度测试实验 实验报告


记忆广度测试实验实验报告

学号:02A14541 姓名:庄加华 日期:2014.11

摘要:

实验以2名大学生为被试,以数字为识记材料。来探究大学生的数字记忆广度

。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数字记忆广度在9-11之间;(2)不同人之间对于顺序、逆序记忆的结果差异较大。

引言:

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记忆作为人大脑的重要功能,在人类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多少位数字对人的记忆是合适的?超过多少位会使记忆受到较大影响?不同顺序下如何调节记忆信息的长度?这些在工业的设计中都要从人的切身体会出发,才能给人更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本次实验将初步探讨这些问题。

方法:

使用BD-Ⅱ-407型记忆广度测试仪(Memory Span Tester),在顺序和逆序两种情况下测被试能记忆的最长数字位数、所用时间、得分和错误次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收集多组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数据:

分析:

1. 根据两位被试在两种测试方式下的平均得分作图如下。

由表中可以大致看出,两名被试顺答的平均分为8.19左右,逆答的平均分为7。此外,大体上顺答的平均分比逆答高约1分左右。不同的人之间存在差异

以及可以发现顺答与逆答的计位数都在10左右。但不同被试之间顺答、逆答的计位数差异较大。有被试顺答比逆答多了几近两位数字,也有被试逆答比顺答的计位数还多。

但数据中,不论哪种答题方式都超过了9,即高于数字记忆广度均值7±2。这个结果是因为后者的测试对象是各个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因此能反映普遍情况,而本次实验的被试都是19岁左右的大学生,因为年龄和平常的学习的关系,得到的结果比普遍情况下的平均值高。

2. 前面两组数据大体反应了本次实验的均值,期间可能存在造成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有:被试的主观因素、周围环境的干扰程度、机器的系统误差等。

根据查阅资料,发现人的数字记忆广度与人的衰老教育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测验的最高成绩在16-19岁组,回归分析表明数字工作记忆广度随年龄的对数呈抛物线变化[2].

结论:

记忆是大脑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次实验选取数字作为记忆信息,在仪器的工作下,检测不同顺序下被试对于数字短时记忆的得分和计位数。从而得知数字记忆广度。

实验中得到的平均记忆广度约为10±1,超过平均的7±2。这个结果可能与被试的年龄、性别、职业有关系。如果需要加以验证,需要寻找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被试进行测试。

实验中顺序对结果的影响明显,但个体差异较大。

除去外在条件因素,测试结果的不同还与被试采用的记忆方式有关系。常见的是复

述策略和组块化策略[3]。

讨论:

本次试验中对于数据的选取尚有不足之处,比如两名被试的性别都是男,只能从一个方面反应实验结果。严格来说,实验还不够严谨,得出的数据不全面。

参考文献:

[1].郭伏、钱省三主编.人因工程学.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2]. 李德明.刘昌等. 数字工作记忆广度的毕生发展及其作用因素. 心理学报:2003.35(1):63~68

[3]. 刘万伦. 大学生数字短时记忆广度及加工策略的研究.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6:89~90

更多相关推荐:
记忆广度测试实验报告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摘要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成为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本实验研究的是测试短时记忆广度实验结果不同位数的刺激之间的记忆广度有显著性...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心理实验报告实验室名称:心理实验室实验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名称: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指导老师:##班级:心理10-2班学号:##学生姓名:##实验日期:20##年10月25日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摘要短时记忆是指信息…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记忆广度测试实验报告姓名徐晗学号02613102被试人徐晨熹张馨予刘韵晗姚之圃徐晗一背景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教科系心理学实验报告

工作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工作记忆广度1引言19xx年Baddeley和Hitch提出了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概念用工作记忆模型代替了原来单一系统的短时存储的概念工作记忆由三个子系统构成一个是中枢执行系统theCentral...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实验室名称:三教八层心理学实验室实验课程:心理学实验实验名称:短时记忆广度指导教师:##实验时间:20XX.11.07.姓名:##班级:心理09-1学号:##题目: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09级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摘…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名称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名称心理学实验室指导老师刘洋班级心理113班姓名张碧学号110724318摘要记忆广度是指按固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后刚刚能够正确立刻再现的刺激...

空间位置的记忆广度实验研究报告

空间位置的记忆广度实验报告杨艳艳上师大应心2班110151247摘要采用计算机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对12名大二心理学系学生的记忆广度进行测量并用excel与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性别差异的问题采用独...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摘要研究首先选择同一学校大二的心理系学生86人并通过实验对被试的短时记忆广度进行测验力图探索该校大二心理学系学生短时记忆广度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位数的刺激之间的记忆广度有显著性差异随着位数的...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之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院系教育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应用心理学姓名李治原学号120xx022实验时间12月2日实验名称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摘要短时记忆的容量称为记忆广度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2个信息组块记忆广度的研究最早是由贾...

听广度与操作广度实验报告

听广度及操作广度实验报告摘要选取30名被试要求他们完成简单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两种反应时任务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不同的实验任务下的操作广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性别的被试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

瞬时记忆实验报告

实验五瞬时记忆1实验简介全部报告法是在被试识记完项目后让其尽量多的再现全部项目以此确定被试的保存量但此法不能用来测量极为短暂的记忆ms级部分报告法再现时只要求被试再现指定的一部分项目再根据这一部分的结果估算保存...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