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建筑开题报告

时间:2024.3.31

开题报告写作提纲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节约能源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长期以来,然而,近年来大量的能源被人类社会无节制地消耗着,并且消费速度不断增长,如图1.I1所示.。

图1.1 过去100多年世界能源消费变化 图1.2 “十五”以来中国能源消费增长情况

全世界很多能源专家预计,到本世界中叶,全球将出现传统能源资源的短缺2。(节能建筑的综合评价及政策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需求的飞速增涨,如图1.21所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快,而建筑行业是一个高能耗产业。因此如何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役能否胜利的关键所在。根据调查,[3]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 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建筑能耗比例最终将上升到3 5%左右。由于能源危机不断加深,建筑节能的紧迫性日益明显。因此大力推广节能建筑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4。尽管发展节能建筑在我国有着非常迫切的要求,但是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太理想。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时期,每年大约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在这个时期的新建建筑以及原有430亿平方米存量城乡房屋建筑中城市房屋建筑面积140.91亿平方米。既有建筑中,只有5%达到节能建筑标准。即使是新建建筑,节能建筑所占比率也未达到20%5。所以我国建筑量不但基础庞大,而且以每年10~20亿平方米的速度不断增加,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建筑比率低,对能源的消耗必将日益增加。

因此大力推广节能建筑项目的开发的意义不言而喻,正如曹海瑛先生说的6普及节能建筑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根本措施,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节能建筑必将遍布祖国大地;建筑节能事业必将欣欣向荣、前景灿烂。

同样的,7李晓辉在一篇报道中引用了邱晓冬的一句话,“节能是一种生活态度,不仅跟国家未来有关系,也涉及到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我们现在所做建筑节能是力图和大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工作,我们要利用自然来服务于我们人类。希望我们的开发商、设计师、施工企业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紧紧抓住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坚信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房地产,科技改变建筑业。通过实践,创造出更多更好建筑产品来,为我市的建筑节能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名称方面

自从1973年发生世界性的石油危机以来,随着人们的认识上的转变,在发达国家节能建筑的说法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叫 “节能建筑”(Energy saving building)【8,字上的意思就是我们所说的节约能源的建筑;随后,节能建筑往往被称为“保持能源的建筑”(Energy conservation building【10)强调能够保持能源,减少热损失建筑;上世纪90年代后被普遍称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建筑”(Energy efficiency buildings【11,12),。意即,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建筑用能利用效率。在我国,现在仍然统称建筑节能,但其含义显然包含了第三层意思。因此,建筑节能就是要在保证和提高建筑舒适性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节能技术、理念方面

1952年,德国塑料贸易交易会上首次出现了保温隔热制品。其中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板材凭借其质量轻,隔热性好,隔音性优,耐低温性强,低吸水性等诸多优点,开始被应用于建筑屋面。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提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理念。70年代早期的世界能源危机的发生激发起了全球性的“节能热”,其中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业,被认为必须改变生产和发展模式。自此,各种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便在“节能建筑”理念的倡导下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体系已逐步完善,尤其是在英、法、德、日、加拿大等国,节能技术和产品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发达国家通过充分利用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已使得建筑能耗在传统能耗基础上继续降低了70%~80%;有些国家甚至提出了零能耗、零污染、零排放的建筑新理念英国绿色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将在2020 年让所有非住宅建筑物实现“零碳排放”13。英国绿色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将在2020 年让所有非住宅建筑物实现“零碳排放”。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也陆续推出降低贷款利率、减税等政策鼓励开发商建造节能建筑[14]

(二)国内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我们国家的建筑节能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直到1986年,我国才由建设部颁布实施了第一部旨在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行业法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节能率要求-30%。1995年12月,建设部又发布了第二个节能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节能率要求50%。1993年又出台了一部规范旅游旅馆建筑节能设计的《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指导全国节能的大法,也是中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立法依据,对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必将进一步促进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15]。20##年建设部76号令颁布后,寒冷及严寒采暖地区开始建造节能率为50%的采暖居住民用节能建筑16。北京在20##年10月1日开始实行65%的节能标准,最近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首届国际只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未来将出台多项政策,以鼓励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17

可以说我国很早救认识到节能建筑的重要意义,对节能问题的探讨也进行了很长时间。但由于基本国情以及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对节能建筑认识上少了将近30年的时间。因此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13正如柏乃宁和姚李华在某篇文章中说的我国的节能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不仅体现在节能建筑的量上还体现在质上。首先我国节能建筑占建筑面积总量比例很小。其次由于技术等原因现有节能建筑本身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节能建筑成本过高,外墙面砖脱落。因此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二)前沿发展情况

1.相关领域现阶段已有主要研究理论、观点、技术、方法述评

(1)节能技术方面

1)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是指在不破坏和影响建筑的外观与结构情况下,在建筑上设计与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使太阳能热水系统成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同时达到节能和满足使用功能的目的。如果去掉太阳能装置,整个建筑就将被拆掉。18

2)地源热泵技术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由于政府对热泵产业的扶持,对电能与其他能源的价格关系进行调整等措施,以及热泵技术的进步等因素,地源热泵技术更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19。地源热泵对节能减排所做的贡献不仅仅在于节约了电能,还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缓解了建筑对有机能源的需求,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2)相关领域已有观点

如果节能建筑只思考绿色技术在单个建筑中的运用,不与周围环境相适应,那其实是一种“伪节能”。在日前举行的中德可持续城市发展都市论坛“建筑中的生态节能”专场上,专家提出,屋顶绿化等技术目前在我国没有收到理想效果。节能措施本身也会有污染,使用不慎,反倒浪费。20(节能建筑不等于绿色技术“堆砌物” 日期:20##-04-29 作者:马丹;李晓清 来源:新民晚报)

黄敏强[21]分析了制度和技术对建筑节能实施的重要性,他分析了如何利用一些技术使建筑节能在日常生活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让人们认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以及所能带来的益处进而加快建筑节能的实施

2.引出自己研究的内容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研究节能建筑节能建筑在我国推广的问题,通过对节能建筑在我国推广所遇到的各种障碍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推动节能建筑在我国的普及。

三、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一)论文提纲

节能建筑项目开发对策研究
一、节能建筑的概念
二、我国节能建筑项目开发现状
三、我国节能建筑项目难以广泛推广的原因分析
(一) 我国节能建筑相关技术还不成熟
(二) 民众节能意识欠缺
(三)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三、促进节能建筑项目开发的对策
(一) 推广建筑节能示范工程
(二) 形成成本优势引导节能建筑从示范走向市场
(三)以节能建筑项目开发适应低碳经济的需求

(四) 健全建筑节能标准和法律规范


四、结论与讨论

(二)各部分内容间的逻辑关系

本文将采用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即“三段式”结构。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一些数据以及一些理论现状提出我国现阶段节能建筑项目开发发展缓慢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节能建筑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则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研究过程:搜集研读资料→确定选题→拟定研究大纲→资料筛选整理→系统分析性研究→分步骤逐项研究→结论与建议→论文初稿→论文修改定稿。本篇论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有统计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根据有关数据分析我国我国节能建筑项目开发现状。文献分析法是根据相关参考文献分析节能建筑项目开发不能全面推广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措施,以达到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节能建筑的目的。

五、论文完成的计划与进度安排

对于论文完成的计划与进度安排,完全按要求进行,各个阶段的时间与任务安排如下表所示:

六、参考文献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5一359

[2]朱国建,对当代节能建筑的思考[J],今日科苑,2009,(18),126页

[3] 途逢样,21世纪初建筑节能展望,新型建筑材料,2001,(1)

[4]负英伟,吴香国,范丰丽.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8(1):62一65.

[5]沈天文.工程造价在绿色建筑建设中的作用[J].福建建筑, 2008(5):110-112

[6]曹海瑛 节能建筑现状与发展前景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6(33)123-125

[7]马新民 建筑节能:离我们渐行渐近[N] 锦州日报2008 年10 月13日 (A02)

[8]Alan K Meier observed energy saving from appliance efficiency standards[J].energy and buildings,1997,26(2):111-117

[9]Santamouris M, Bslaras C A, Dascalaki E, Argiriou A, Gaglia A.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retrofitting potential in Hellenic hotels[J].energy and buildings 1996,24(1):65-75.

[10]Semih,Soner,Selin,Enenrgy assessment for the Antalya Region hotels in Turkey[J] Enenrgy&Buildings,2006,38(8) 964-971

[11]Tiwari,Piyash Energy efficiency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India[J] Building and Environgment,2001,36(10) 1127-1135

[13]柏乃宁,姚利华 对我国节能建筑发展的探析[J] 城市管理 2008(4)

[14]王亚亮,世博引爆低碳建筑新潮流 新华社 20##-04-27 14:26

[15]马丽华 节能建筑现状与发展前景探索[J] 煤矿现代化 2006(2)

[16]于家兴 节能建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辽宁建材 2005(4)

[17]张伟 中国节能数字遭遇数字障碍 ]安家关注 2005(5)

[18]周锦辉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强制性应用的激励政策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20##-10

[19]WARNELOV J .Ground-coupled heat pump market and prospects in Europe[A].7th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conference on heat pumping technologies[C].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2002:365-375.

[20]马丹,李晓清 节能建筑不等于绿色技术“堆砌物”[N] 新民晚报 20##-04-29

[21]黄敏强.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J]改革与开放,2009(7):114要按照估计标准格式书写,标注到论文里。

五、基本要求

1.阅读文献资料的总份数一般不少于 20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 5 篇,要提供 5 篇与论文密切相

关的核心参考文献全文。

2.开题报告一般应在 4000字以上。

3.开题报告应条理清楚,文字通顺。

4.格式要求

格式要求见以前《开题报告格式要求》 。

5 开题报告作为中间成果,属于必考环节,要认真对待。


第二篇:绿色节能建筑


在建筑领域中,为追求“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的基本精神,节能技术的发展和绿色建筑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进行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价值,融入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并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方法的目的是调整房地产结构、转变建筑和经济部门的增长方式,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原理在于节约利用和循环使用能量,从而促进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它所体现的是中国目前在生产发展、富裕生活和良好环境上坚持其健康发展方式。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过程中节能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这个方法是构成一种基本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在建筑领域中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和低利润所产生的问题, 对于传统建筑和建材工业的改革与升级来说,它是种战略工作,能够促进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事业。

一. 有关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工程已完成

在19xx年,北部地区民用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标准是中国能源有效工作的地标。差不多二十年后,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 目标为节省50%能量的节能设计标准体系已经成立;

(2). 有关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实施的法律制度原则上建立了;

(3). 节能建筑的技术支持系统已经成立;

(4). 节能建筑的几个试点项目已经在中国节能建筑领域起到了主要作用;

(5).通过国际合作,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已经进入了中国。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城市地区共有320万平方米的节能建筑,节约10.94万吨标准煤,减少了223.26万吨碳排放。

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了,绿色建筑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北京宪章,这个已经发布在19xx年北京举办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20届世界建筑师公约上,其明确要求, 在新的世纪可持续发展是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工作标准。在发展绿色建筑领域中国已经做了了不起的工作:绿色建筑的关键技术研究已经发展;“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已经设置,在办公楼、高校和机构图书馆、城市社区、农村住房和其它类型的建筑上许多实践已经实施。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认识的欠缺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国家能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要把节能和绿色建筑摆在战略层次上,。

(2). 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强大的法律法规的缺

国家政策一直偏向有工业和交通的节能上,而绿色节能建筑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强大的法律法规、制定办法。在中国没有可运行的奖惩的方法来促使所有的利益党派参与节约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的现行法律法规,。民用建筑节能建设部颁发的作为部门规定的设计标准缺乏号召力。

(3)。缺乏新技术、新材料、新配件,新设计和管理模式的沟通平台。

在西方发达国家,节能和绿色建筑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某些国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低能耗。系统地把那些成功的经验和技术引进到中国,将有助于中国推广节能和绿色建筑和传播有关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管理模式。

(4)。标准和规范的体系尚未形成。

住宅建筑设计的节能的相对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 三个气候地区接连执行节能50%的标准,但公共、工业建筑的标准尚未颁布的综合标准体系,为建筑节能、土地、水及资料效率和环境保护尚未建立。

(5)。有效的行政监管框架不到位。

重要性尚未附属于政府行政功能相关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绿色建筑。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监管软弱是无效的。在一些地方,管理甚至失去了控制。

(6)。在城市里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被浪费严重。

如今,通过维持煤为主要能源,中国城市仍然是不合理的能源结构。高品质的能源,例如天然气和其他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都很少用于建筑。目前,2亿平方米的新住房建造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每年在中国,超过80%的是那些与高能消费。在40亿平方米的现有建筑物,其中95%以上的是那些与高能消费。施工单位的能耗在中国地区两至三倍于发达国家。这造成大量能源的负担和严重污染环境,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低利用率等问题,土地资源严重的水污染和高消费的建筑材料。

在横线上.发展的主要任务节能和绿色建筑

指导思想发展节能和绿色建筑是,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行业,大力开展活动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效率包括能源、土地、水及材料的发展和带动节能和绿色建筑。

摘要思路:

1。推动这项工作从各个方面包括、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传播措施,解决hard-nut问题在科学和技术等。

2。为了规范的全部过程,建立一个项目从规划、设计、审查、监督、图纸、施工完成后,检查核对,允许销售维修。

3。对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能源、土地、水及资料效率以及环境保护。

4。使用工作方法的特色根据分类指导,促进全面、区域协调和实施,通过划分不同的阶段。

5。鼓励全社会的介入,除了政府、设计单位、组织审查图纸、构造函数,主管、质量监督机构、开发商、物业管理企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目标:

通过整体宣传活动,到20xx年的总体目标将会实现,即升级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多数现存的建筑就结束了,所有的新建筑将会节省65%的能量。同时,东部地区被鼓励去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的节能环保;动态均衡的区域和整体保存土地权时,预计将持续;节水率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可改善和利用率30%以上的比较目前水平;总消费量的irrenewable资源由新建筑可以下降了超过30%如今金额。

到20xx年,一级的资源的节约,在中国建筑部门预计方法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目前。令人瞩目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一定能实现,可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显著提高。 主要措施:

1。建立和健全的政策和监管框架的开发智能和绿色建筑,

2。完善技术标准支持系统的智能和绿色建筑,

3。建立有效的行政调控系统的开发智能和绿色建筑,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训和宣传活动。

目前,要把交换平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智能和绿色建筑是极其紧迫。“首届国际研讨会的智能和绿色建筑技术及首届国际博览会对技术和产品的智能和绿色建筑”,将于今年3月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由本部门共同把国内外和有关部门为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在中国绿色建筑的。我们正在做的努力使会议一年一度的伟大的国际赛事,与权威、前瞻性和广泛的特点。先生,我们的部长是小王Guangtao组委会主席,我是执行总监,先生,我们周赣芝原副部长和成员为两个主任书院的学术指导委员会Conferece。主办者建设部、科技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和工业部门的联合王国,房屋署的加拿大人,建设部门、建设发展新加坡委员会的印度。会议的五个主题如下:

1。整体设计理论、方法和案例的智能和绿色建筑,

2。对建筑物的智能化技术;

3。产品和技术的能源效率;

4。绿色生态的技术;

5。技术和设备的绿色建材。

到目前为止,准备工作已经完成。2000名参与者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致力于领域的节能和绿色建筑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参加会议。它不仅提供了有力的推动了发展智慧型,绿色建筑在中国,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相关推荐:
建筑设计开题报告范本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校内校外迄止时间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20xx年1月14日

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毕业设计是一个总结性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系统地融汇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本教学环节要加深学生对所...

建筑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贵州民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学年级贵州民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贵阳市金阳新区五星级酒店设计学院专业建筑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填表日期20xx31023456789毕业论文设...

土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例(房建方向)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

建筑设计开题报告范本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校内校外迄止时间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20xx年1月14日

建筑学开题报告

XX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IIIIII

20xx建筑开题报告范文

20xx建筑开题报告范文建筑开题报告范文一课题名称广西南宁地区南宁至宁明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课题来源自选项目课题类型工程设计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专业一课题的意义南宁地处广西南部偏西北回归线以南座落在四面环山的小盆...

建筑工程类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写作要求须就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方法论文总体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公开及书面报告开题报告参考1引言工程建设领域实行招标投标制是为了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通过市场的作用优化各种相关资源的...

土建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所在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工程管理设计论文题目南通纺院新区图文信息中心施工20xx年1月6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

开题报告 范文

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生班级指导教师所在系部专业名称无锡市某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工程学院年月日说明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

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潍坊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技术分析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建筑工程技术20xx级1班学生姓名张凯学号20xx09260023指导教师20xx年月日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开...

样本-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班级电本074姓名司凯伦

建筑开题报告范文(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