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习题

时间:2024.4.13

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质点

1.定义:

2.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

二.参考系: 定义:                              参考系的选取:

三.坐标系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21、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

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   C、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3、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4、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B.运动方向可能不同 

C.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而在另一参考系则可能为曲线   D.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第二节时间与位移

一.时刻与时间间隔

时刻:                                   时间间隔: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早上6 h起床

 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 h 35 min从天津西站发车

2、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                                位移:

2.路程:大小与初末位置及运动轨迹有关。      位移:大小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

注意:1.只有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2.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可能等于零,但路程一定不为零。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标量和矢量

1.标量:                                2.矢量:

1、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  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2、在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   B.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 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 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

D.位移是矢量,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3、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3

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的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3.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  cm/s

4.性质:  矢量:大小: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方向: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5.平均速率与瞬时速度

①平均速度与时间间隔和位移相对。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②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注意: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6.速率(标量):      平均速率=s/t     平均速度=x/t    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

(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B.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D.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2、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3、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4、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5、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米/秒    B.在第3、4秒内平均速度是3.5米/秒

C.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米/秒    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6、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       C.600m/s是瞬时速度       D.600m/s是平均速度

7、下列运动,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小钢球到最高点时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例如雨滴下落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例如急速刹车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8、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s时,质点回到原点           

D.s时,质点回到原点

9、火车从车站出发治平直铁轨行驶,在某段位移的前位移的平均速度是;中间的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最后位移的平均速度是,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有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l)两物体何时相遇?

    (2)在甲停止前两物体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

11、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km/s。


第二篇: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复习与习题与答案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       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

(2)    位移—时间关系式:

(3)    位移—速度关系式: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

 

                        

                

                            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       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

1.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加速度

(1)       逐差法

(2)v—t图象法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t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单项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C.早上6 h起床

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 h 35 min从天津西站发车

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

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5、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7、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的路程,接着以v2=20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则v1应为(      )

A.24 km/h                                                B.34 km/h

C.35 km/h                                                D.28 km/h

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为2m/s2, 它的意义是(    )

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

 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

9、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10、在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

B.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 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 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        的距离

D.位移是矢量,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B.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移相等, 则物体一定匀速直线运动

C.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位移1m, 则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m / s

D.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的位移1m, 则1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1m / s

12、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13、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14、甲、乙两物体沿一直线同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

       所示,在时刻,下列物理量中相等的是(     )

A.运动时间     

B.速度

C.位移                    

D.加速度

15、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米/秒

       B.在第3、4秒内平均速度是3.5米/秒

       C.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米/秒

       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习题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选择题:

1.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图2—18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3.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

A.5s                                B.7s                         C.9s                             D.3s

4.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   )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5.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2 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在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

A.4 m                                                     B.36 m

C.6.25 m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 s=4t+2t2,st的单位分别为m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4 m/s与2 m/s2                                                                                   B.0与4 m/s2

C.4 m/s与4 m/s2                                                                                   D.4 m/s与0

9.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 m/s,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  )

A.6 m                       B.8 m                   C.4 m                   D.1.6 m

10.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1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12.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2—1所示,则

图2—1

A.乙比甲运动的快

B.2 s乙追上甲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

13、如图3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

    A.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B.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向南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北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

离一定越来越大

15.汽车正在以 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    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 = - 6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                 (    )

      A.9.67m           B.3.33m               C.3m              D.7m

16.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各知识点分析与答案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考点一: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全面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1理解图象的含义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理想化模型2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物体的影响可忽略例如平动转动质量很小体积很小的物体二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

高一物理必修一_人教版_知识点总结修改

阳光家教网高一物理学习资料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阳光家教网高一物理学习资料阳光家教网高一物理学习资料阳光家教网高一物理学习资料阳光家教网高一物理学习资料阳光家教网高一物理学习资料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任一时刻物体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知识点总结 超完整 加随堂小练习!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按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是否相同可以将运动分为平动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和转动物体上各点以某一点为轴运动按照物体的运动轨...

高一物理必修一_人教版_知识点总结修改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期末总复习考试重点内容曲线运动动量功和能机械振动一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速度沿轨迹切线方向fangxiang加速度方向fangxiang沿合外力方向指向轨道内侧物体做曲线运...

高一物理必修一_人教版_知识点总结修改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修改txt你无法改变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无法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改变生命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定义有质...

高一物理必修一_人教版_知识点总结修改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1从St图象中可求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8786更新时间20xx2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