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期末考试《计算机控制技术》范围总结1

时间:2024.3.31

第一章

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定义: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业控制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

工作原理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2.实时控制决策;3.实时控制输出。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答:实时: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亦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失去了控制的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线方式(联机方式):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连接,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

离线方式(脱机方式):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相连,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做相应操作的方式。

第二章

1、PC104总线:

答:PC104是一种专门为嵌入式控制而定义的工业控制总线,PC104实质上就是一种紧凑的IEEE-966,其信号定义和PC/AT基本一致,但电气和机械规范却完全不同,是一种优化的、小型、堆栈式结构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2、RS485总线:

答:RS-485为半双工工作方式,只需一对平衡差分信号线,RS-485电路结构是在平衡连接的电缆上挂接发送器、接收器或组合收发器,且在电缆两端各挂接一个终端电阻用于消除两线间的干扰。

3、采样保持器的原理和作用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模拟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为什么?

答:采样/保持器: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时,从启动转换到转换结束输出数字量,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在这个转换时间内,模拟信号要基本保持不变.如果输入信号变化较快(频率较高),就会引起较大的转换误差.要防止这种误差的产生,必须在A/D转换开始时将输入信号的电平保持住,而在A/D转换结束后又能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能完成这种功能的器件叫采样/保持器.

原因:为了提高模拟量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以适应某些随时间变化较快的信号的要求,可采用带有保持电路的采样器,即采样保持器(为了防止在A/D转换之前信号就发生了变化,致使A/D转换的结果出错,因而采用采样保持器来使得信号维持一段时间)。

?不是所有的模拟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因为采样保持器是为了防止在A/D转换之前信号就发生了变化,致使A/D转换的结果出错,所以只要A/D转换的时间比信号变化的时间短就不需要。

4、基于RS-485串行总线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系统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答:基于RS-485总线可构成下图所示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系统,其中可编程控制器(PLC)、智能调节器、智能远程I/O模块的等装置大都具有RS-485总线,可作为测控系统的从站,实现控制功能;PC或IPC作为系主站,并配有RS-232/485转换器,实现对系统定的监控与管理。

5、什么是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如何抑制?

答:串模干扰:指叠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噪声。抑制方法:①如果串模干扰频率比被测信号频率高,则采用输入低通滤波器来抑制高频率串模干扰;如果串模干扰频率比被测信号频率低,则采用高通滤波器来抑制低频串模干扰;如果串模干扰频率落在被测信号频谱的两侧,则应用带通滤波器。②当尖峰型串模干扰成为主要干扰源时,用双积分式A/D转换器可以削弱串模干扰的影响。③对于串模干扰主要来自电磁感应的情况下,对被测信号应尽可能早地进行前置放大,从而达到提高回路中的信号噪声比的目的;或者尽可能早地完成模/数转换或采取隔离和屏蔽等措施。④从选择逻辑器件入手,利用逻辑器件的特性来抑制串模干扰。

⑤采用双绞线作信号引线的目的是减少电磁感应,并且使各个小环路的感应电势互相呈反向抵消。

共模干扰:指模/数转换器两个输入端上公有的干扰电压。抑制方法:①变压器隔离

②光电隔离③浮地屏蔽④采用仪表放大器提高共模抑制比。

第三章

1、讨论多轴步进驱动控制技术和多轴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各有何特点?并分别列举设计或应用实例。

答:多轴步进驱动控制技术: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的机电式数模(D/A)转换器。在开环数字程序控制系统中,输出控制部分常采用步进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步进电动机控制线路接受计算机发来的指令脉冲,控制步进电机作相应的转动,步进电动机驱动数控系统的工作台或刀具。特点:步进电机的转动是一步一步进行,每输入一个脉冲电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通过改变脉冲频率和数量,即可实现调速和控制转动的角位移大小,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其最小步距角可达0.75°,转动、停止、反转反应灵敏、可靠。应用举例:三轴步进电动机控制

多轴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输出量能够以一定精确度跟随输入量的系统。

伺服系统的作用在于接受来自上位控制装置的指令信号,驱动被控制对象跟随指令脉冲运动,并保证动作的快速和准确,这就要求高质量的速度和位置伺服。基本要求:(1)稳定性好(2)精度高(3)快速相应性好 特点:精确地检测装置;有多种反馈原理和方法;高性能的伺服电动机;宽调速范围的速度调节系统

第四章

1、某系统的连续控制器设计为

试用双线性变换法、前向差分法、后向差分法分别求取数字控制器D(z),并分别给出三种方法对应的递推控制算法。

解: 双线形变换法:把

代入,则

前向差分法:把代入,则

后向差分法:把代入,则

2、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式,设采样周期T=0.2s。

解:

把T=0.2S代入得

位置型

增量型

第七章

1、组态:

答:含义:使用工具软件对计算机及软件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使计算机或软件按照预先设置的指令,自动执行指定任务,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态功能可分为两个主要方面,即硬件组态和软件组态。硬件组态常以总线式(PC总线或STD总线)工业控制机为主进行选择和配置。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是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通用过程控制软件 。组态工作是在组态软件支持下进行的,组态软件主要包括:控制组态、图形生成系统、显示组态、I/O通道登记、单位名称登记、趋势曲线登记、报警系统登记、报表生成系统共8个方面的内容。

2、看门狗:

答:由于操作者不可能一直监视系统,这就需要一个独立于CPU之外的监视系统,在程序陷入死循环时,能及时发现并自动复位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监视定时器,它的定时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定时时间到,产生中断或产生溢出脉冲,使系统复位

3、数字滤波:

答:所谓数字滤波,就是通过一定的计算或判断程序减少干扰在有用信号中的比重。故实质上它是一种程序滤波。

与模拟滤波器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数字滤波是用程序实现的,不需要增加硬设备,所以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2)数字滤波可以对频率很低(如0.01HZ)的信号实现滤波,克服了模拟滤波器的缺陷。

(3)数字滤波器可以根据信号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滤波方法或滤波参数,具有灵活、方便、功能强的特点。

数字滤波算法:算术平均值法、中位值滤波法、限幅滤波法、惯性滤波法

4、线性变换公式:

答:Y=(Ymax-Ymin)(X-Nmin)/(Nmax-Nmin)+Ymin 。Y表示参数测量值,Ymax表示参数量程最大值,Ymin表示参数量程最小值,Nmax表示 Ymax对应的A/D转换后的输入值,Nmin表示量程起点Ymin对应的A/D转换后的输入值,X表示测量值Y对应的A/D转换值。

第八章

1、DCS:

答:分布式控制系统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 DCS)也称集散控制系统。DCS综合了计算机(Computer)技术、控制(Control)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Commmunication)技术即4C技术,利用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而自治、综合协调的原则,将测控系统分为分散过程控制级、集中操作监控级和综合信息管理级,构成一分级分布式控制系统.

体系结构通常为三级。第一级为分散过程控制级;第二级为集中操作监控级;第三级为综合信息管理级。

特点:(1) 硬件积木化(2) 软件模块化(3) 控制系统组态(4) 通信网络的应用(5) 可靠性高

2、FCS:

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 Control System,FCS)是随着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信息集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现场总线是连接工业过程现场仪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点的串行通讯网络,与控制系统和现场仪表联用,组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5种典型的现场总线:CAN、Lonworks、ProfiBUS、HART、FF。

现场总线的体系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现场通信网络 ?现场设备互连 ?互操作性 ④分散功能块 ⑤通信供电 ⑥开放式互联网

第一章

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定义: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业控制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

工作原理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2.实时控制决策;3.实时控制输出。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答:实时: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亦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失去了控制的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线方式(联机方式):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连接,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

离线方式(脱机方式):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相连,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做相应操作的方式。

第二章

1、PC104总线:

答:PC104是一种专门为嵌入式控制而定义的工业控制总线,PC104实质上就是一种紧凑的IEEE-966,其信号定义和PC/AT基本一致,但电气和机械规范却完全不同,是一种优化的、小型、堆栈式结构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2、RS485总线:

答:RS-485为半双工工作方式,只需一对平衡差分信号线,RS-485电路结构是在平衡连接的电缆上挂接发送器、接收器或组合收发器,且在电缆两端各挂接一个终端电阻用于消除两线间的干扰。

3、采样保持器的原理和作用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模拟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为什么?

答:采样/保持器: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时,从启动转换到转换结束输出数字量,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在这个转换时间内,模拟信号要基本保持不变.如果输入信号变化较快(频率较高),就会引起较大的转换误差.要防止这种误差的产生,必须在A/D转换开始时将输入信号的电平保持住,而在A/D转换结束后又能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能完成这种功能的器件叫采样/保持器.

原因:为了提高模拟量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以适应某些随时间变化较快的信号的要求,可采用带有保持电路的采样器,即采样保持器(为了防止在A/D转换之前信号就发生了变化,致使A/D转换的结果出错,因而采用采样保持器来使得信号维持一段时间)。

?不是所有的模拟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因为采样保持器是为了防止在A/D转换之前信号就发生了变化,致使A/D转换的结果出错,所以只要A/D转换的时间比信号变化的时间短就不需要。

4、基于RS-485串行总线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系统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答:基于RS-485总线可构成下图所示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系统,其中可编程控制器(PLC)、智能调节器、智能远程I/O模块的等装置大都具有RS-485总线,可作为测控系统的从站,实现控制功能;PC或IPC作为系主站,并配有RS-232/485转换器,实现对系统定的监控与管理。

5、什么是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如何抑制?

答:串模干扰:指叠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噪声。抑制方法:①如果串模干扰频率比被测信号频率高,则采用输入低通滤波器来抑制高频率串模干扰;如果串模干扰频率比被测信号频率低,则采用高通滤波器来抑制低频串模干扰;如果串模干扰频率落在被测信号频谱的两侧,则应用带通滤波器。②当尖峰型串模干扰成为主要干扰源时,用双积分式A/D转换器可以削弱串模干扰的影响。③对于串模干扰主要来自电磁感应的情况下,对被测信号应尽可能早地进行前置放大,从而达到提高回路中的信号噪声比的目的;或者尽可能早地完成模/数转换或采取隔离和屏蔽等措施。④从选择逻辑器件入手,利用逻辑器件的特性来抑制串模干扰。

⑤采用双绞线作信号引线的目的是减少电磁感应,并且使各个小环路的感应电势互相呈反向抵消。

共模干扰:指模/数转换器两个输入端上公有的干扰电压。抑制方法:①变压器隔离

②光电隔离③浮地屏蔽④采用仪表放大器提高共模抑制比。

第三章

1、讨论多轴步进驱动控制技术和多轴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各有何特点?并分别列举设计或应用实例。

答:多轴步进驱动控制技术: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的机电式数模(D/A)转换器。在开环数字程序控制系统中,输出控制部分常采用步进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步进电动机控制线路接受计算机发来的指令脉冲,控制步进电机作相应的转动,步进电动机驱动数控系统的工作台或刀具。特点:步进电机的转动是一步一步进行,每输入一个脉冲电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通过改变脉冲频率和数量,即可实现调速和控制转动的角位移大小,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其最小步距角可达0.75°,转动、停止、反转反应灵敏、可靠。应用举例:三轴步进电动机控制

多轴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输出量能够以一定精确度跟随输入量的系统。

伺服系统的作用在于接受来自上位控制装置的指令信号,驱动被控制对象跟随指令脉冲运动,并保证动作的快速和准确,这就要求高质量的速度和位置伺服。基本要求:(1)稳定性好(2)精度高(3)快速相应性好 特点:精确地检测装置;有多种反馈原理和方法;高性能的伺服电动机;宽调速范围的速度调节系统

第四章

1、某系统的连续控制器设计为

试用双线性变换法、前向差分法、后向差分法分别求取数字控制器D(z),并分别给出三种方法对应的递推控制算法。

解: 双线形变换法:把

代入,则

前向差分法:把代入,则

后向差分法:把代入,则

2、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式,设采样周期T=0.2s。

解:

把T=0.2S代入得

位置型

增量型

第七章

1、组态:

答:含义:使用工具软件对计算机及软件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使计算机或软件按照预先设置的指令,自动执行指定任务,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态功能可分为两个主要方面,即硬件组态和软件组态。硬件组态常以总线式(PC总线或STD总线)工业控制机为主进行选择和配置。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是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通用过程控制软件 。组态工作是在组态软件支持下进行的,组态软件主要包括:控制组态、图形生成系统、显示组态、I/O通道登记、单位名称登记、趋势曲线登记、报警系统登记、报表生成系统共8个方面的内容。

2、看门狗:

答:由于操作者不可能一直监视系统,这就需要一个独立于CPU之外的监视系统,在程序陷入死循环时,能及时发现并自动复位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监视定时器,它的定时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定时时间到,产生中断或产生溢出脉冲,使系统复位

3、数字滤波:

答:所谓数字滤波,就是通过一定的计算或判断程序减少干扰在有用信号中的比重。故实质上它是一种程序滤波。

与模拟滤波器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数字滤波是用程序实现的,不需要增加硬设备,所以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2)数字滤波可以对频率很低(如0.01HZ)的信号实现滤波,克服了模拟滤波器的缺陷。

(3)数字滤波器可以根据信号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滤波方法或滤波参数,具有灵活、方便、功能强的特点。

数字滤波算法:算术平均值法、中位值滤波法、限幅滤波法、惯性滤波法

4、线性变换公式:

答:Y=(Ymax-Ymin)(X-Nmin)/(Nmax-Nmin)+Ymin 。Y表示参数测量值,Ymax表示参数量程最大值,Ymin表示参数量程最小值,Nmax表示 Ymax对应的A/D转换后的输入值,Nmin表示量程起点Ymin对应的A/D转换后的输入值,X表示测量值Y对应的A/D转换值。

第八章

1、DCS:

答:分布式控制系统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 DCS)也称集散控制系统。DCS综合了计算机(Computer)技术、控制(Control)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Commmunication)技术即4C技术,利用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而自治、综合协调的原则,将测控系统分为分散过程控制级、集中操作监控级和综合信息管理级,构成一分级分布式控制系统.

体系结构通常为三级。第一级为分散过程控制级;第二级为集中操作监控级;第三级为综合信息管理级。

特点:(1) 硬件积木化(2) 软件模块化(3) 控制系统组态(4) 通信网络的应用(5) 可靠性高

2、FCS:

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 Control System,FCS)是随着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信息集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现场总线是连接工业过程现场仪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点的串行通讯网络,与控制系统和现场仪表联用,组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5种典型的现场总线:CAN、Lonworks、ProfiBUS、HART、FF。

现场总线的体系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现场通信网络 ?现场设备互连 ?互操作性 ④分散功能块 ⑤通信供电 ⑥开放式互联网

第一章

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定义: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业控制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

工作原理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2.实时控制决策;3.实时控制输出。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答:实时: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亦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失去了控制的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线方式(联机方式):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连接,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

离线方式(脱机方式):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相连,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做相应操作的方式。

第二章

1、PC104总线:

答:PC104是一种专门为嵌入式控制而定义的工业控制总线,PC104实质上就是一种紧凑的IEEE-966,其信号定义和PC/AT基本一致,但电气和机械规范却完全不同,是一种优化的、小型、堆栈式结构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2、RS485总线:

答:RS-485为半双工工作方式,只需一对平衡差分信号线,RS-485电路结构是在平衡连接的电缆上挂接发送器、接收器或组合收发器,且在电缆两端各挂接一个终端电阻用于消除两线间的干扰。

3、采样保持器的原理和作用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模拟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为什么?

答:采样/保持器: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时,从启动转换到转换结束输出数字量,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在这个转换时间内,模拟信号要基本保持不变.如果输入信号变化较快(频率较高),就会引起较大的转换误差.要防止这种误差的产生,必须在A/D转换开始时将输入信号的电平保持住,而在A/D转换结束后又能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能完成这种功能的器件叫采样/保持器.

原因:为了提高模拟量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以适应某些随时间变化较快的信号的要求,可采用带有保持电路的采样器,即采样保持器(为了防止在A/D转换之前信号就发生了变化,致使A/D转换的结果出错,因而采用采样保持器来使得信号维持一段时间)。

?不是所有的模拟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因为采样保持器是为了防止在A/D转换之前信号就发生了变化,致使A/D转换的结果出错,所以只要A/D转换的时间比信号变化的时间短就不需要。

4、基于RS-485串行总线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系统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答:基于RS-485总线可构成下图所示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系统,其中可编程控制器(PLC)、智能调节器、智能远程I/O模块的等装置大都具有RS-485总线,可作为测控系统的从站,实现控制功能;PC或IPC作为系主站,并配有RS-232/485转换器,实现对系统定的监控与管理。

5、什么是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如何抑制?

答:串模干扰:指叠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噪声。抑制方法:①如果串模干扰频率比被测信号频率高,则采用输入低通滤波器来抑制高频率串模干扰;如果串模干扰频率比被测信号频率低,则采用高通滤波器来抑制低频串模干扰;如果串模干扰频率落在被测信号频谱的两侧,则应用带通滤波器。②当尖峰型串模干扰成为主要干扰源时,用双积分式A/D转换器可以削弱串模干扰的影响。③对于串模干扰主要来自电磁感应的情况下,对被测信号应尽可能早地进行前置放大,从而达到提高回路中的信号噪声比的目的;或者尽可能早地完成模/数转换或采取隔离和屏蔽等措施。④从选择逻辑器件入手,利用逻辑器件的特性来抑制串模干扰。

⑤采用双绞线作信号引线的目的是减少电磁感应,并且使各个小环路的感应电势互相呈反向抵消。

共模干扰:指模/数转换器两个输入端上公有的干扰电压。抑制方法:①变压器隔离

②光电隔离③浮地屏蔽④采用仪表放大器提高共模抑制比。

第三章

1、讨论多轴步进驱动控制技术和多轴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各有何特点?并分别列举设计或应用实例。

答:多轴步进驱动控制技术: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的机电式数模(D/A)转换器。在开环数字程序控制系统中,输出控制部分常采用步进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步进电动机控制线路接受计算机发来的指令脉冲,控制步进电机作相应的转动,步进电动机驱动数控系统的工作台或刀具。特点:步进电机的转动是一步一步进行,每输入一个脉冲电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通过改变脉冲频率和数量,即可实现调速和控制转动的角位移大小,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其最小步距角可达0.75°,转动、停止、反转反应灵敏、可靠。应用举例:三轴步进电动机控制

多轴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输出量能够以一定精确度跟随输入量的系统。

伺服系统的作用在于接受来自上位控制装置的指令信号,驱动被控制对象跟随指令脉冲运动,并保证动作的快速和准确,这就要求高质量的速度和位置伺服。基本要求:(1)稳定性好(2)精度高(3)快速相应性好 特点:精确地检测装置;有多种反馈原理和方法;高性能的伺服电动机;宽调速范围的速度调节系统

第四章

1、某系统的连续控制器设计为

试用双线性变换法、前向差分法、后向差分法分别求取数字控制器D(z),并分别给出三种方法对应的递推控制算法。

解: 双线形变换法:把

代入,则

前向差分法:把代入,则

后向差分法:把代入,则

2、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式,设采样周期T=0.2s。

解:

把T=0.2S代入得

位置型

增量型

第七章

1、组态:

答:含义:使用工具软件对计算机及软件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使计算机或软件按照预先设置的指令,自动执行指定任务,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态功能可分为两个主要方面,即硬件组态和软件组态。硬件组态常以总线式(PC总线或STD总线)工业控制机为主进行选择和配置。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是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通用过程控制软件 。组态工作是在组态软件支持下进行的,组态软件主要包括:控制组态、图形生成系统、显示组态、I/O通道登记、单位名称登记、趋势曲线登记、报警系统登记、报表生成系统共8个方面的内容。

2、看门狗:

答:由于操作者不可能一直监视系统,这就需要一个独立于CPU之外的监视系统,在程序陷入死循环时,能及时发现并自动复位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监视定时器,它的定时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定时时间到,产生中断或产生溢出脉冲,使系统复位

3、数字滤波:

答:所谓数字滤波,就是通过一定的计算或判断程序减少干扰在有用信号中的比重。故实质上它是一种程序滤波。

与模拟滤波器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数字滤波是用程序实现的,不需要增加硬设备,所以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2)数字滤波可以对频率很低(如0.01HZ)的信号实现滤波,克服了模拟滤波器的缺陷。

(3)数字滤波器可以根据信号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滤波方法或滤波参数,具有灵活、方便、功能强的特点。

数字滤波算法:算术平均值法、中位值滤波法、限幅滤波法、惯性滤波法

4、线性变换公式:

答:Y=(Ymax-Ymin)(X-Nmin)/(Nmax-Nmin)+Ymin 。Y表示参数测量值,Ymax表示参数量程最大值,Ymin表示参数量程最小值,Nmax表示 Ymax对应的A/D转换后的输入值,Nmin表示量程起点Ymin对应的A/D转换后的输入值,X表示测量值Y对应的A/D转换值。

第八章

1、DCS:

答:分布式控制系统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 DCS)也称集散控制系统。DCS综合了计算机(Computer)技术、控制(Control)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Commmunication)技术即4C技术,利用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而自治、综合协调的原则,将测控系统分为分散过程控制级、集中操作监控级和综合信息管理级,构成一分级分布式控制系统.

体系结构通常为三级。第一级为分散过程控制级;第二级为集中操作监控级;第三级为综合信息管理级。

特点:(1) 硬件积木化(2) 软件模块化(3) 控制系统组态(4) 通信网络的应用(5) 可靠性高

2、FCS:

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 Control System,FCS)是随着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信息集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现场总线是连接工业过程现场仪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点的串行通讯网络,与控制系统和现场仪表联用,组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5种典型的现场总线:CAN、Lonworks、ProfiBUS、HART、FF。

现场总线的体系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现场通信网络 ?现场设备互连 ?互操作性 ④分散功能块 ⑤通信供电 ⑥开放式互联网

第一章

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定义: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业控制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

工作原理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2.实时控制决策;3.实时控制输出。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答:实时: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亦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失去了控制的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线方式(联机方式):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连接,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

离线方式(脱机方式):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相连,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做相应操作的方式。

第二章

1、PC104总线:

答:PC104是一种专门为嵌入式控制而定义的工业控制总线,PC104实质上就是一种紧凑的IEEE-966,其信号定义和PC/AT基本一致,但电气和机械规范却完全不同,是一种优化的、小型、堆栈式结构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2、RS485总线:

答:RS-485为半双工工作方式,只需一对平衡差分信号线,RS-485电路结构是在平衡连接的电缆上挂接发送器、接收器或组合收发器,且在电缆两端各挂接一个终端电阻用于消除两线间的干扰。

3、采样保持器的原理和作用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模拟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为什么?

答:采样/保持器: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时,从启动转换到转换结束输出数字量,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在这个转换时间内,模拟信号要基本保持不变.如果输入信号变化较快(频率较高),就会引起较大的转换误差.要防止这种误差的产生,必须在A/D转换开始时将输入信号的电平保持住,而在A/D转换结束后又能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能完成这种功能的器件叫采样/保持器.

原因:为了提高模拟量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以适应某些随时间变化较快的信号的要求,可采用带有保持电路的采样器,即采样保持器(为了防止在A/D转换之前信号就发生了变化,致使A/D转换的结果出错,因而采用采样保持器来使得信号维持一段时间)。

?不是所有的模拟输入通道中都需要采样保持器,因为采样保持器是为了防止在A/D转换之前信号就发生了变化,致使A/D转换的结果出错,所以只要A/D转换的时间比信号变化的时间短就不需要。

4、基于RS-485串行总线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系统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答:基于RS-485总线可构成下图所示的主从分布式测控系统,其中可编程控制器(PLC)、智能调节器、智能远程I/O模块的等装置大都具有RS-485总线,可作为测控系统的从站,实现控制功能;PC或IPC作为系主站,并配有RS-232/485转换器,实现对系统定的监控与管理。

5、什么是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如何抑制?

答:串模干扰:指叠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噪声。抑制方法:①如果串模干扰频率比被测信号频率高,则采用输入低通滤波器来抑制高频率串模干扰;如果串模干扰频率比被测信号频率低,则采用高通滤波器来抑制低频串模干扰;如果串模干扰频率落在被测信号频谱的两侧,则应用带通滤波器。②当尖峰型串模干扰成为主要干扰源时,用双积分式A/D转换器可以削弱串模干扰的影响。③对于串模干扰主要来自电磁感应的情况下,对被测信号应尽可能早地进行前置放大,从而达到提高回路中的信号噪声比的目的;或者尽可能早地完成模/数转换或采取隔离和屏蔽等措施。④从选择逻辑器件入手,利用逻辑器件的特性来抑制串模干扰。

⑤采用双绞线作信号引线的目的是减少电磁感应,并且使各个小环路的感应电势互相呈反向抵消。

共模干扰:指模/数转换器两个输入端上公有的干扰电压。抑制方法:①变压器隔离

②光电隔离③浮地屏蔽④采用仪表放大器提高共模抑制比。

第三章

1、讨论多轴步进驱动控制技术和多轴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各有何特点?并分别列举设计或应用实例。

答:多轴步进驱动控制技术: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的机电式数模(D/A)转换器。在开环数字程序控制系统中,输出控制部分常采用步进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步进电动机控制线路接受计算机发来的指令脉冲,控制步进电机作相应的转动,步进电动机驱动数控系统的工作台或刀具。特点:步进电机的转动是一步一步进行,每输入一个脉冲电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通过改变脉冲频率和数量,即可实现调速和控制转动的角位移大小,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其最小步距角可达0.75°,转动、停止、反转反应灵敏、可靠。应用举例:三轴步进电动机控制

多轴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输出量能够以一定精确度跟随输入量的系统。

伺服系统的作用在于接受来自上位控制装置的指令信号,驱动被控制对象跟随指令脉冲运动,并保证动作的快速和准确,这就要求高质量的速度和位置伺服。基本要求:(1)稳定性好(2)精度高(3)快速相应性好 特点:精确地检测装置;有多种反馈原理和方法;高性能的伺服电动机;宽调速范围的速度调节系统

第四章

1、某系统的连续控制器设计为

试用双线性变换法、前向差分法、后向差分法分别求取数字控制器D(z),并分别给出三种方法对应的递推控制算法。

解: 双线形变换法:把

代入,则

前向差分法:把代入,则

后向差分法:把代入,则

2、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式,设采样周期T=0.2s。

解:

把T=0.2S代入得

位置型

增量型

第七章

1、组态:

答:含义:使用工具软件对计算机及软件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使计算机或软件按照预先设置的指令,自动执行指定任务,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态功能可分为两个主要方面,即硬件组态和软件组态。硬件组态常以总线式(PC总线或STD总线)工业控制机为主进行选择和配置。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是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通用过程控制软件 。组态工作是在组态软件支持下进行的,组态软件主要包括:控制组态、图形生成系统、显示组态、I/O通道登记、单位名称登记、趋势曲线登记、报警系统登记、报表生成系统共8个方面的内容。

2、看门狗:

答:由于操作者不可能一直监视系统,这就需要一个独立于CPU之外的监视系统,在程序陷入死循环时,能及时发现并自动复位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监视定时器,它的定时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定时时间到,产生中断或产生溢出脉冲,使系统复位

3、数字滤波:

答:所谓数字滤波,就是通过一定的计算或判断程序减少干扰在有用信号中的比重。故实质上它是一种程序滤波。

与模拟滤波器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数字滤波是用程序实现的,不需要增加硬设备,所以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2)数字滤波可以对频率很低(如0.01HZ)的信号实现滤波,克服了模拟滤波器的缺陷。

(3)数字滤波器可以根据信号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滤波方法或滤波参数,具有灵活、方便、功能强的特点。

数字滤波算法:算术平均值法、中位值滤波法、限幅滤波法、惯性滤波法

4、线性变换公式:

答:Y=(Ymax-Ymin)(X-Nmin)/(Nmax-Nmin)+Ymin 。Y表示参数测量值,Ymax表示参数量程最大值,Ymin表示参数量程最小值,Nmax表示 Ymax对应的A/D转换后的输入值,Nmin表示量程起点Ymin对应的A/D转换后的输入值,X表示测量值Y对应的A/D转换值。

第八章

1、DCS:

答:分布式控制系统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 DCS)也称集散控制系统。DCS综合了计算机(Computer)技术、控制(Control)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Commmunication)技术即4C技术,利用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而自治、综合协调的原则,将测控系统分为分散过程控制级、集中操作监控级和综合信息管理级,构成一分级分布式控制系统.

体系结构通常为三级。第一级为分散过程控制级;第二级为集中操作监控级;第三级为综合信息管理级。

特点:(1) 硬件积木化(2) 软件模块化(3) 控制系统组态(4) 通信网络的应用(5) 可靠性高

2、FCS:

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 Control System,FCS)是随着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信息集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现场总线是连接工业过程现场仪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点的串行通讯网络,与控制系统和现场仪表联用,组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5种典型的现场总线:CAN、Lonworks、ProfiBUS、HART、FF。

现场总线的体系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现场通信网络 ?现场设备互连 ?互操作性 ④分散功能块 ⑤通信供电 ⑥开放式互联网

更多相关推荐: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课程总结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内容总结第1章绪论11简述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史12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结构和特点13计算机控制与常规控制主要不同点在哪里14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画出方框图15什么叫做动态系统...

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

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517去了东区做完了两个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这门课算是落下了帷幕这门课虽然结束了但这门课里面所讲述的内容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将是意义深远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自动控制技术但是这门课更多的是包含了自动控制技...

新 计算机控制技术知识点总结

1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简称工业控制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量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2实时控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按已...

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

例某系统用镍铬镍铝热电偶测温先将温度4001000的范围按每60一段划分为10段各段用直线近似折线上各折点的TE值如表所列某时刻测得热电势Ex3466mV由该热电偶的分度表可直接查出其相应温度Tx834例某系统...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给计算机控制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然而设计一个...

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

第一章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实时决策控制: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分析处理,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控制行为。?实时控制输出: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控制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

计算机控制技术历年试卷习题总结

1PID控制算法中积分分离法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改进方法是什么答问题的提出偏差较大时积分的滞后作用会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引起较大的超调并加长过渡过程尤其对时间常数较大有时间滞后的被控对象更加剧了振荡过程改进方法偏...

计算机控制技术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1目录绪论3控制系统建模3系统结构4最小拍算法5大林算法8算法比较12总结13参考文献132基于最小拍算法和大林算法的电阻温度炉的炉温控制系统设计比较选择绪论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以电子技术...

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论证报告

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论证报告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特征俞加明显而其中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作为高科技有重要组成部分说明它的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密切相...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发展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发展一概述在近1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无论是在系统硬件成本还是在计算速度和存贮容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面向用户的编程语言也大大简化了同时由于采用了更多的可靠...

20xx级计算机控制技术班自查自检宿舍的工作总结

20xx级计算机控制技术班自查自检宿舍的工作总结11月份以班长为主要负责人全体班干部及各宿舍长为成员组织对本班所有宿舍开展一次自查自检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增强内部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查到同学们没有违规校外租房住宿和经...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陕西理工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陕西理工学院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题目交通灯院系电气工程系班级自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时间20xx112220xx12101陕西理工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摘要31引言42总体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