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实习报告 紫竹院实习报告 马甸公园实习报告 三天园林设计实习报告

时间:2024.5.2

                        颐和园实习报告

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世界之最”这是颐和园在园林界中的地位,由此不难看出其拥有的价值。10月11号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颐和园。

在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的她真山真水的大气以及她厚重的历史沧桑感。这里只有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这里有沧桑的历史,能让你体会到它的厚重,能让你想象以前人们生活的方式。

颐和园是供皇家休闲的别院,在这里休闲的同时皇帝还会在这里办公。我把颐和园分为两个区,办公区和休闲区。办公区主要是宫廷建筑,以仁寿殿为主,这里的建筑是以对称的形式来布局的这样的布局形式更能显示皇家的庄严与肃穆。

下图是仁寿殿

站在它的前面你会有一种压迫感,这是皇家用来压人的

休闲区又分为前山前湖和后山后湖两个部分。前山前湖所占比例最大,作为开敞空间,大体量的水景和万寿山的结合,很好的展现了皇家园林的雄伟与壮丽。后山后湖作为皇上主要生活区,树木稳郁,幽静淡雅,有良好的私密性,为皇上的舒适生活提供了保障,同时又与前山前湖的开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图为前山前湖部分。

颐和园中有一处园中园-----谐趣园。谐趣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子,更是昆明湖后湖的收尾。谐趣园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后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等,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在谐趣园中,以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来强化这种轴线关系。以涵远堂为中心,在其东西南北四向轴线上都有建筑,其南饮绿亭隔湖相望,为呼应关系。南北轴线上由南向北有洗秋、饮绿、涵远堂、霁清轩。东西轴线上由东向西有知春堂、兰亭、涵远堂、瞩新楼。谐趣园的独特性让人们感觉的舒适有特色。

下图为谐趣园

谐趣园俯视图。

下图是谐趣园一角

   

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它很好的体现出了皇家园林的华贵和精致。整个园林依照固有的山水地形加以改造,构成了它本身的大框架。又通过建筑的精巧布局使得全园非常的有秩序。利用多种手法使得园中景色丰富,空间变化多样,给人以多视角的赏景视线。这些在颐和园自身都非常好的体现出来了。

作为学习园林的我们,颐和园绝对是我们应该去认真体味、认真学习、认真感受的典范之做。我们应该不仅仅被它的华丽所吸引,更应该认真而细致的去品味它美丽外表之后的创作思路和艺术手法,去严谨的探究和思考其中的原理,然后总结、归纳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我们专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实。这正是我们此次实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通过这次实习,不仅真实体会了皇家园林空间格局的合理性,同时学习到了各种园林的造景手法,也为我们今后的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及优秀范例。

      上图是颐和园的一角,很美。在这里采用自然式的布景方式,植物与石头都自然摆放,让人看得很舒服。在这里等你石头还有让人休息的作用。

               紫竹院实习报告

紫竹院简介:

紫竹院公园(The Black Bamboopark)位于北京首都体育馆西侧。北面与北京舞蹈学院很近,东面与国家图书馆很近,地铁9号线,地铁4号线到达国家图书馆站。古时紫竹院这里原是一片低洼的湿地,元代郭守敬在高梁河上游开挖长河时,形成蓄水湖,成为北京重要的水源之一。明清时期湖边曾建“福荫紫竹院”,后已破败。1953年建为公园,仍以“紫竹院”名之。
  紫竹院公园占地47.35万平方米,其中水面15.89万平方米,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的基本格局,是一座翠涌芳岛,篁映碧波,以竹取胜,以竹为景的自然山水园林。分为绿毯诗韵、青莲岛、明月岛、筠石苑等景。公元三世纪时,这里是高梁河的发源地,系燕京水源之一。明代万历五年(1577年),在湖北岸兴建紫竹院庙宇,为万寿寺的下院。全园占地14公顷,其中水面占11公顷。园中有大小湖泊三个,两座小岛,五座拱桥把湖、岛、岸连在一起,桥、廊、亭、榭,点缀其间,紫竹院公园以竹景取胜。过去传说观音菩萨居住在南海紫竹林,这里一建有供奉观音的寺庙而得名。共栽有10余种竹子,16万余株,成为一座以水景为主,以竹景取胜,深具江南园林特色的大型公园。 1999年开通的京城到颐和园水上旅游线,这里是必经之路。 健身旅游赏景的好地方。景点级别:AAA.

  下图是紫竹院平面图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以及园中绿毯诗韵、青莲岛、明月岛、筠石苑等景观。

紫竹院是以竹为主题立意的一个院子,并布置大片竹景。里面的植物以自然式的布置方式来布置的,并精心的设置里面的各种建筑与园林小品。

 图为紫竹院的竹

紫竹院是一个免费的公园,里面设施相对齐全,但是没有体育设施(或许我没有看到)。没有体育设施就无法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其功能相对的不太健全,因此里面老年人较多。休闲的人多,运动的人少。

在此次的实习中,老师着重强调了座椅要怎么设置才最合适,才让人们感到舒服;水体要怎么才更美,路和堤坝怎么做走起来才舒服。

    途中的堤坝是紫竹院设计中不足的地方。路和堤坝离得太远,离得太高,让想亲水的游客无法亲水。没有好好的利用这河里的水,浪费了。我们在这里可以有喝水来造景。

            马甸公园实习

10月13日我们是在马甸公园实习。马甸公园很小,但是很精致,马甸公园位于北京市北三环马甸桥西北角,东临八达岭高速,西至冠城园小区,南接北三环中路,北望北土城西路。规划用地南北长700米,东西宽80~160米,总用地面积为8.6公顷。是三环附近最大的以运动为主题的休闲公园。马甸公园建成于20##年,包括中心动感广场、亲水广场、欢乐谷、趣味活动区、场地活动区、器械活动区等多处活动场所。

从图上可以看出马甸公园很小,很狭长。位于交通干道旁,周围有大量的居民区和办公单位,人很多,所以公园设置在这里很合适,也很实用。

公园的设施齐全,分区合理,功能齐全。我认为这是设计很好的公园。在我心里最好的公园是设施齐全,功能健全的公园,能为各个年龄段服务的公园。而马甸公园中心动感广场、亲水广场、欢乐谷、趣味活动区、场地活动区、器械活动区和体育运动区等多处活动场所,能,满足老、中、青、少、以及儿童等年龄段的人,所以设计的很好。

在马甸公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公园功能要健全,设施要齐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上图是儿童娱乐区

图为亲水区


第二篇:颐和园实习报告


赏皇家园林之典范,学园林造景之手法

--颐和园实习报告

赏皇家园林之典范,学园林造景之手法

--颐和园实习报告

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是依照原有的瓮山和西湖修建的。根据当时周围的环境进行整体的规划,形成了万寿山和昆明湖。颐和园以万寿山为主体,形成前山前湖,后山后湖的空间结构布局。开敞与闭合的鲜明对比,更体现了颐和园空间布局的完美与合理。古典园林“一池三山”结构在颐和园这个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里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颐和园结构布局:

颐和园主要分为前山前湖,后山后湖及宫廷区。分为所占比例为88%、12%、0.33%。可以看出,在颐和园中,前山前湖所占比例最大,作为开敞空间,大体量的水景和万寿山的结合,很好的展现了皇家园林的雄伟与壮丽。后山后湖作为皇上主要生活区,树木稳郁,幽静淡雅,有良好的私密性,为皇上的舒适生活提供了保障,同时又与前山前湖的开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宫廷区主要位于仁寿殿,对称的建筑形式更是显示了皇家的庄严与肃穆。

颐和园实习报告

作为宫廷区的仁寿殿

二、颐和园造景手法:

(1)对景

颐和园中处处合理运用了对景手法,通过对景手法,将颐和园中的景色联系在一起,具有统一的整体感。

刚进入仁寿殿,门口的寿星石便与大殿形成对景,大体量的寿星石与对称结构的仁寿殿相呼应,作为皇上日常处理朝政的地方,则以庄严肃穆为主感,而运用对景则更好地体现了仁寿殿的气派。

站在最佳观景点的知春亭,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一览无遗。知春亭位于昆明湖东面的一个半岛知春岛上,知春亭与万寿山的佛香阁,南湖岛形成对景,使得昆明湖上的景色生动、富有情趣。站在知春岛上,更是因为对景的合理运用,真正的体会到了颐和园的景色优美。

颐和园实习报告

站在知春岛上,可看到佛香阁和白塔,更隐约看到远处玉泉山

(2)借景

颐和园景色优美,四周的玉泉山更是一轮美景。而造园者更是结合了玉泉山的景色,将其景纳入颐和园里,又体现了自然地风光旖旎。站在知春岛上,能看到远处的西山之景,远处隐约的西山与万寿山相对比,更是美轮美奂。

在颐和园万寿山的西面是西堤,这里视野开阔,没有高达华丽的建筑。非常自然清新。而在西堤后面高高的玉泉塔自然就体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远看上去它与西堤景色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这种借景手法的运用既避免了西堤景色过于单一,还加大了整个园子的空间感。同时玉泉山的起伏也呼应了万寿山,很好的做到了彼此的融合。这可以说是中国园林艺术中借景的典范之做。

(3)漏景

在颐和园里,最有特色我觉得便是乐寿宫处的那段白墙。一段白墙虽将空间分格,但墙上的漏窗又将昆明湖的景色透露。通过这种漏窗的形式,用方形,八角形等形状,又表达出来昆明湖的另一种景象。

颐和园实习报告

运用漏景手法,不仅分割空间,还有独特的景色

(4)框景

从前山前湖环绕至皇上休息的后山后湖之后,也有不一样的景象。树木葱郁,环境优雅,给人一种安逸、休闲之感。后山的“湖山春意”,是皇上欣赏景色的一个亭子,向西望去,可见远处的玉泉山和山上的宝塔,近处有西堤和昆明湖,更远处还有山峦,层层叠叠,景色如画。运用框景,将自然景色如同画卷一样呈现,会有不一样的生动感。

(5)点景

昆明湖绕万寿山后进入后湖,虽体量不大,点6收6放,将后湖连接的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意境。水体的收放变化,体现了空间开敞与闭合的对比,生动活泼。“溪烟岚雾”是后湖一处赏景的地方。通过对联,匾额的形式对景色进行高度概括,将景色与文学想结合,更是一种意境。

三、谐趣园

作为颐和园中的园中之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子,更是昆明湖后湖的收尾。谐趣园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后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在谐趣园中,以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来强化这种轴线关系。以涵远堂为中心,在其东西南北四向轴线上都有建筑,其南饮绿亭隔湖相望,为呼应关系。南北轴线上由南向北有洗秋、饮绿、涵远堂、霁清轩。东西轴线上由东向西有知春堂、兰亭、涵远堂、瞩新楼。谐趣园的独特性让人们感觉的舒适有特色。

颐和园实习报告

颐和园实习报告

谐趣园

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它很好的体现出了皇家园林的华贵和精致。整个园林依照固有的山水地形加以改造,构成了它本身的大框架。又通过建筑的精巧布局使得全园非常的有秩序。利用多种手法使得园中景色丰富,空间变化多样,给人以多视角的赏景视线。这些在颐和园自身都非常好的体现出来了。

作为学习园林的我们,颐和园绝对是我们应该去认真体味、认真学习、认真感受的典范之做。我们应该不仅仅被它的华丽所吸引,更应该认真而细致的去品味它美丽外表之后的创作思路和艺术手法,去严谨的探究和思考其中的原理,然后总结、归纳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我们专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实。这正是我们此次实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通过这次实习,不仅真实体会了皇家园林空间格局的合理性,同时学习到了各种园林的造景手法,也为我们今后的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及优秀范例。

更多相关推荐:
风景园林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识别华南地区常用园林树木,掌握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价值和园林用途;了解不同类型园林绿地树木选择的特点和不同的应用形式;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理解园林树木在造景中如何体现地方特色,探讨景观设计中植物造…

园林实习报告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系早体验企业生产实习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北京市昌平区碧水物业有限公司兰州市第一建筑公司第七分公司实习时间20xx年04月20日20xx年08月20日20xx年08月20日20xx年10月...

园林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真的像即逝的流星,容不得我们有半拍的停留。人生像张单程车票;又像手桥牌,不管牌的好坏我们只有把它打得淋漓尽致。现在的自己面临的不只是读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为了以后能更好更快的适应…

园林实习报告(苏沪杭)

园林专业实习报告院系园林与艺术学院专业园林班级园林091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罗儇黄英二一二年五月前言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掌握课程知识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院园林09级学生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系领导的统筹安排以及带队老...

园林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1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通过对实地进行考察和听取老师的讲解更加进一步的培养个人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提高综合知识的运用的能力3通过对各个优秀的作品的观察学习其中的造园手...

20xx年园林年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20xx年园林夏季养护调查报告摘要:20xx年暑假期间,在我校的号召下,提前踏入社会预知社会熟知社会,学会做人做事,也能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作出一定得进步,学会些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为日后踏入社会做出良好的基…

园林施工实习报告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报告姓名学号专业所属系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实习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公司简介1二个人实习内容1实习态度11绿化工程22园林理水工程和园林驳岸工程33喷泉工程44...

园林设计所毕业实习报告

园林设计所毕业实习报告园林设计所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内容我在XX一家园林设计所做兼职在实习期间我主要是参观和学习一些公园花坛的设计和花卉的租摆等实习参观的主要地点是紫荆山公园在实习期间我不但认识了很多花卉和树种还...

园林植物学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学实习报告园林植物学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xx年10月11日10月13日实习地点河南科技学院校园新乡市和谐公园郑州植物园郑州绿博园实习目的通过对植物种类以及花坛的组合方式的观察认识特别是十一花坛的设计了解...

园林公园实习报告

公园实习报告一实习地点南京白鹭洲公园南京植物园二实习时间4月12日上午三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园的参观研究和测绘将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基础等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对公园规划设计的...

园林规划设计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前言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掌握课程知识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教研室特别为我们组织了这次课程结业实习在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考察认真学习报告观看演示等方式理论...

风景园林综合实习报告

苏州大学风景园林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识别华东地区常用园林树木掌握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价值和园林用途了解不同类型园林绿地树木选择的特点和不同的应用形式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理解园林树木在造景中如何体现地方特色探讨景观设...

园林实习报告(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