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时间:2024.3.27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任务

根据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及混凝土原理课程设计修改方案,对该小学教学楼进行基础设计。通过PKPM计算柱脚内力并生成基础详图,在计算内力的前提下,参考PKPM基础设计方案设计基础类型并对基础底板进行配筋计算。

2、设计计算要求:

(1)综合分析设计资料和地基资料,确定基础类型(注意必要时采用联合基础);

(2)应用PKPM 导算(或估算)整幢楼基础设计所需的荷载;

(3)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注意同一幢楼尽量采用同一埋深);

(4)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6)持力层及下卧层强度验算;

(7)确定基础高度;

(8)基础底板配筋;

(9)使用PKPM软件设计基础的结果;并与手算结果进行比较(选做);

(10)绘制施工图

1号或2号图纸1~2张(用流酸纸,绘图笔绘图),合理确定绘图比例(平面图为1:100、基础详图为1:20~1:30),图幅布置合理;绘图符合《建筑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应包含图纸说明和工程数量表。

3、基本要求

(1)整个说明书应满足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步骤清楚、文字简明、符号规范和版面美观的要求,图纸应该表达正确、布局合理和尺寸齐全;

(2)每位同学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要求为整幢建筑完整的基础设计;

(3)每位同学上交一份说明书和一套图纸,说明书可用A4纸打印装订好,图纸按要求折好。

4、基础平面图及详图绘图要求

(1)基础平面图内容及绘法

1)采用直接正投影法绘制,剖视位置在正负零处,应画出剖到的墙或柱及其基础底面的轮廓线(如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的底面外形);

2)基础平面应绘制与建筑图一致的平面布置和轴线,表示建筑朝向的指北针,一般画在平面图的右上角;

3)标注轴线、墙、柱尺寸关系和剖面号,标注基础底面尺寸,标注墙垛、垃圾道等的剖面尺寸,基础梁、柱等的编号,标注圈梁、构造柱的平面布置、基槽宽度等;

4)剖到的墙或柱应画成中粗线,基础底面外形用细线,钢筋混凝土柱子涂红;

(2)基础详图内容与绘法

1)注明室内地面至基础底面范围内的竖向尺寸、墙厚、垫层宽度、大放脚的尺寸和总宽度尺寸,防潮层位置及垫层做法,外墙基础剖面还需注明室外地坪的相对标高;

2)钢筋混凝土基础尚应标注钢筋直径与间距,现浇柱基础尚应标注预留插筋、搭接长度、箍筋加密等,对桩基础要表示承台、配筋及桩尖埋深等;

3)绘制圈梁截面尺寸、配筋数量等;

4)防潮层做法及距室内地面的尺寸,一般可在附注中说明。

二、基本条件确定

人工填土不能作为持力层,选用粉质粘土层作为持力层。杂填土,故持力层选在粉质粘土层,基础埋深

基础混凝土等级采用C30级混凝土,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PKPM计算结果如下:

参考PKPM设计结果,各基础类型选用如下:基础为独立基础,为双柱联合基础,为四柱联合基础。

三、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根据粉质粘土,查表得,基础埋深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暂且不考虑对基础宽度进行修正):

(1)独立基础设计

1、 确定基础的基底尺寸

(1)基础的柱脚内力(取荷载标准组合)为:

X方向弯矩较Y方向小,故以Y方向的弯矩为主进行计算,X方向只做复核参考。考虑基础偏心作用,将基础底面面积按20%增大,即基底面积

采用方形基础,初步选择基础底面尺寸:,不需要对进行修正。

(2)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用于持力层验算的回填土高度为

故基础和回填土重:

偏心距:,(满足)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满足)

验算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

(满足)

验算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小压力值:

,(满足)

故基底面积满足要求,确定该基础底面尺寸为

(3)软弱下卧层验算

由于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故需对其进行验算。

,且

故取地基压力扩散角

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由淤泥质粘土查表得

,(满足)

2、基础的抗冲切验算

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0-2010》确定基础配筋和验算材料张度时,上部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相应的基底反力内角反力(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基础台阶上回填土重所引起的反力)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设计值

初步拟定高度。按规范要求,铺设垫层时保护层厚度不低于40mm,所以保护层厚度为50mm,则基础抗冲切锥体的有效高度。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以下公式进行验算

其中

因为,故

(1)计算基底净反力设计值

净偏心距

基底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2)基础高度

因为

故有

故冲击验算时

冲切力:

C30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抗冲切力:

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满足要求。

3、基础配筋计算

基础底板配筋:由于为正方形,且MX,MY比较相差不大,因此两方向布筋相同。

配筋率

故选用(实配)。

(2)独立基础设计

1、确定基础的基底尺寸

(1)基础的荷载标准组合为

Y方向弯矩较X方向小,故以X方向的弯矩为主进行计算,Y方向只做复核参考。考虑基础偏心作用,将基础底面面积按20%增大,即基底面积

采用方形基础,初步选择基础底面尺寸:,不需要对进行修正。

(2)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用于持力层验算的回填土高度为

故基础和回填土重:

偏心距:,(满足)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满足)

验算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

(满足)

验算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小压力值:

(满足)

故基底面积满足要求,确定该基础底面尺寸为

(3)软弱下卧层验算

由于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故需对其进行验算。

,且

故取地基压力扩散角

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由淤泥质粘土查表得

,(满足)

2、基础的抗冲切验算

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0-2010》确定基础配筋和验算材料张度时,上部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相应的基底反力内角反力(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基础台阶上回填土重所引起的反力)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设计值

初步拟定高度。按规范要求,铺设垫层时保护层厚度不低于40mm,所以保护层厚度为50mm,则基础抗冲切锥体的有效高度。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以下公式进行验算

其中

因为,故

(3)计算基底净反力设计值

净偏心距

基底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4)基础高度

因为

故有

故冲击验算时

冲切力:

C30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抗冲切力:

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满足要求。

3、基础配筋计算

基础底板配筋:由于为正方形,且MX,MY比较相差不大,因此两方向布筋相同。

选用(实配

四、双柱联合基础设计

1联合基础设计

1、确定基础的基底尺寸

(1)计算基底形心位置及基础长度

对柱Z(B5)的中心取距,由,得:

采用矩形基础,初步选定基础底面尺寸A=bl=2.8×5.6=15.68m。b=2.8不需要修正。

(2)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用于持力层验算的回填土高度为

故基础和回填土重: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满足)

故基底面积满足要求,确定该基础底面尺寸为

(3)软弱下卧层验算

由于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故需对其进行验算。

,且

故取地基压力扩散角

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由淤泥质粘土查表得

,(满足)

2、基础的抗冲切验算

初步拟定高度。按规范要求,铺设垫层时保护层厚度不低于40mm,所以保护层厚度为50mm,则基础抗冲切锥体的有效高度。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以下公式进行验算

其中

因为,故

因为

故有

故冲击验算时

冲切力:

C30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抗冲切力:

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满足要求。

3、基础配筋计算

(1)纵向配筋(采用HRB335)

柱间正弯矩

所需钢筋面积为:

基础底面配,As=4771mm2.

柱间负弯矩较小,按构造配筋即可。

(2)横向钢筋

As=2471mm2

沿基础全长均配。实际As=6154mm2

2)联合基础设计

1、确定基础的基底尺寸

(1)计算基底形心位置及基础长度

对柱Z(A6)的中心取距,由,得:

采用矩形基础,初步选定基础底面尺寸A=bl=2.7*2.7=7.29m。b=2.7不需要修正。

(2)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用于持力层验算的回填土高度为

故基础和回填土重: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满足)

故基底面积满足要求,确定该基础底面尺寸为

(3)软弱下卧层验算

由于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故需对其进行验算。

,且

故取地基压力扩散角

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由淤泥质粘土查表得

,(满足)

2、基础的抗冲切验算

初步拟定高度。按规范要求,铺设垫层时保护层厚度不低于40mm,所以保护层厚度为50mm,则基础抗冲切锥体的有效高度。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以下公式进行验算

其中

因为,故

因为

故有

故冲击验算时

冲切力:

C30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抗冲切力:

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满足要求。

3、基础配筋计算

(1)纵向配筋(采用HRB335)

柱间正弯矩

所需钢筋面积为:

基础底面配,As=3051mm2.

柱间负弯矩较小,故按构造配筋即可。

(2)横向配筋

由于为方形基础,故横向配筋取纵向配筋布置。

联合基础设计

1、确定基础的基底尺寸

(1)计算基底形心位置及基础长度

对柱Z(B5)的中心取距,由,得:

2

采用矩形基础,初步选定基础底面尺寸A=bl=2.2×4.4=9.68m。b=2.2不需要修正。

(2)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用于持力层验算的回填土高度为

故基础和回填土重: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满足)

故基底面积满足要求,确定该基础底面尺寸为

(3)软弱下卧层验算

由于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故需对其进行验算。

,且

故取地基压力扩散角

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由淤泥质粘土查表得

,(满足)

2、基础的抗冲切验算

初步拟定高度。按规范要求,铺设垫层时保护层厚度不低于40mm,所以保护层厚度为50mm,则基础抗冲切锥体的有效高度。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以下公式进行验算

其中

因为,故

因为

故有

故冲击验算时

冲切力:

C30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抗冲切力:

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满足要求。

3、基础配筋计算

(1)纵向配筋(采用HRB335)

柱间正弯矩

所需钢筋面积为:

基础底面配,As=2916mm2.

柱间负弯矩

按最小配筋率配筋,As=2916mm2.

(3)横向钢筋

As=1116mm2

b

沿基础全长均配。实际As=6154mm2。

五、四柱联合基础设计

联合基础设计

(1)计算基底形心位置及基础长度

将B6、B7合并,C6、C7合并。

对柱Z(B67)的中心取距,由,得:

采用矩形基础,初步选定基础底面尺寸A=bl=3*4.8=14.4m。b=3m不需要修正。

(2)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用于持力层验算的回填土高度为

故基础和回填土重: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满足)

故基底面积满足要求,确定该基础底面尺寸为

(3)软弱下卧层验算

由于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故需对其进行验算。

,且

故取地基压力扩散角

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由淤泥质粘土查表得

,(满足)

2、基础的抗冲切验算

初步拟定高度。按规范要求,铺设垫层时保护层厚度不低于40mm,所以保护层厚度为50mm,则基础抗冲切锥体的有效高度。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以下公式进行验算

其中

因为,故

因为

故有

故冲击验算时

冲切力:

C30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抗冲切力:

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满足要求。

3、基础配筋计算

(1)纵向配筋(采用HRB335)

柱间正弯矩

所需钢筋面积为:

基础底面配,As=2916mm2

(3)横向配筋

将B6、C6,B7、C7合并。

对柱Z(B67)的中心取距由,,得:

柱间正弯矩

所需钢筋面积为:

基础底面配,As=7392mm2

更多相关推荐: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柱下桩基础方案姓名梁赛老师罗晓辉班级土木1103班第1页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学号U20xx15866目录一设计任务书设计资料3二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桩基持力层3桩型桩长确...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参考范例)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第1页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HefeiUniversity课程设计CURRICULUMDESIGN设计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基础工程课程设计08土木班胡晓军20xx年12月目录评分标准与成绩设计任务书设计指导书设计计算书1234评分...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1设计任务某建筑物双向板式片筏基础上部传来的总轴力为学号412120xx基础埋置深度18m修正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钢筋设计此基础基础布置图如图1所示柱荷载如下表所示2筏形基础计算简图21确...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20xx年6月目录1前言111地基基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112地基基础的设计内容11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32设计题目柱下独立基础设计43设计题目预制...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名称学生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桥梁群桩基础设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在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等课程的基础上根据给定基本资料地质及水文资料荷载进行桥梁群桩基础的设计初步掌...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山东交通学院课程设计院系别土木工程系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二一三年六月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图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11月11日至11月17日共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4

钻孔灌注桩方案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阅读工程资料收集课程设计相关书籍2选择桩基础的类型截面尺寸和桩长初步选择承台埋深3确定单桩承载力4确定桩的根数间距以及平面上的布置5桩基承载力与变形验算6桩基中各桩受力与结构...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094班姓名梁权学号09403100416目录一工程概要411工程名称412工程目的413工程要求414设计资料415工程设计依据516工程任务要求517工程上交成果6二工程...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填表说明1课程设计论文书第一项第二项内容由指导教师填写由所属教研室主任审定后下达到学生2课程设计论文书第三项第四项第六项内容由学生填写由指导教师审定3课程设计论文完成后与课程设计图纸论文计算书调研报告等用专用文...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DesignofFoundationEngineering设计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桩基础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利用所学基础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基础设...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岩土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地形场地平整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杂填土厚度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号土层粉质黏土厚度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号土层黏土层厚15m...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总结(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