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书知识竞赛-赛前辅导冲刺试题6-苏教版(无答案)【小学学科网】

时间:2024.4.21

20##年小学生读书知识竞赛赛前辅导冲刺试题(六)

一、填空。(25分)

1、将下列的古诗词及名言补充完整。(10分)

①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③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④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⑤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⑥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子罕》)

⑦人固有一死,或,或。(司马迁《报任安书》)

⑧老骥伏枥,;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2、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总统是

3、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著名教育家

4、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5、美丽的黄山景色如画,秀丽多姿,“”被称为“黄山四绝”。

6、公元200年,曹操在____________之战中击败了袁绍,基本统一了北方。在_________之战中,东晋的谢安战胜了苻坚;公元前207年,项羽在_____________之战中一举击溃秦军主力。这都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

7、宋代时候出了一个著名女词人,她著有《漱玉词》。

8、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9、许多植物是借助传播种子的,例如蒲公英就是典型代表。

10、捉蝴蝶时手上会留下其翅膀上彩色的“粉”,这种“粉”实际是:

二、选择(10分)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谁的名言? (   )
A、管仲 B、齐桓公 C、孔子 D、 唐高宗

2、“真正的诗人是燃烧自己,点燃别人的”是谁所说的? (   )
A、拜伦 B、雪莱 C、托尔斯泰 D、裴多菲

3、下列名著不属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三大巨著之一的是(   )
A、《战争与和平》 B、《安娜卡列尼娜》 C、《复活》 D、《悲惨世界》

4、供给人的机体热能的最主要营养物质是(   )
A、蛋白质 B、 脂肪 C、糖 D、维生素

5、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哪一个? (   )
A、四川 B、新疆 C、内蒙古 D、西藏

6、素有“黄金之国”之称是指哪一个国家? (   )
A、美国 B、沙特阿拉伯 C、埃及 D、南非

7、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位于哪个省? (   )
A、湖南 B、 贵州 C、四川 D、 江西

8、我国法律上规定年满多少周岁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A、十四周岁 B、十六周岁 C、十八周岁 D、二十周岁

9、被列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中国文学家是 (   )
A、茅盾 B、郭沫若 C、鲁迅 D、丁玲

10、下列哪位不是清末被杀害的“戊戌六君子”之一? (   )
A、康有为 B、杨锐 C、刘光第 D、林旭

三、判断。(15分)

1、你知道这些是谁的别号吗?(5分)

香山居士   李 白

六一居士   杜 甫

青莲居士 李清照

易安居士   欧阳修

乡陵野老   白居易

2、对的打“√”,错的打“×”。(10分)

①我国最早的一部按国别编写的史书是《左传》。 (  )

②被称为“万园之园”的是颐和园。 (  )

③世界上生产玉米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  )

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彻底反封建的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 (  ) ⑤体育运动篮球最早起源于美国。 (  )

⑥香蕉树不是真正的树。 ( )

⑦火车连续发出两声长鸣,这表示前进。 (  )
⑧电度表上的一度电表示耗电量为1千瓦/小时。 (  )

⑨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创立的。 ( )

⑩“红娘”是《西厢记》中的人物。 ( )

四、阅读,回答问题(10+17+23=50分)

(一)纸船(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下边句子中的“/”和“· ”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哪一句不恰当?(1分 ) ( )
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2、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儿童的童真雅趣?(2分)

3、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那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

4、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2分)

5、诗人常常用写梦境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冰心明知纸船无法漂到母亲的身边,却希望它能进入母亲的梦中。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类似这种写法的诗句。(3分)


(二) 三个人看蜘蛛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统一爬上去?我以后有可能也会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1、你怎样看这只蜘蛛,说出自己的见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称蜘蛛向“支离破碎的网”爬去,而且摔得很惨,既然网支离破碎,蜘蛛却还要向上爬,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蜘蛛还有什么办法爬上那只网呢?请写下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生命与复活

在一个美丽的下午,我闲来无事,随意走走,忽然听到了我家小狗聪聪与明明在交谈。

聪聪问明明:“生命是什么?”

明明说:“生命就是喜乐与阳光。”

刚好天空下了几滴雨,雨也凑在一起,发表高见说:“生命是由泪水组成的。”一边的麻雀也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生命就是努力觅食与振翅高飞。”

生命到底是什么呢?我费心地查了字典,字典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第一个解释是“生命是充满活力、抗能的本体”。第二个解释是“生命是一个灵活而有用的过程”。第三个解释是“生命是持续不断,让人经历的”。我将这三个解释整合起来,生命就成了“一个有活力、抗能,让人经历而持续不断的有用本体或过程”。

如果这解释正确的话,依我短暂的生命体验,似乎我与许多人一样,并不是时时体会到这充满活力、充满抗能的一面,反而,有许多的时刻被空虚、无聊、孤独、无助等感受所包围着。我们常常问似有还无的“神”许多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痛苦?为什么有这么多困难?为什么我不快乐?为什么我要出生……这一连串的问题,使许多人承受不了而采取了不同的逃避方式,但最终像掉入沼泽之中,越陷越深。

另一个美丽的下午,我在后花园拔草,无意间,我的眼睛瞟到了-个深咖啡色的茧,它在动。因此我就放下手边的工作,想看看是怎么回事。不一会儿,一只小小的花蝴蝶飞了出来,它绕着我飞了一圈,嗅嗅我的头发,飞向高空。突然间,我有很深的感动。我开心地呼喊着:“是的,是的,这就是生命。”生命是要付出代价的,黑暗的包围,无尽的等待,不断的挣扎与奋斗。就像这只漂亮的蝴蝶,经过了痛苦的煎熬之后,才能从毛毛虫蜕变而来,我似乎更明白了,生命大概就是一连串的死亡与复活吧!死于自己的逃避,死于自己的痛苦,死于自己的无望,“置之死地而后生”大概就是生命复活的体会吧!没有不断的死亡,生命是无意义的,存在的只是吃、喝、拉、撒、睡罢了!

有一个小故事:两个小孩子在一起玩耍,甲是驼背,乙就问甲:你的背上背了什么?"

甲很不安,很难过,不知如何回答。

乙就说:“你的背上背的是装翅膀的盒子,有一天主会把它打开,你就能飞上天去做天使。”

1、作者讲第一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读第六段回答:“这一连串的问题,使许多人承受不了而采取了不同的逃避方式,但最终像掉入沼泽之中,越陷越深。”

①“沼泽”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②如何才能使自己不“掉入沼泽之中,越陷越深”?请你结合作者对生命的解释来回答。(3分)

3、第七段中,作者从“茧”和“花蝴蝶”身上有了哪些关于生命的感悟?(4分)

4、作者用文末的一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5分)

5、如何理解“生命大概就是一连串的死亡与复活”这句话?(6分)


第二篇:20xx-05-25读书决赛答案


20xx年(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

初中组决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40分,1-15题每空1分,16题每空2分)

1. 比喻 排比

2. 汉赋

3. 萧统 文选

4. 骈体文 四 六

5. 沈约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6. 西游记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7. 儒林外史 虽云长篇 颇同短制

8. 新青年 民主 科学

9. 胡适 一只马蜂 独

10. 泛神论

11. 伤逝 子君

12. 雷雨 日出

13. 莎士比亚 麦克白 李尔王 奥赛罗

14. 狂人日记 鲁迅

15. 经传释词 马氏文通 词诠

16. 警告人类地球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可怕的变异 企鹅生活的南极竟然长出了沙漠中的植物,暗示了环境的变异

二、(30分)

17. 昔年乘醉举归帆 昔年 乘醉(或“醉”)(6分,每空2分)

18. 水仙齐著淡红衫 夕阳映照下的白帆就像是水中的仙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6分,第一空2分,第二空4分)

19. (1)长久保持 (2)想法 (3)这里指羡慕、觊觎(3分,每词1分)

20. (1)物品所以有隐藏不露的,是为了防备盗贼。(2)出于寒冷饥饿原因的人,不用去多说。(6分,每句3分,大意对即可)

21. 作者认为他们是窃国大盗,他们夺取天下的本心,不过是羡慕、觊觎秦始皇的“靡曼骄崇”而已。(4分,大意对即可)

22. 罗隐继承和发扬了古文运动批判现实、文以载道的传统,对最高统治者的批判与揭露,不是仅仅停留在揭露统治阶级荒淫误国、骄奢放纵的水平上,而是更进一步,锋芒直指统治者的阶级本质——他们都是打着“救黎庶”“安天下”的旗号来欺骗天下百姓,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讽刺尖锐,见解深刻。(5分,继承传统2分,讽刺尖锐、见解深刻3分。可酌情给分)

三、(16分)

23. 天文 太阳直射黄经,昼夜等长 文化 世间万物只有平衡才能生存,才能发展(4分,每空1分)

24. 讲求平衡,讲求包容,讲求共存。(2分,大意对即可)

25. 踏青:让人领悟人生就像一次郊游,最终是要“归”家的,生归于死是一件乐事。 祭祖:感谢先人生时的贡献,生者也要像先人一样建功立业,走好自己的人

生。(4分,每词2分)

26. 农历的七月十五 农历的十月十五 (2分,每词1分)

27. 巧妙地利用了汉字结构的特点,将汉字进行拆解,生动地引出了对“同”的探讨。(2分,大意对即可)

28. “上河”代表着人间的世界,这句话是说中国人对生和死的理解,中国人的特有人格和大幽默、大安详是贯穿于一年四季、贯穿于世世代代的。(2分,大意对即可)

四、(18分)

29. (1)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 (2)渲染一种美的氛围,为下文写司机充满希望的心情做铺垫。(4分,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30. “轨道上的四次悲剧”这个情节,暗示司机是生活在充满危险与悲哀的现实中;“小屋与母女给司机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表现了司机虽然在恶劣的环境中,也没有失去对幸福和快乐的憧憬与追求。这就突出了司机面对危险与悲剧的现实,仍然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的形象特点。(4分,大意对即可)

31. 作品前半部分,写远观小屋与母女时,司机心中充满了美好而幸福的感受;作品后半部分,写司机在近距离与小屋和母女俩接触后,却感到极度的迷惑、失望与懊悔、伤心。作者主要运用了前后对比的写作手法展现了这种变化。(6分,内心变化4分,写作手法2分,大意对即可)

32. (1)远的东西总觉得是美好的,而近的东西总觉得是不满意的。 (2)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永远不可超越的。 (3)虚幻的东西虽然遥远,但却很美好;真实的东西虽然近在咫尺,但却令人失望。(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解读只要合理也可得分)

五、(16分)

33. 两个问题:自由选举的原则和精神实质;大学的核心价值观。(4分,每个问题2分) 34. 作者引述了四位美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观点。目的是:避免大量乏味的理论论证,在对他们的论点的剖析中,巧妙而深刻地借机阐明了作者的观点。(4分,人物1分,目的3分,大意对即可)

35. 杰弗逊的民主观点更加进步。因为按照汉密尔顿的“精英民主治国”模式,不能避免“政府变成由自私自利分子把持的政府,或是为个人谋私利的或代表一个阶级的政府。这种做法最终会使自由选举归于乌有。”(4分,谁的民主观点进步1分,阐释3分)

36. (文章倒数第二、三、四自然段)可以概括为:“大学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民主思想的人。”(4分,大意对即可)

六、(30分)

37. 阅卷参考:

我国古代叙事诗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形成到成熟的过程。

(1)先秦时期,诗歌的基本形式是抒情诗。但《诗经》中的部分诗歌已有叙事成分,如《静女》等,记事概括,没有中心情节和饱满的人物,是叙事诗的萌芽。

(2)叙事诗至汉代乐府民歌初步形成。民歌是诗歌的先行者,两汉乐府民歌中叙事成分占很大比重,如《东门行》《陌上桑》等,它们都写了生活中的片断,有情节、有人物、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和性格特征,意味着叙事诗已初步形成。

(3)东汉末年,出现了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层次分明,语言优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标志着叙事诗的快速发展和成熟。

20xx年(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

高中组决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40分,每空1分)

1. 儒家经典 作家作品集

2. ①殷商隐者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死,该山被称为天下第一“义山”。②传说“夔”是上古帝王尧的乐官,“章”即“乐章”之意。③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一语。

3. ①析字 ②示现 ③互文 (只答对偶不给分)

4. ①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②鲁迅早年思想受托尔斯泰(人道主义)和尼采(个人主义)的影响

5. 程朱学派 心学 王阳明(王守仁)

6. 陈寅恪 梁漱溟 乡村建设 顾准 顾准日记 20世纪中国的良心

7. ①《中国现代小说史》(或《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②《万历十五年》(或《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资本主义与廿一世纪》《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等) ③《管锥编》 ④《中国哲学史论》(或《汉唐佛教思想论集》)

8. 审判 城堡(或“美国”、“饥饿艺术家”等) 追忆逝水年华 厌恶(或“恶心”) 局外人

9. 萨尔瓦多·达利(答“达利”亦可) 超现实主义

10. 陈鹤琴 活教育

11. 教育过程 结构主义教学论 发展主义教学论(或发展性教学论) 范例方式教学论(或“范例教学”“示范性教学”“代表性教学”“基本性教学”“基础性教学”“典型教学”“经典性教学”)

12.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意思对即可) 首因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13. 低能耗、低物耗(或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益等)

二、(30分)

14. 上联赞扬诸葛亮用攻心战略的正确性;下联肯定他严以治蜀政策的合理性,并告诫后人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用宽,应当根据当时的形势来决定。(4分,上、下联理解正确各2分)

15. 童心说 焚书(2分,每空1分)

16. ①无客时,诗人愁闷无遣,只能与花为伴,向落花倾诉心里的孤苦;②作者惜花,实是自悲自怜,借此表达风烛残年的自己独处时的寂寞与凄楚。(4分,每个答题要点2分)

17. ①诗人在与传统思想的斗争中孤军作战,独坐时对暖风细草体察专注,恰能排遣孤独寂寞,而任思想在凉月晴沙的廓大境界中驰骋; ②末句的“送”字别情依依,使得该诗在哀叹与感伤外,又注入了乐观、豁达与豪情。(5分,答题要点①3分,要点②2分)

18. ①但是,麒麟作为一种动物,不是在家里蓄养的,也不经常在人间出现。②虽然如此,麒麟出现,一定是有圣人在位的时候,麒麟是专为圣人而出现的。(5分,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

19. 答题要点:①文章以“祥”与“不祥”的反复变化为线索(麟的祥—不祥—祥—不祥);②一正一反,再一正一反,大开大合,竭尽起伏变化。(4分,两个答题要点各2分)

20. 答题要点:①“麟”在文中喻旷世奇才,“圣人”指爱惜人才的圣君贤臣。麟不为人知,比喻人才得不到执政者的赏识。②这既是作者仕途坎坷、有志难逞的写照,也是为天下怀才

不遇的才俊之士鸣不平。③既谴责统治者不识人才、不用人才,又提醒有才识之士要择明君而为之用。(6分,三个答题要点各2分)

三、(19分)

21. ①答题要点:这首诗记述了为秦穆公殉葬的“子车氏三子”临下葬时的情景,表现出时人对子车氏三兄弟的同情和惋惜。②答题要点:整首诗的结构为重章复唱形式。每一章开头都用了比兴手法。还用了呼告、双关和反衬的修辞手法。(6分,每一问3分。第②问中的整篇结构特点、比兴手法、修辞手法各1分)

22.①这是对牺牲者的宠幸,牺牲者们应该高高兴兴地追随自己到那未知的世界中去。②这三位都是精英,对他们的殉葬结局十分同情,感慨为什么不用普通人替换他们。③殉葬者固然值得同情,但是诗的作者希望拿“去‘赎’的那些人也是人,他们也有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眷念”,说明存在着人祭和人殉的时期,人们普遍缺少同类意识,他们似乎感觉不到那些牺牲者和从葬者也是和自己一样有着鲜活的生命的人。进而说明秦文化与中原地区诸国比较是落后野蛮的。(3分,每一项1分。第③项不答最后一句话也可以得分)

23. “同类意识”就是认识到人和人一样都有感知和眷顾,都是鲜活的生命。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和自己相同的人存在,要对他们仁爱,要想到他们的生存需求。(2分,答案的两句话各1分)

24. 答题要点:①孔子提出“仁”的学说。②马厩失火,孔子首先关心的是有没有人受伤。③孔子诅咒始作俑者。④孟子对武王伐纣的评价。(4分,每个要点1分)

25. 要点提示:围绕“从‘五四’以来我们就批评儒家,批评孔子,这是有其合理性的。然而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凡事都应该有分析”这句话组织答案即可。(4分,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即可。语言表述有缺欠适当扣分)

四、(16分)

26. 这句话的意思是:①相信自己能完成既定目标。②当我们按照自己制定的人生目标完成了应做的一切事情,很好地走完人生之路的时候,就是面临死亡也不要怕,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是这样的,你也会是这样的。(2分,两个意思各1分。大意对即可)

27. 发现天地万物的规律,为百姓求生存,继承并发扬古今圣贤开创的学术,开拓千秋万代太平盛世,这是哲学家自己期望做到的事情。况且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处于复兴之际,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懂得天人关系,通达古今变化,明了安定国家、对外强国的道理的人,怎能不尽力发挥自己的学说,用来为我们的国家招致太平,使我们的亿万人民生活和精神有所依托呢?即使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但我内心却向往这样的作为。不敢说自己能做到这一点,但我愿意为此而勤学不辍。(5分,大意对即可)

28. 前一首诗描绘一位得道高僧,修炼得鹤发童颜,别无他求,只诵真经。前往问道,他只有一句话:“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话的含义是:云在青天飘游,尽其自在悠闲;水在瓶中存在,自得其所。人各有追求,尽其志去作为好了。后一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净高远的生活:居于山野随情惬意,没有俗人之间的应酬;兴致所至登上孤峰之巅,在清风明月之下放声长啸。一是尽力有为,一是清高避俗,这就是冯友兰先生精神境界的两个组成部分。(5分,解说两首诗的意境各2分,归纳冯友兰先生的精神境界1分)

29. 这篇纪念文章重在记述冯友兰先生一生的追求和作为。文中说“一方面是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得起,一方面是佛、道、禅的‘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看得破。有这样的互补,中国知识分子才能在极严酷的环境中活下去”。这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境界的归纳,也是对冯友兰先生一生的极好概括。所以用“云在青天水在瓶”作为题目再恰当不过了。(3分,大意对即可)

五、(15分)

30. 首先要明确存在主义者的主张:他们认为人和世界是分离的,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谬的,

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然后根据“西西弗斯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在这突然重又沉默的世界中,大地升起千万个美妙细小的声音。无意识的、秘密的召唤,一切面貌提出的要求,这些都是胜利必不可少的对立面和应付的代价。”“荒谬的人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在这微妙的时刻,人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西西弗斯回身走向巨石,他静观这一系列没有关联而又变成他自己命运的行动,他的命运是他自己创造的,是在他的记忆的注视下聚合而又马上会被他的死亡固定的命运。”这些文字组织答案。(5分,了解存在主义的文学主张1分,能结合西西弗斯的形象进行阐释4分)

31.俄狄浦斯的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第6段。在段尾还引了俄狄浦斯的另一句话:“尽管我历尽艰难困苦,但我年逾不惑,我的灵魂深邃伟大,因而我认为我是幸福的。”作者认为,“幸福与荒谬是同一大地的两个产儿。若说幸福一定是从荒谬的发现中产生的,那可能是错误的。因为荒谬的感情还很可能产生于幸福。”这些都可以作为组织答案的依据。(5分,能针对题目回答,并能自圆其说即可得分)

32. 西西弗斯的故事告诉我们,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且为信念做出牺牲,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内心感到很充实而不受外部世界的诱惑与干扰,是幸福的。(5分,大意对即可)

六、(30分)

33. 例文略。

提示: 1. 以下立意都属切题范围: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②写作需认真;③读书需认真;④写作应具备的素养;⑤虚构与史实的关系等。

2. 可以写杂感文章,也可以写叙议结合的散文。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回顾总结与说明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生对待学习往往偏重于兴趣兴...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蓦然回首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又告结束回顾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感慨颇多特总结如下一夯实基础知识抓实基本技能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夯实基础学生的语文成绩才能得到充分...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暑假即将来临期末考试也临近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将画上句号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回顾总结与说明...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邓懿一年来,本人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现就将一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20xx-20xx年第二学期一(3)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杨敏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就到了期末。这学期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学校指导的指导下和家长朋友们的配合下,我比拟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更好地…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学年工作已经结束,我的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也告一段落。在本学年中,我不断研讨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有所收获,当然也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现在将这一学年的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教…

小学语文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总结学期工作已经结束我的五年级四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也告一段落在本学期中我不断研讨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有所收获当然对于四一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实施也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现在将这一学期的四...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期末总结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学期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能根据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实验改革为契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点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教师和家长的积...

小学语文教师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沈桥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王正武本学期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忙忙碌碌中结束了回顾自己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感觉既漫长又短暂在教学中我本着将理论与实践将课内与课外紧紧地融合到一起充...

小学三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这一学期已接近尾声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触颇多我越来越感觉到书上仅有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那一双双饥渴的眼睛满足不了他们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总结如下一课堂教...

20xx年秋季期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xx年秋季期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博白县东平镇三湖小学刘凯丽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提精细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及...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总结一个学年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后的懊恼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过去一年的工作作一简要回顾与总结一班主任工作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时刻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总结(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