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备课(2)

时间:2024.3.19

第一课

主备人 朱云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简介格里格生平。?

二、新授

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钢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钢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 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风》?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教学反思:

第二课足迹

主备人 朱云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听《红星歌》,唱《雨花石》。?

??第二课时:听《嘎达梅林》、《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三课时:唱《我怎样长大》,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聆听《红星歌》?

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二、表演《雨花石》?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忆,可分为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本课歌曲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二、聆听《红梅赞》 教学基本要求??

1.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歌曲:?

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表演《我怎样长大》?

1.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2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3.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二、编创与活动?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教学反思:

第三课农家乐

主备人 朱云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

??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

第一课时

一、聆听《快乐的农夫》?

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二、表演《苹果丰收》?

1. 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 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 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4.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5.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配上伴奏。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难点练习。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宜放慢速度,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另外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可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方式互补互学。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4.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还可以边唱边跳。??????

5.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高乐器。?

6.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二、分合唱,领唱,轮唱,演唱歌曲,主义歌曲的演唱特点和情绪。“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

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教学反思:

第四课可爱的家

主备人 朱云

教学目标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听《天黑黑》。?

第二课时:听《可爱的家》、《回家》,竖笛吹奏。

第三课时:唱《牧场上的家》;复习本单元内容。

第一课时

一、聆听《天黑黑》

1.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欣赏《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

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4.师生议论。?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 ?

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答案:诙谐)?

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一、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

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 等,能合着教师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本歌教学的难点是伴奏。?

??打击乐的节奏型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可爱的家》?

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范唱《可爱的家》,让学生哼唱。让学生熟悉内容和主旋律。?

3.初听乐曲。?

??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

4.复听乐曲。?

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二、《回家》

?1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

2、复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可爱的家》在内容与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试一试,唱一唱,奏一奏。?

4.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表演《牧场上的家》

1.这是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

2.教师范唱时要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

(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

(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

(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注意弱拍节奏。?

(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

二、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如: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教师要多加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教后小结:

对于这个班级的课堂,从起初的无奈与无从下手,到这个学期此刻越来越积蓄的信心,让我的内心好富足,教无定法,教学相长,相信慢慢的渗透与磨砺,用音乐真正组建彼此内心灵动的桥梁,达成一种互通的默契与学习。

教学反思:

第五课

主备人 朱云

教学目标

? 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教学重点:.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教学难点: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教学安排:三课时?

?? 第一课时: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思乡曲》,做变奏创作练习。?

?? 第二课时:唱《如今家乡山连山》;画、写故乡等综合表演。?

?? 第三课时:唱《故乡小路》,听《乡间的小路》,“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一课时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演唱歌曲。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二、聆听《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初听乐曲。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复听乐曲。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欢乐、乐观。)

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表演《故乡的小路》?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2)二声部合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

(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

(4)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

(6)各组展示。?

(7)小结:纯朴、可爱、天真的故乡情。

二、创作活动?

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现对故乡的眷恋。?

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

3.短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一段情况下以收集为主,到图书馆、或家里有电脑的上网者,可将网上资料下载即可。?

以上两项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 鼓励、表扬积极参与者。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表演《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

6.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

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如:

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3.完善书本上的“例”,

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教学反思:

第六课欢乐的少年

主备人 朱云

教学目标

?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教学安排:二课时?

?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雏鹰之歌》?

1.教师谈话导入: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江总书记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本歌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而创作的歌曲。?

2.教师范唱、录音范唱歌曲,多听几遍范唱,加深印象。?

3.学唱这首歌曲。

分为二部分学习。

4.学唱曲调,暂不唱滑音记号,当曲调基本学会,并能流畅地按规定速度唱谱时,才把歌词配上。?

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法。

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风格性更强烈。

二、聆听《缆车》?

1.设问导入:你们是否想了解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学生们议论)?

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罗马的松树》第一段“博尔盖塞别野的松树”,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在罗马的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

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

设问:这是描写什么?(“打仗”)?

5 反复聆听 感受乐曲意境,理解乐曲主题思想。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表演《叮铃铃》?

1.以聆听前奏导入:?

??设问: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

2.聆听范唱。?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二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3.学习歌曲曲调。?

(1)歌曲的前4小节是全曲的主题音调,学好这4小节至关重要。可跟琴模唱加视唱,唱好这开始4小节。?

(2)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3)二声部10个小节,可分声部让学生自学。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生基本能视谱唱出。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4.学唱歌曲时,衬词“??钡纫??砗茫?硗庠诙僖簟⒔デ俊⒔ト醮σ??稣庖蝗荷?/p>

5.在较年活泼欢乐的性格。?熟练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为歌曲伴奏。拍手伴奏 里拉琴这一记号所对应的乐曲,可以用口风琴、口琴,也可用竖笛等旋律乐器来演奏。

二、创作活动

完成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唱一唱,奏一奏。文具和伴奏乐器?

1.该创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创作的最后2小节要有结束感。从音乐的技术上讲就是调式感的问题,但与学生不讲调式问题,仅仅是感性上要求有结束即可。?

2.从曲调的发展来看谱例1应该是“do”结尾,谱例2应该是“la”结束。但必需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教学反思:

第七课

主备人 朱云

教学目标?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

??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这就是本歌要告诉你的内容。??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近“3”,这样“#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

??(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二、聆听《踏雪寻梅》??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三、聆听《迎来春色换人尽》?

1.初听《迎来春色换人尽》。?

??介绍现代京剧剧情中的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教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表演《堆雪人》

1.对于没有见过冬雪、没有玩过堆雪人的孩子来说,只能从图片、动画片中去想像,但歌曲《堆雪人》给我们带来了音乐的体验与感受。?

2.聆听范唱,找出相同节奏的乐句。

3.学唱第一乐句的曲调(3小节)。?

4.在掌握第一乐句曲调识谱的基础上,自学第二、第三、第四乐句(每句3小节),并找出其中的规律。(每一句的第1小节除节奏相同外,旋律的行进方向也基本相同;每句的第2小节的第一拍都是弱起“ ”,每句的3小节都含有切分节奏)?

5.完成歌曲的练习:线条图形的连接。?

6.如果第一乐段的四个乐句能流畅地唱好的话,第一乐段的低声部两个乐句也迎刃而解了。

歌曲的表演有两个难点:?

??首先是要唱出轻松活泼的、欢快自豪的情绪,具体是唱好衬词“啦啦啦”。其次是伴奏,加以拍手跺脚等简单伴奏要吹奏好伴奏谱,要花一定时间排练。当然合唱的和谐也不是很容易能唱好的。?

7.在流畅地唱好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按词意排练、构思表演唱,这样一定可以更好地表演歌曲的情景。?

二、创作活动

1.在找到歌曲第一乐段的四句曲调的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这就是曲调创作上的一种模仿进行的发展手法。?

2.按教材上的要求,做“模仿”的创作练习;素材是:

?? 模仿创作的第一个音是规定的,这样很显然其创作的曲调应该是:

三、聆听《乘雪橇》?

1.由祖国各地的冬季引入本课欣赏内容的标题——《乘雪橇》。?

2.对全国的少年来说,直接有乘雪橇的感受的是不多的,但我们可以从音乐中去想像其中的情景与乐趣。?

3.初听全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国家)的音乐风格?为什么??

??(美国,爵士音乐风格足以证明。)?

4.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谱及简谱谱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或唱或奏或哼)。?

5.复听全曲。?

??设问:这一主题音调全曲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6.再次复听,边听边作图形谱表示你对乐曲的过程的理解。

四、 知识延伸?

1.让学生谈谈在寒假中到过祖国的哪些地方,或从书本知识、影视媒体、网络上获得的各地冬季的风景。?

2.请体验过冬雪的同学谈谈其感受。?

教后小结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用音乐歌唱的形式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

多媒体出示两张图片(荷花、雪人)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荷花让你想到哪个季节? 生:夏季

师:那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跟夏季有关的歌曲?叫什么名字? 生:《踩雨》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踩雨》这首歌曲唱一唱。 目的:做发声练习,引出新课。 生:跟伴奏演唱歌曲《踩雨》

师:那咱们看一看小雪人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怎样的季节? (多媒体播放FLASH飘雪的动画)

师:冬天会怎样?下雪对不对?雪花怎样飘落下来 生:表演

1. 提问:哪个乐句更能表现雪花飘?(多媒体出示前两条节奏) 教师弹奏,学生聆听。 不像

像,为什么?有变化音#2

你能把这一句变成雪花飘的感觉?加#2,请同学们唱准这一句。通过乐句

听辨对比,学习变化音。

2.师:冬天下起雪来

,我们有很多活动。比如打雪仗,堆雪人??,那你们知道这时候小动

物都在做什么吗?

生:冬眠

师:说的真好!雪花飘来后,小动物就冬眠了,请你为小动物摇一摇摇篮好吗?(多媒体出示第一条节奏) 5 3 5 3| 平稳 师:有摇篮摇荡的感觉吗? 生:没有

(多媒体依次出示下面三条节奏) 5. 3 5. 3 荡漾 3 |5. 35. 3 | 推动 推动感强

四、学唱歌曲

1.过渡语:小动物们睡在摇篮里可香了,他们正做着雪花带给他们一个冬天的梦。揭题:《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 甜美、轻快、中速

3.听教师范唱

提问:说一说歌曲中都唱了什么内容?雪花都给哪些小动物带来了甜美的梦? 按顺序说出:青蛙、甲虫、刺猬、狗熊。

4.出示歌谱读歌词 师生合作:师读1、3、4句

生读2句 (四个排比句要求学生在空拍处打拍子) 交换读歌词

5.听歌曲伴奏,把歌词填入伴奏中朗读。

6. 看歌谱找到变化音在歌曲中的位置。 教师用琴带唱

五、编创歌词

提问:

1、那你还知道哪些冬眠的小动物?

2、如果你是小雪花,你喜欢哪些小动物呢?你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话呢?请你们编一编,唱一唱。

(乌龟、蝎子、松树、蝙蝠、蛇等等)

3、分组展示

六、演绎歌曲

用打击乐器碰铃、铝片琴、自制乐器等为歌曲伴奏,并完整演绎歌曲。(喜欢跳舞的同学可以学着小雪花飘舞的动作和老师一起舞起来)

教学反思:


第二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 2 周备课[1]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教材分析: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

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到了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得抽象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都是无限的,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重难点:

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奇数的区别

课时安排:8课时

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一)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过除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每个除法算式都对应着一对有整除关系的数,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本单元的内容没有用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引出一个乘法算式2×6=12,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例1是教学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教材直接给出问题“18可以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概念来求18的因数。在这里,每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就可以求出18的一对因数,只要学生有序的写出两个数的乘积是18的所有乘法算式,就可以把因数找全。

在此基础上,再用集合图表示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为后面用交集形式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打下基础,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整数知识,乘法、除法的知识作为基础,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利用一般的乘法算式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比较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知道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重难点: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理解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因数与倍数

1、观察主题图,根据主题图的不同情况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1×12=12 2×6=12 3×4=12

12×1=12 6×2=12 4×3=12

12÷1=12 12÷2=6 12÷3=4

12÷12=1 12÷6=2 12÷4=3

2、观察并回答。

(1)这三组乘法、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2)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你想知道吗?看书第12页。

(3)这样的三个数,我们也可以怎样说?(2和6是12的因数),请大家也像这样把其余的两组数也说一说。

请看教材12页,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

(4)也就是说2和6与12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数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5)提问:能不能说12是12的因数呢?

(6)小结:上面这三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3.讨论:23÷4=5……3,提问:23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谁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4.讨论:0×3 0×10 0÷3 0÷10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周备课1

5.注意:(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

(2)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数”,两者不能搞混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P13例题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1)提问:怎样去求18的因数呢?同位同学互相讨论,要求不能遗漏,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2)汇报:第一种方法,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得到18得因数有:1、2、3、6、9、18。第二中方法,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得到18的因数有:1、2、3、6、9、18。

(3)无论是乘法算式还是除法算式,在思考时要注意什么?(要从最小的数找起,都时非0的整数) 我们把18的因数也可以像这样表示。如图:

18的因数

这个圈我们称它为集合圈,这种表示方法就是用集合圈表示因数。

2.完成P13做一做

(1)同学们找出30的因数,找出36的因数

独立完成后,汇报自己找因数的方法。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2)观察,18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

30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

36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大家再数一数这三个数的因数的个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3)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特点: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三、巩固练习

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得因数,谁是谁得倍数?

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

2、下面得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周备课1

3、在36、4、9、12、3、0这些数中,谁和谁有因数和倍数关系。

4、完成P15第2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5、判断

(1)12的因数有:1、2、3、4、6、12。

(2)整数32的因数共有4个。

(3)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因数是1。

(4)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这个数。

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12=12 2×6=12 3×4=12

12×1=12 6×2=12 4×3=12

12÷1=12 12÷2=6 12÷3=4

12÷12=1 12÷6=2 12÷4=3

18的因数有:1,2,3,6,9,18 18的因数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因数和倍数(二)

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练习二

教材分析:练习二主要是让学生巩固练习因数和倍数,第5题注意, “36是倍数,9是约数”这种说法是错

误的,一定要说出谁是谁的约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情分析:学生往往会说出“36是倍数,9是约数”这种错误的说法,教师要及时纠正,让学生养成良好

的表达习惯。

教学目标: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的含义,并能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化和条理化。

情感: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正确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理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

限的。

教具学具准备:与课本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 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说说下面的算式,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3×9=27 72÷8=9 56÷8=7 6×7=42

2、 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8、25、60、75

3、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

3、8、24、35、19(写5个)

4、说说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5、说说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6、通过2、3题的练习,你有什么发现?

二、指导练习

1、独立思考练习二第5、6题。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三、知识介绍。看课本第14页全数

四、巩固提高。

1、24个同学表演团体操,他们会怎样排队呢?

2、判断。

15的倍数一定大于15( )

72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72( )

1没有因数( )

25是倍数,5是因数( )

40以内8的倍数有16、24( )

板书设计: 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是他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

教学反思:由于本节课的容量比较大,练习题设计综合性比较强,学生学得并不轻松,还存在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

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今后,应努力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教材让学生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再自主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后面还安排了练习题目。

学情分析:在学生学习了因数与倍数的基础上,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不是太难。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掌握2、5倍数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抽象能力。

重难点:

1、是2、5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把全班同学按顺序报数,说单号的站在一旁,说双号的站在另一旁。并在黑板上写出2、4、6、8、10??

引入新课

二、 探索新知:

(一)自主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

1、这些数(指双数)和2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

2、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你发现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情况。

这些数的个位上都是0、2、4、6、8,它们都是2的倍数。

1、 验证规律

是不是所有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0、2、4、6、8呢?这个规律正确吗?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总结: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

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不是2的倍数 是2的倍数

(二)自学奇数、偶数

自学课本17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偶数”,“奇数”。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单数、双数。)

3、练习:( 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①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②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③ 说出 15 ~ 35 以内的偶数。

④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三)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1、哪些同学的学号是5的倍数?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仔细观察这些数,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说。

指名回答,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2、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练习:

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② (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③(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讨论回答,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④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周备课1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周备课1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课本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练习三的1、2、3题。

3 、用 0,7,4,5,9五个数字组成三位数①2的倍数;②5的倍数;③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

教材分析:教材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概括出了3

的倍数的特征。教材通过逐步增加提示的方式,减缓学生在概括时的思考难度。

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城市小学,教学设备和学生来源都属于一般。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

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也许会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些负面影响,容易从数的末尾数字进行判

断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所以在教学本课时一定要选取典型事例,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断

3的倍数的方法。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学习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约分和通分的重要基

础和必要前提。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本册教材的所有后续内容,教学好这部

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地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动手实践和观察、分析、抽象、比较、归纳等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悟数

学思维的严谨。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进行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一)复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

师: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你能用1、2、5三个数字摆一个2的倍数吗?有几种摆法?2的倍数的特征是怎样的?

师:仍然用这三个数字,你能摆一个5的倍数吗?有几种摆法?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师:谁能随意地说一个3的倍数。

师:老师也说一个数,请你用3去除一除,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板书:234),如果你们说这个数是3的倍数,那么老师立刻就可以说:243、324、342、432、423、这些数统统都是3的倍数!信不信?请用计算验证一下。

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结果? 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

【评析:教师创设情景,提出探究的问题,唤起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情感和积极的参与意识】

(二)探索、发现3 的倍数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的作业纸和数字卡片拿出来。我们一起来做填数游戏。老师先说一说游戏规则及方法:把小棒放在相应的数位上表示1, 10, 100,以此类推。每摆一个数,就在相应的表格里填上具体的数,并算一算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如果是,就在相应的表格里填上“ √”,如果不是,就填“× ”。请同学们分别用1根、2根、3根、4根、5根、6根、7根、8根、9根火柴梗摆数、判断、填表。

【评析:在操作、观察中,初步感知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为进一步合作交流奠定基础。】

(学生小组合作,一边摆小棒,一边将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师:小组讨论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投影上来展示各组的列表及发现的规律)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周备课1

师:通过填表、我们发现用3根、6根、9根小棍摆出来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

师:下面,我们换一种方法来摆小棍:老师报数,同学们在数位表上摆数,看一看这个数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棍,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请举手回答:452、8211、18、36、296、840、28、345、998、??

师:通过做以上这个游戏,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进行交流后)

生:除了用3根、6根、9根小棍摆出来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之外,用12根、15根、18根小棍摆出来的数字也都是3的倍数。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就是摆这个数所用的小棒根数。

师:你从中获取了什么知识?两个人一组互相说一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评析:合作交流过程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探究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合作、概括等能力。】

(三)练习

1、口答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你们说234是3的倍数,老师就立刻可以说243、324、342、432、423、这些数统统都是3的倍数了吧?

2、 判断

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3的倍数:205、507、435、927、547、682

3、 填空

在□中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23□ 5□8 42□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选出所有的答案,然后让学生观察每一个题的所有答案,有什么规律?

4、将下面这些数进行分类。

548、15、2707、820、118、452、507、210、462、450

2的倍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周备课1

3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

同时是2、3、5的倍数:

5、游戏活动

两个人一组,每个人说一个数,让同桌判断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吗?

6、思考题

从3、0、4、5这四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⑴是3的倍数。

⑵同时是2 和3的倍数

⑶同时是3 和5的倍数 。

⑷同时是2 、3和5的倍数。

【评析:练习分层设计,体现一定的坡度和趣味性,在巩固新知的同时,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中寻求规律性,进一步品尝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教学反思: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各单元作文范文含点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范文我在读书中成长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在灿烂的阳光中在膝上摊开一本书闻着薄薄的纸上散发出的淡淡的油墨的清香旁边放上一杯水听风吹开书页的美妙声音妈妈为了熏陶我爱读书的品性在家的墙壁上安装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各单元作文范文含点评

我的读书故事歌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在我眼中书是知识的源泉力量的翅膀智慧的海洋生命的方向盘书是我生活中一道可口的美餐我每天都要去品尝它周恩来的故事告诉我要从小心怀天下关心百姓海伦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范文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范文我在读书中成长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在灿烂的阳光中在膝上摊开一本书闻着薄薄的纸上散发出的淡淡的油墨的清香旁边放上一杯水听风吹开书页的美妙声音妈妈为了熏陶我爱读书的品性在家的墙壁上安装了...

五年级上册作文范文

记一次辩论会今天中午在五年级六班教室里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当班主任宣布正式开始时首先由正方的一辩提出他方观点开卷有益而我是反方的一位成员也是反方一辩反方的观点则是开卷未必有益然后正方的二辩杨语涵说出了论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类型及范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作文类型范文第一单元作文我的读书故事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觉得这句话特别亲切像蝴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回忆我偷偷读书的情景真像一副流光溢彩的画页记得有一次我的作文很少一回家我就找...

五年级研究报告范文

五年级研究报告范文文祖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王兴达一、问题的提出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患者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作文教案及范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及范文五年级作文第一单元开卷有益记一次辩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

五年级阅读理解范文

1BobPearsonisanoldmanHehastwobighousesandanewcarHehasnowifebutheisafatheroffourchildrenHehastwosonsandtwodaughtersO...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13篇范文)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13篇范文一二十年后回故乡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20年过去了现在是20xx年我在一家大名鼎鼎的电脑公司当总经理开发了不少新软件赚了很多钱现正在国外的一个度假村里过着舒适的生...

五年级研究报告范文

五年级研究报告范文一问题的提出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患者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

小学五年级调查报告范文

小学五年级环境调查报告环境调查报告同学们你们是否觉察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日益被严重破坏乱砍树木污染生态破坏生态环境等等如今无数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责任同时也是我们学生...

五年级第一单元范文

记一次辩论会今天中午在五年级六班教室里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当班主任宣布正式开始时首先由正方的一辩提出他方观点开卷有益而我是反方的一位成员也是反方一辩反方的观点则是开卷未必有益然后正方的二辩杨语涵说出了论点...

五年级(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