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高中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时间:2024.3.19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 制:三年(全日制)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类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基本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及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立业创业能力等。

(二)业务范围

1、主要从事网络配置和维护与管理,中小型网络的搭建与应用工作,进行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从事网络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

2、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从事计算机操作、计算机设备组装与维护、软硬件产品销售与服务、多媒体制作、互联网应用、计算机日常办公操作、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

三、主要知识和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

A、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1、具有网络技术专业必需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网络布线、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基础知识;

2、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网络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

3、具有搭建和配置小型局域网的能力;

4、具有网络监控和维护基础知识,能够使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和维护;

5、能够进行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

6、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有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能;

B、办公应用

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具有熟练进行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的能力;

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方法,能编制简单程序;

熟悉计算机硬件产品与组装,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

熟悉计算机网络与产品,能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

掌握多媒体技术,能够使用软件工具进行动画制作;

(二)相关专业技能考核及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类学生毕业时应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证书(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办公应用模块证书即“一考两证”);

汉字录入技能考核

专业课程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可根据专业方向拟定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文化基础、职业群基础、专门化和任选课程四个模块

(一)、文化基础课

1、德育

教材:职业道德与礼仪规范(南京版)、法律基础知识(北师大版)、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北师大版)、哲学基础知识(高教版)、就业与创业指导(苏大版)

2、语文(教材: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

3、数学(教材:四川省编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

4、英语(教材: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英语》)

5、体育与健康(教材:《体育与健康》 辽宁大学出版社)

6、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高教版)

7、物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物理》提高版教材。

(二)专业基础课

1、中西文录入2、计算机组装与维修3、PowerPoint 2003 实用教程4、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5、多媒体技术应用

(三)专门化课程(限选课)

A.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1、电子电工2、网页制作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4、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器使用与管理5、网络布线与小型局域网搭建6、中小型网站建设与管理

B、办公应用

1、网页制作2、数据库应用与开发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4、电子商务

(四)任选课程

1、公共关系基础2、心理健康教育

3、创业教育(教材:使用教材《创业教育》,彭建设、彭纯宪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6、办公设备使用:

教材: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陈国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五、教学进程计划与时间安排

1、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见附表)

2、教学时间分配(见下表)

3、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见下表)

4、考证安排

5、军训安排在第一学期开学前进行。

6、本专业毕业生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1)毕业实践(实习)评定成绩合格。

(2)全部课程学习完毕,经过学校考试考核成绩合格。

(3)获得四川省计算机系统操作员初级证书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中级,CITT证书。


附件一:

汉字录入技能考核要求

1、指法:能够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正确的击键方法.

2、录入方法:统一为五笔字型输入法.

3、测试软件:暂定为EDD软件.

4、评分标准:

附件二:

计算机操作专业设备\设施配置说明

教师计算机一台,机型配置为 P4/2.2GHZ/内存 512MB/硬盘查80GB。

学生计算机50台机型配置为在P4/2.0GHZ/内存储器256MB/硬盘点40GB。

计算机网络:WINDOWS XP 及 PANDA 网络教学软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网(软件版或硬件版)或多媒体投影机。

外围设备:打印机\扫描仪各一台。

附件三: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即“一考两证)知识要点


第二篇: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

三、学习年限

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的软件信息服务岗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数据库操作、企业信息化软件使用、信息获取等计算机信息管理及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从事软件信息服务的技能,从事软件信息服务的专门人才。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产建设一线的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服务应用型人才;

? 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基本技能(office软件的文字处理,表格处理等),了解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 能够熟练使用微机进行平面设计与动画设计,能够熟练操作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

? 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概念,具有会计基础能力与文秘基础能力;

? 具有基本的企业网站设计维护能力,能利用网络采集信息与进行网站推广; ? 具有创新的精神和专业创业能力,并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 ?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 具有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 能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2张(或2张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其中核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据库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

六、职业领域与资格证书

1. 计算机中级操作员(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 助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3. 办公设备维修中级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4. 网页制作员(中级)(劳动部计算机高新技术认证)

5. CEAC计算机办公应用助理工程师

七、课程结构

文化基础 课 程

任意选修 课

岗位群 限修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专业核心 课 程

德育

课 程

八、课程设置

(一)德育课程(180学时)

(1)心理健康教育(1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职业道德与法律(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增强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职业生涯规划(36学时)

本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帮助我们思考和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认识到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实现职业理想、达到人生目标的有力保障。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对我们素质的全面要求。让学生以正确的观念看待社会就业问题和个人择业问题,并学习求职的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4)政治经济与社会(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5)哲学与人生(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6)创业教育与指导(1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职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德,掌握创业的知识和方法,并通过成功人士的创业案例,激发学生毕业后自主就业、自我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文化基础课程(共792学时)

(1)语文(252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数学(252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3)英语(252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4)信息技术基础(144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5)体育与健康 (18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6)书法(72学时)

在初中书法美术课程的基础上,为了激发中职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要求掌握楷书、行书、草书的的最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和基本要领;通过书法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及细心、耐心、静心地维持书写活动的能力。

(7)外语口语训练(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英语口语》其任务是示范性地展示语言功能表达方式,通过大量的课堂口语练习与实践,让学生掌握形式多样的基本的语言技能,用英语准确的表达思想。语音语调正确,语言得体。

(8)社会能力训练(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掌握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集中基本能力。并通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生存发展能力,培养学生有效工作的基础能力。

(9)创新思维训练(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启迪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助于把潜创造能力变显创造能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引导学生加速创新入门和缩短在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时间,使之能在有限的一生中取得更多的创造性成果。

(三)专业核心课程(共504学时)

(1)计算机文字录入(108学时,其中课程实训10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学习五笔等键盘输入法,学习盲打、听打,了解语音、手写输入。通过学习输入速度达到每分钟输入60个以上汉字,误码率不高于0.5%;每分钟输入160个以上英文,误码率不高于0.2%。课数时建议四个学期每周1节。

实训考核为中英文录入,学分为6分。

(2)计算机组装与维修(72学时,其中课程实训5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学习配装计算机,安装

计算机系统软件及常用应用软件,诊断与排除计算机硬件简单故障,安装计算机外设等。通过分组实践、设置故障等方法,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个人计算机的硬件拆装、软件安装、外设配置及系统维护。课数时建议第二个学期每周4节,此外再用一整周时间进行集中实训。

实训考核为计算机的组装、软件安装、简易维修,学分为4分。

(3)局域网组建与维护(72学时,其中课程实训5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及网络系统的组成、性能参数测试及系统维护,包括局域网硬件设备选型、组网、系统性能参数测试、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使用以及系统的基本维护等。掌握小型局域网的基本组建方法及维护技能。课数时建议第三个学期每周4节。

实训考核为小型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学分为4分。

(4)平面设计基础(photoshop)(72学时,其中课程实训54学时)

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熟悉常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主要是掌握,PhotoShop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课数时建议第一个学期每周4节。

实训考核为平面广告设计,学分为4分。

(5)可视化编程VB(72学时,其中课程实训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是学习使用Visual Basic 6.0进行可视化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可视化编程的思想,培养使用可视化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课数时建议第四个学期每周4节。

实训考核为简单应用程序编制,学分为4分。

(四)专业岗位模块(限定选修模块)

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现状,行业结构特点及学校办学条件情况,本专业设一个模块:软件与信息服务岗位模块。

(1)Word办公文档处理(54学时,其中课程实训54学时)

本课程学习Word图文混排制作,能完成复杂表格制作、推荐信、论文排版、封面设计、邮件合并等,掌握Word软件的综合应用。

实训考核为宣传册制作,学分为3分。

(2)Excel办公数据处理(54学时,其中课程实训54学时)

本课程学习Excel数据管理,能综合应用Excel常用函数和财务函数的使用,能具体解决企业中的数据处理问题。

实训考核为具体数据处理,学分为3分。

(3)PPT企业数字化展示(54学时,其中课程实训54学时)

本课程学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能利用PPT进行演示文稿的制作。

实训考核为演示文稿制作,学分为3分。

(4)企业信息化管理(72学时,其中课程实训36学时)

本课程学习包括生产管理、工作流程管理、设备故障管理等软件,模拟企业真实工作情况,使学生掌握使用企业信息化软件进行有序管理。

实训考核为企业信息软件的操作,学分为2分。

(5)网站管理与维护(72学时,其中课程实训72学时)

学习基本的网站设计与制作方法,了解相关的网站后台开发程序,熟悉网站数据库的简单维护与基本操作。同时,要求掌握图片处理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了解企业网站的推广方法,能通过网站的后台管理系统对网站数据进行操作维护。实训考核为设计并制作一个企业产品的推广网站,能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对网站进行数据更新和维护。 实训考核为网站制作测试,学分为4分。

(6)数据库应用基础(54学时,其中课程实训5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学习数据库基本概念与应用方法,数据库的用户界面、命令格式、功能及使用,建立数据库,查询、修改、统计数据及数据报表的制作。掌握Access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使用与维护等。

实训考核为简易数据库操作,学分为2分。

(7)产品包装设计(108学时,其中课程实训108学时)

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熟悉常用coreldraw软件,主要是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能完成POP广告设计、卡片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图形设计、建筑平面图设计、企业VI设计等等,以产品包装设计为主,课数时建议第一个学期每周6节。

实训考核为平面广告设计,学分为6分。

(8)综合实训(108学时,其中课程实训72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Office软件综合应用、企业网页设计与管理、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等内容。

(五)专业限定选修课程(共324课时,150学分)

(1)商务办公礼仪(36学时,其中课程实训18学时)

本课程是介绍专业礼仪知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中职学生限定选修的一门公共课。该课程的任务和作用是,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示范操作与训练,使学生掌握礼仪的基本概念、常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为今后在商务活动中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服务艺术,奠定坚实

的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礼仪的意识,加强身身的礼仪修养,提高实际的与人交际及办事能力。

(2)现代文秘基础(36学时)

本课程学习秘书工作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秘书工作的性质、特点,掌握初级秘书工作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要求和一般工作方法。

(3)企业电子商务(36学时,其中课程实训36学时)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熟悉和掌握商务活动中的网络营销与物流管理等知识,通信网络中的安全技术,以及电子商务中的网上支付等主要技术,关注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学习建设电子商务网站平台的相关技术。

(4)市场营销(36学时,其中课程实训18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社会调查、课堂讨论等方式,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基础会计(36学时,其中课程实训18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会计的涵义、对象、核算方法、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设置账户、借贷复式记账、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等基本方法;全面的介绍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6)产品创意设计(72学时,其中课程实训72学时)

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熟悉常用Photoshop软件,主要是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能完成创意设计,以宣传广告设计为主,课数时建议第一个学期每周4节。

实训考核为平面广告设计,学分为4分。

(7)Flash动画设计(72学时,其中课程实训72学时)

学习使用Flash、swish等动画设计制作软件。包括层和帧的使用,按钮、声音与简单的动作脚本事件处理。实训考核为企业宣传动画广告设计。

实训考核为平面动画制作,学分为4分。

(六)社团选修课程(共144课时,4学分)

结合学生兴趣、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引导学生修完22学分。

九、教学计划安排

(一)教学计划安排表

由excel表格中复制过来

(二)课时与学分构成表

由excel表格中复制过来

十、顶岗实习要求

顶岗实习是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本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半年实训和实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企业各业务环节的基本情况,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加强职业修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相关课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通过实训,也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增强集体观念,协作精神和社会主义的事业心、责任感,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实训中要求学会通过认真听讲,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详实记录,通过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因此,有计划地组织好第六学期的实训,对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尤为重要,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立业创业本领的重要措施。

第六学期下企业顶岗实习,每周30节,共20周,共600节,20学分。

(一)实训主要目标与要求(考证要求详见第十一条):

(1) 设计一套利用Office办公软件进行无纸化办公的方案。

(2) 制作一份多媒体广告演示片。

(3) 完成一份有关企业文化的调查报告。

(10)制定一份企业员工培训计划。

(11)制作一个企业的网页(站)。

(二)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学校根据专业实习具体情况制定实习学生考核办法,实习考核依据出勤情况、职业道德、学习主动性、团队协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企业反馈、实习报告、老师考核等方面加以评

定。

实习成绩评定方式及标准:(1)实习结束,根据考核成绩,分为“不合格”、 “合格”、 “良好”、 “优秀”四个等第的成绩,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暂缓毕业。

十一、技能训练与考证建议

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劳动教育和培养敬业精神与岗位就业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的重要措施。

技能训练分为课程实验、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三大类。课程实验是指与课程相配套的包含在课程时数的技能操作训练课程。实习(实训)是指根据专业方向需要单独开设的技能综合实训课程。顶岗实习是安排在企事业单位,将学校所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提升就业能力。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推荐参加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各类初级工和中级工认证;或国家信息产业部的CEAC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各类助理工程师认证。学校可根据情况,在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安排学生参加相应的资格认证考试,通过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学校的技能训练与社会需求能结合的更加紧密,同时学生也能更明确自己的就业优势,培养出能直接上岗的双证中职毕业生。

1、核心课程的技能训练及考证:

《计算机文字录入》、《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数据库应用基础》各1周,通过宁波大市组织的会考。

也可选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计算机中级操作工、计算机维修中级工其中一项参加认证;或选择CEAC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组织的CEAC计算机维修助理工程师、CEAC计算机数据库管理助理工程师其中一项参加认证。

2、软件与信息报务专业的技能训练:

必须统一安排技能训练的有《Office软件综合应用》、《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多媒体技术应用》、《文秘基础》和《企业网页设计与制作》,也可选修《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素材处理》。可选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助理企业信息管理师、办公设备维修中级工、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网页设计师其中一项参加认证,或选择CEAC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组织的CEAC计算机办公应用助理工程师认证。

十二、方案说明

1.本计划是三年制专业教学实施性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制订后,向市教育局报批审核,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每周总课时30节。每学期实际教学以18周计。

3.本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岗位群限定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是计算机类所必修的课程。根据培养目标、专业方向的需要,分为一个职业岗位群限定选修课程:软件与信息服务岗位。

任意选修课程是为了拓展学生知识,突出本校特色,迎合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今后就业的需要而设置的,学校结合自己的特色与专业培养方向而加以选择确定,选择时必须确保每周的授课课时数,不得将选修课的课时改作自学课。

5.为加强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计划中确定了课程实习实践教学,为保证课程实习实践教学的质量。凡是有课程实习的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不能减少,在教学质量评价上必须对学生进行单独的技能考核,得到相应的技能学分。同时要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检查与考核,在教学五认真检查中必须检查课程实习的相关资料。中级考试可以放在高二、三进行,为学生实习做好准备。

6.本计划实施,应为专业师资培训和学生实训创造条件,积极推进项目模块化教学,扎实提高教学质量。

7.我校实行学分制,学生毕业时学分必须达到192分,才能毕业。选修学分可在选修课程中获得,也可在本专业中的其他专业方向中获得,还可在奖励学分中获得。

8.设立“其他课程”旨在引导本校结合办学内涵特点、企业岗位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等因素自主开发课程、拓展课程选择空间。

十三、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及以上证书

具有本专业三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

更多相关推荐:
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

安徽省阜阳农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一学制及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及以上学历者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通过三年文化课专业课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及一些系统外围知识掌握两种主...

三年制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

武穴理工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及学制一招生对象招收初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技术具备程序设计信息管...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初中及以上毕业生2学习年限21模式二年在校学习一年在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二培养目标与就业范围本专业类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

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3年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能使用计算机从...

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最新)

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学生通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有技术懂管理能从事计算机管理维护操作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一知识结构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2掌握...

20xx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

20xx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第1篇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社会...

三年制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

昆明冶专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技术具备程序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信息管理的...

20xx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一一级专业类别电子信息专业名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代码590103学制三年专业负责人陈吉祥系主任傅建民教务处审核教务处制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

计算机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工艺美术专业)

工艺美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工艺美术二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三培养目标与就业范围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政...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学院级高职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模式为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教理念确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理论先导项目教学双证融通服务就业坚持高...

计算机应用及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二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2学制三年三培养目标与适应岗位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具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2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计划(20xx-14)

20xx20xx学年下学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科教学计划任课教师杨锦莲填写20xx年3月12日一学科概述教学目的及要求二教学内容及进度计划

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