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公司对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3.19

各公司对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会计092游婉婷

导言

目前我们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我们的学长学姐们有的能够在竞争中独占鳌头,得到不错的工作机会,而有的则沦为待业一族,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是不是应该总结经验,为自己今后找工作的道路积累经验教训呢?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找工作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

因为和找不到工作而发生在同学们身上的悲剧比比皆是。究竟具备什么条件素质的人才才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是工作经验,是学习成绩,是社会实践经历,还是其他的因素。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晰的认识到社会求职的现状并使自己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我们特意设计并进行了本次调查,帮助同学们了解当前用人单位的招人意向和基本要求,从而帮助同学们在求职道路上少走弯路。

研究方法

我这次调查以二百余家公司和企业单位为调查对象于网上发放问卷。本次调查我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8份,其中有效问卷81份,回收率为88%,有效率为92.04%。本次调查内容共涉及被调查公司情况、公司招聘条件、招聘方式等方面。利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月1日—2月20日)

结果及讨论

在我所回收的81份有效问卷中,所涉及被调查单位共有32家属于服务业,7家属于制造业,40家属于销售业,其余调查公司填写其他。销售和服务这两个行业对于同学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实践经历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公司规模的调查中,有61家公司为小规模(50人以下)、9家公司为中等规模(50~200人)、11家公司为大规模(200人以上)。很显然,在招聘市场上,还是小规模公司所占的市场相对份额大。

一、被调查公司情况

对于公司的招聘对象而言,有相关工作经验者还是占有绝对的优势。就我的调查结果来看,有76家公司倾向于选择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选择应届毕业生的有12家公司,选择待业人员的有5家公司,其余公司选择其他类型的招聘对象。对于我们现在还在校的同学而言,我建议可以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多积累一些经验,从而为自己以后的求职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当然,我也要提醒各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要太过盲目,最好是先进行一下工作规划,确定自己今后工作的大致方向,然后选择与今后工作相关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才使得工作经验的积累有意义。

大部分的公司对招聘对象的性别都没有特殊限制。在对于性别的调查中,只有1家公司只招男性,21家公司只招女性,其余的均无限制。

二、应聘者各方面素质的影响程度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将应聘者素质分为:党员,出自名校,曾获奖学金,曾任学生干部,有过实习经历,获各种专业证书,专业对口和身材相貌这八个方面,调查各个公司在招聘时是将其看为具有决定性作用,相对看中,作为参考还是不看中的条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55个单位对应聘者是否为党员持不看中态度,超过半数;有46个单位对应聘者是否出资名校持不看中态度,明显超过半数;

有45个单位对应聘者是否获得过奖学金持不看中态度,超过半数;有50个单位对应聘者是否曾任学生干部持不看中态度,同样超过半数。以上四个数据表明所调查单位对党员,出自名校,曾获奖学金,曾任学生干部四个素质都相对来说不看中,其中尤其对于是否出自名校不看中。很多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或许没有进入到理想的高校,毕业之时更对于手上的毕业证书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没找工作时就输在了起跑线,其实大部分公司看中的是应聘者本身的素质,当然,毕业学校也是一个原因。

在户口问题上,情况类似。有19家公司要求招聘对象为本地户口,49家公司对户口不作要求,还有些公司视情况而定。因此,同学们都没有必要太过关心与自己能力素质不相关的其他因素,这些都不是你求职道路上的绊脚石。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注意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加上适当的求职礼仪才是最根本的。

服务业比销售业相对看中实习经历和获得专业证书素质,所以,对于将来想要从事服务业的同学来说,应该积极寻找实习机会,积累经验,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对口专业知识,考取专业证书。

通过此图可以看出,此次调查中,46%的公司对于专业是否对口持相对看中的态度,接近一半,起决定性作用的占16%,即62%的公司在招聘时会看重应聘人员的专业是否对口。这一结果并不难理解,术业有专攻,公司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利用其在大学4年所学习到的东西学以致用为公司工作和牟利。有的同学在毕业之后可能会在头几次招聘会中碰壁从而病急乱投医,处处投递简历,不管是否是对口专业甚至与其所学相去甚远,所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投出去的简历没有音讯。

对于身材相貌着装素质,有11个公司十分看重,28个相对看重,26个作为参考,16个不看中,这些数据表明在当代社会公司对于人才的要求是比较全面的,因此同学们在全力准备应聘内容的同时,也不可忽略自己的外在形象。

公司招聘人才的方向

从上图可以看出公司招聘人员时看重的并不是学历,我想更注重是的能力和经验,这对我们本科毕业生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在大四有些同学考研、考公务员,可是这些名额是有限的,不能继续深造并不是末路,很多中小型的公司并不想招聘学历很高的人员,其一是公司并不需要专业技术这么高的人员,其二是要付较高的公司,这对中小型公司来说是一个压力,所以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现在首要的任务是通过实习,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交际能力,不会输给任何人,在一些家政公司和产品制造厂需要的是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在这些行业里不需要学历,只要可以干活就能生存。

在选择招聘形式是公司都大有不同,如下图所示:

说明多数公司还是通过大型的招聘会来获取人才,随着网络的全面覆盖,网络招聘也慢慢的开始增长。

公司在选拔人才的方式中也略有不同,如下图所示:

所以面试是很关键的,往往第一影响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在应聘时应该注意穿着和礼仪,实际操作也很重要,在一些需要技术性较高的公司,实际的操作是最关键的,问卷的最后一项是对公司怎样判断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做了开放是问题,多数的公司写的是需要业绩考核及专业知识考核、自信能力和沟通、实习表现,说明人才的应变能力和实际表现是公司比较在意的。

总结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找工作是我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面对找工作的种种困难,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对公司需要人才的基本条件做了统计:

(1)在应聘的公司中,还是小规模公司所占的市场相对份额大,同学们不必意味追求大企业大公司,可以从小公司、基层岗位做起,先找到一份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不失为一个恰当的决策。目前的现状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只能是让大学生先从底层干起,或者学习更多的技能。现在部分企业从自己的员工中培养中层人员,但这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大学生不管学什么,肯定要有个过程,在学校学的知识都比较简单,进入企业后,还要适应企业的变化、理念、氛围。即使是名牌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不是到企业就能运用,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特别是中高层岗位,更是需要与企业的经营理念融合,肯定其长期发展目标。任何一个企业的中高层人员,都要具备同行业的相关经历、职位,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一进入企业就从事管理岗位将会无所适从。

(2)在大部分公司里,并不看中大学生是否是党员或出自名校,也不看重是否获得奖学金,比较看重的是否有实习经验和专业对口,所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对他们求职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更加关注人才的质量。因为人才是创造产品、提供服务为企业赢得利润的主要因素。有些企业,尤其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不是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现代企业的用人特点。个人综合素质比学历更重要


第二篇: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的产生、发展与壮大是在引入大量的国外资本、技术、管理的条件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在江苏“九五”规划重点扶持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已处于全国优先地位。长三角已逐渐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生产加工基地。江苏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各种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电子、集成电路、机械、计算机、通讯、电气工程、自动控制、信息服务等专业更需要大量的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技术蓝领)。

“人才是最高贵的资源”。电子信息产业是以人的智力劳动为主的高技术产业,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这些年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培养了一批电子信息人才,但是这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缺口。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和满足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依托市场和开发市场。

一、市场调查

为了充分地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掌握市场动态,提高办学的针对性、准确性和适应性,我院每年都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进行全面、广泛的市场调研,以此作为新专业开发、老专业改造的重要依据。下表为我院在苏中、苏北8市信息产业抽样调查25家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调查企业25家,人才总需求为电子信息人才需求约5014人。其中,电子信息工程2213人,自动控制455人,微电子技术748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42人,机械电子工程205人,工业设计300人,光电子技术151人,这些都是电子信息产业最急需的人才。

人才需求对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人才比例分别为:博士5%,硕士26%,本科61%,专科只有8%。与国外相比,我国电子信息人才的缺口很大,特别是微电子、光电子、汽车电子、现代机械制造与信息服务人员(中高级软件蓝领)缺口更大。据不完全统计,20##年,仅苏中、苏北8市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约4.5万人,今后几年的需求将成倍增加。

二、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现状

1、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截至20##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20##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万人,占26.52%。而当前电子信息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我国电子信息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2、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
  (1)缺乏高端技术家和复合型人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科技人员较少,表现之一是在对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部门,人才所占比例偏低。20##年,电子制造业从业人数为322.8万人,其中雷达、电子测量仪器等高端技术部门人数都在5万以下,而人员大多集中在电子元器件、通信制造和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这几个部门。电子元器件业有17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装配工人;通信制造、广播电视业、电子计算机各为30多万人,其中多为工人及营销系统的人员,人员整体素质较低。高端人才缺乏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隐患。20##年中国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战略研讨会上,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中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成员何新贵表示,在IT技术方面急需“软件系统分析员”和“高级软件设计师”等高端专家人才。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壮大,竞争的加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也成为电子信息企业紧缺人才,也是今后各企业争相抢夺的资源。
  (2)缺乏低端熟练技术工人。除高精尖专家人才外,电子信息企业还需要大批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人。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术等级低的多,高的少;高等级技术工人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据预测,至20##年,仅广东省技术工人缺口就有100多万,全国的需求缺口更大。以软件企业为例,很多简单的编程工作,高中学历的人只要经过专业的软件职业培训,完全可以胜任。目前,我国基础程序员非常缺乏,一些基础性工作只能由本科生和硕士生完成,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这说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奇缺。

(3)人才地区分布不平衡。人才流向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逐步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相关专业人才不断向这些地区聚集。同时,高校毕业生大多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汇集,而西部地区、小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非常有限。西部原有的电子人才知识老化,新生代补充不力;东部发达地区电子信息人才资源充足,甚至有人才过剩、人才浪费现象,且这种状况仍有继续加剧的趋势。
(4)人才流动频繁。我国电子信息人才流动频繁,越是电子信息产业发达、人才需求量大的地区,人员的流动性越高。据有关调查,北京、上海一些IT业研发人员流动率达到20%左右。北京中关村地区以中小企业、创业型企业为主,人才流动有利于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不会对中关村造成明显不利。但上海、苏州的电子信息企业主要是外商投资,而且规模和投资额度大,项目投产后,人才流动过频会对其吸引外资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另据统计表明,截至20##年底,全国约有58万人前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研究。而目前仅有15万多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工作。回归率与滞留率为1∶3,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的2∶1形成鲜明反差。20##年,美国移民局发放的20万个用于招聘科技人员的签证中,中国人占10%。另外,在华外资企业凭借一些优越条件吸引高科技人才,许多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甚至成了外资企业争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桥头堡。微软研究院150余人的研究队伍中,80%以上是中国人。
  人才流失,特别是关键人才的流失已经影响到国家安全,对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高科技产业的积累和再循环带来了损害,这种损害往往比一般的知识侵权更具破坏力和杀伤力。

3.人才分布相对集中
  (1)考察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内部,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广播电视和计算机制造业的人数较多,其他几个行业相对较低。这种人员分布反映了电子信息行业内部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2)不同的企业类型之间,外商经济以及港澳台经济就业人数占50%以上,但就工程技术人员而言,国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要高于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在人才总量上具有一定优势。外商以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比例低,说明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外商投资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为主。
  (3)不同规模的电子信息企业中,小型电子信息企业的就业人员比例最高,达到近50%。从市场表现来看,小型电子信息企业经营灵活,容易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开发出新的应用型产品。

三、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
  1、专业设置实用性。高校扩招后,我国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数量明显上升。截至20##年底,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本、专)共计1325所,有电子信息专业的院校1323所,其中本科院校有475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为756.2万人,其中硕士、博士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占5%。但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缺口57%。因此,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科学型、研究型、设计型、决策型人才,也有别于职业中学培养的体力型、劳动型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努力体现出“地方性、职业性、实用性”等特色。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应及时停办社会需求量较小的专业,开办应用性大的专业,如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及时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子、微电子等专业。

2.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整体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既要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又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高职毕业生虽不是“精英”人才,但是“全能”人才。

3.人才培养的“双主体”性。施教与受教是一个双边活动,好的教师,水平高、师德好、责任心强,才有可能教出好的学生;好的学生,学习兴趣浓、求知欲强、勤奋、刻苦,才有可能成人成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
  4.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一”性。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紧密合作,以企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和造就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办好高职教育,必须依托行业,面向企业,与企业保持良好关系,形成促使学院发展和建设的合力。只有面向市场、突出特色、灵活设置专业,才能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从教学工厂的生产流程、设备购置到制作工艺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学生实际技能和劳动动手能力。

5.教学质量监控的“多重反馈”性。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控、反馈、考核具有常效性、多重性和过程性。教学质量监控不但要对教学过程质量进行检查,还要对教学效果、毕业生整体质量进行评价,才能保证毕业生“出口”质量的优秀。
加快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建议
  6.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快,学院的培养方案、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不断地跟踪和了解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吸收优质的教学资源,依托行业、企业支持和参与,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政府引导、网络共建、资源共享,优化组合,加大信息技术人才教育机构建设,同时对现有高等教育体系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建设科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四、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1.行业优势。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范围广,发展快,潜力大,岗位多。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第一线的技术蓝领需求量更大。

2.地域优势。江苏是全国经济大省,淮安是省政府“苏北优先发展战略”的主要受益者,淮安投资环境、交通条件、文化氛围的改善使“长三角”经济圈的许多三资企业用人、用工特别青睐“淮安信息”(淮阴电子)的学生。淮安是一个生源大市,每年均有大量的初、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但他们又有强烈的升学、学习和就业欲望,因而信息类专业实用型人才的短期培训工作已迫在眉睫。为了充分发挥我院现有的优秀教学资源,保证更快、更多、更好的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我院经研究准备启动信息类专业实用型人才短期培训计划,这样既可以解决大量学生的学习与就业问题,又可以为企业提供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真正实现学生、企业和学校的三赢。

3.办学优势。我院是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高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职业资格鉴定中心,是苏北、苏中地区唯一的一所电子信息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拥有“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职教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德育先进学校”等一系列殊荣,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一整套教学管理、质量监督与考核体系,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培养出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倍受社会欢迎。

4.专业优势。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紧跟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以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进行专业建设,仅20##年,学院有8个专业分别荣获省级品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厅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称号。专业教学必须与科技市场紧密结合,必须以培养市场需要的技术性型人材作为自己的目标。我院按照“教学现场和生产现场同步,实验设施和生产设备同步”的原则,新建、改建实验、实习场所64个;与全省93个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固的实习基地和就业网络,能充分保证短期培训学员可以学有所长、按时就业。

5.就业优势。学院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宗旨,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建立广泛而深厚的就业基地,就业率连年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6.诚信优势。我院历届毕业生,绝大多数都能刻苦好学,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遵循“先就业,后择业;先奉献,后索取” 的就业理念,顾全大局,遵章守纪,以较高的素质,较强的能力在各公司“用得上、沉得下、留得住”,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青睐,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7.合作办学优势。我院实行开放式办学,吸收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先后派遣多位教师赴德国、美国、新加坡考察职业教育;与新加坡瑞格电脑学院,印度全球信息技术学院(NIIT)、马来西亚国际电脑学院等国外大学进行过多次学术交流,正在洽谈联合办学事宜。学院已与国家级江苏软件园签署了人才培养、技术合作协议,进入了实质性的合作阶段;与淮安远景科技有限公司、擎天资讯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心、江苏纵横苏天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等20多家软件企业和软件产业的行业主管部门正式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还与北大青鸟、ATA等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几点建议

1.围绕市场调整专业结构。我国加入WTO以后,电子信息产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九五”期间,信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20##年,仅江苏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570亿元,2000至20##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2%,列全省各行业之首。学院应紧紧抓住所依托的产业大发展的机遇,结合电子信息产业为信息化建设和传统产业改造提供系统装备和技术支撑的现实,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专业或专业方向。

2.围绕特色定位培养目标。学院就将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在“将设计图纸转变为物质实际的工艺型和组织管理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总目标是产生学生个体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最佳结果,在认真学习国外的CBE理论,借鉴DACUM方法,在广泛调研和征求专业咨询委员会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专业的职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图,突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结合,保证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培养。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特色应考虑重视文化基础课和选修课的编排,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坚持外语和计算机教学不断线;专业课的编排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原则,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综合化趋势明显,重视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实践性教学环节自成体系。

3.围绕能力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按照学生毕业后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和终身学习所必需的能力,将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选学模块,基本模块适应求职之需,选学模块适应发展之需。教学中,积极推广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突出相关的学习工具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象电路技术中的EWB、MAX;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中的Pro-E;信号系统、自动控制中的MaHab;电子测量中Labview等等,保证了学生在校所学和企业技术同步。积极推广双语教学,各专业除开设专业外语外,还至少开设一门外文原版教材课程。还应注重紧跟现代企业发展步伐,开设SMT(表面贴装技术)、RP(快速成型技术)等新工艺、新技术课程,为学生适应现代企业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4.围绕现场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学生通过系统的、紧贴生产一线要求的实践训练,要初步培养出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初步建立了具备自己特色的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模式和评价方式,这套体系立足生产现场岗位(群)的能力结构,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分成基本模块、专业模块、综合模块三个层面和创新模块一个尖峰。基本模块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模块用于训练一定的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模块用于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模块针对优秀学生而设,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由调查、检索确定课题——方案及具体技术设计——元器件选择、采购——制作、调试完成课题,几乎就是生产现场的演练,整个体系构成一个有宽度(实践教学内容丰富)、有厚度(各模块的区分度清晰)的金字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尝试。

5.围绕质量建立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是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试金石,是保证学院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学院应按照教学质量因素,将控制调节部分划分为外部因素调节模块和内部因素调节模块,与之相对应建立外部因素调节系统和内部因素调节系统。对外因素调节系统涉及诸如条件、方法、政策、激励机制等对外因素,主要通过毕业生质量跟踪、教学质量分析、教学过程评估等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考核测量等形式实现监控;内部因素调节系统主要通过听课、评课、检查、试卷测量等渠道,检测教学现状。该院这种外部因素调节系统和内部因素调节系统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避免了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方式的随意性和表面化。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年9月20日

更多相关推荐: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大同机车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二零一三年十二月1大同机车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企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今年暑期在团省委和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下我院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要求每个同学在暑假期间来做暑期调查报告为把课堂教育延伸到社会基层更好的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开展社会调查使大学生在实...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模板)

单位logoXXXXX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一调研概述一调研目的二调研时间三调研地点四调研内容五调研对象调研的企业须涵盖本职业所涉及的各类企业调研的对象涵盖企业生产一线各层级技能人才工程技术人员技术主管人力资源主...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农机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岗位需求分析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和国内外平等互动竞争平台的搭建促使我国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与科学技术的前进农业...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B0902叶慧1013090220第一部分调查背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这一专业也日趋热门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每一所高校均开设了这一专业这种快速增...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人才需求gt调查报告一第一部分调查背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gt市场营销这一专业也日趋热门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每一所高校均开设了这一专业这种快速增长导致了行内就业时竞争激烈一...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参考提纲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既要有数据又要有分析1地方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2地方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人数技术等级年龄学历分布结构工资收入等过...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式调研目的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专业建设使本专业培养目标更加贴近社会生产实际我系进行了酒店及与酒店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调研活动提供调研可以及时地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

电气自动化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

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一专业背景调研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环渤海京津唐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环渤海地区不仅保持了诸如煤炭...

qxx-15(12.15-备用)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今年暑期在团省委和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下我院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要求每个同学在暑假期间来做暑期调查报告为把课堂教育延伸到社会基层更好的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开展社会调查使大学生在实...

护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西宁地区护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健康要求不断提高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工作内涵进一步深入工作范畴进一步扩展护理人才需求质高量大对我国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

20xx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管理工程系市场营销教研室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0xx年06月一调研目的1调研的目的是为更好为院管理工程系市场营销专业设置更适合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调查是围绕广州华夏学院所处于的地理位置辐射周边地...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