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

时间:2024.4.13

《使至塞上》内容要点

1、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诗人。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从内容看,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诗中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诗人以“征蓬”自况,在诗中有什么深刻的意蕴?

诗人是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以没有根基、四处漂泊的“蓬草”形象自况,正是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景物描写: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思想感情: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孤寂之情。

4、这首诗的颔联以“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以自比,表达出诗人 内心情感。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请对这句话作以赏析。

(1)线条 :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变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景色的基本形态;雄浑开阔。

(2)色彩: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的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这两句诗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6、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其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7、这首诗据记载作于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但并没有说年月日。你能从诗中看出写的是哪个季节吗?

由“归雁入胡天”可以看出是春季。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D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凉。“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威廉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查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代“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是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观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解析:“属国”指诗人使者的身份;“燕然”代指边防前线。

9.《红楼梦》中香菱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这样理解的:“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似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对这两句诗的体会有无道理?为什么?

有道理。香菱虽然不能够清楚的说出这两字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10、解释下面的词语

征蓬:飘飞的蓬草 。长河: 黄 河 。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使至塞上》内容要点

1、本诗是一首,作者这首诗从内容看,文学史上称之为 ,诗中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 .

2.诗人以“征蓬”自况,在诗中有什么深刻的意蕴?

出写的是哪个季节吗?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 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

3、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景物描写: 思想感情: 。 4、这首诗的颔联以“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以自比,表达出诗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请对这句话作以赏析。

(1)从线条赏析: (2)从色彩上: 6、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其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7、这首诗据记载作于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但并没有说年月日。你能从诗中看

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凉。“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威廉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查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代“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是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观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9.《红楼梦》中香菱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这样理解的:“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似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对这两句诗的体会有无道理?为什么? 10、解释下面的词语

征蓬: 。长河: 。 属国: 的简称。这里


第二篇:使至塞上 (1)


使至塞上1

使至塞上1

使至塞上1

使至塞上1

使至塞上1

使至塞上1

使至塞上1

使至塞上1

使至塞上1

使至塞上1

更多相关推荐:
中考古诗词赏析-2.3使至塞上

23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赏析1本诗叙事和写景相结合但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为空间实体组成了一幅塞外风光图...

使至塞上试题集

使至塞上王维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开头交代了...

使至塞上试题集免费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120xx年江苏省徐州市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

使至塞上试题集

使至塞上王维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开头交代了...

使至塞上赏析和练习

使至塞上王维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现在山西省祁县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兼通绘画和音乐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的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

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讲学稿主备赵会审核张晓燕张新华张书芬梁海华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了解作者有关情况2熟读成诵并默写3理解诗文大意并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自我测验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征...

使至塞上复习设计

使至塞上黄鹤楼归园田居复习设计复习要点1背诵默写2赏析复习过程一出示目标1理解诗句2品味字词3体会感情4学会赏析名句二复习使至塞上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

使至塞上 公开课

使至塞上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大漠沙如雪...

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导学案兴旺寨乡中学王菲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2过程和方法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的意境...

李会菊《诗四首》复习

8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描绘了江上的美景请你展开联想将它扩展成一段基础知识应用精彩的景物描写第30课诗四首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晨兴理荒秽ku带月荷h锄归B萧xi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n然C丰年留客足鸡豚t...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默写(含答案)

第五单元桃花源记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是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4本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5本文的哪两件事...

八上语文第六单元理解默写及答案

八上语文第六单元理解默写测试1三峡中用写出了春冬之时人们俯视江面所见的水色各异风光秀丽的景象2三峡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的句子是3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形容船行之快的句子是4三峡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5三峡中...

使至塞上名句(26篇)